APP下载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实践探讨

2018-08-08杨薇

读天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也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学好语文不仅意味着学生需要掌握好课本的理论知识,同时学生还需要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熟练地应用语文知识,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提高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教学要求。本文作者通过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困境与不足进行研究分析,提议教师采用创新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语言习惯、语文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教师通过为学生布置开放型课下作业,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意课堂

一、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又坐不住的。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对课堂的趣味性要求很高。然而我国语文教育的教学手法过于单一和枯燥,学生往往在课堂上体会不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很多教师相比于耐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更加关注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否优秀以及布置的语文作业是否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需要面对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阶段性测验、中考等等许多大大小小的考试,之后教师又会通过按照考试分数从高分到低分进行班级排名、年级排名等。这就更加造成了学生教师以及家长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同时很多学生心理也会形成一种“我语文成绩不好说明我学习能力不够”的扭曲思想,因此打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导致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降低。

二、 创新性教学模式

(一) 学生自主学习式

我国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并根据教师授课内容结合课本记录笔记。然而,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习惯的培养。很多学生因此认为上语文课只需要认真听讲就可以取得不错的语文成绩,而不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也仅仅依靠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很多学生因此会放弃自主进行语文思考。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只学会了语文知识的表面现象,而不能深入理解所学内容的本质,因此也不会在所学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举一反三的思维拓展。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主角,教师可以作为引导和辅助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本预习作业,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进行自主思考课文内容,并根据课本内容提出三个不同的问题,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学习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全班一起讨论。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思考能力,并且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概念的深入理解。学生只有在自主动脑筋去思考相关语文问题的时候,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 交流互动式

目前的传统语文课堂过于重视语文理论知识的教学,例如,课堂上教师经常通过朗读生词、朗读课文和解释课文意思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往往会忽略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很多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手法单一枯燥,因此上课很容易会出现走神和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因为学生在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况下,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深入理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学生创造开口说话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发在讲台上为学生和教师讲解生僻词汇的发音、写法和造句用法,还可以让学生带领全班进行课文朗读等等方式。

三、 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语言习惯

(一) 即兴语文演讲

教师只关注学生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虽然能够有效保证学生的成绩,但不利于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毕竟语文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学习语文的本质也是为了让学生在个人生活和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语文语言并达到更好地与人沟通和交流效果。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适当让学生进行语文即兴演讲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语文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利用每天上课的前5分钟让学生在讲台上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学生演講的内容可以是向大家讲述一个跟语文课本相关的小故事或者自己对课文某一个具体知识点的观点和看法等。适当为学生安排跟语文课本相关的即兴演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考课本所学的内容知识。同时,演讲还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 班级语文朗读比赛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朗读比赛。首先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尤其是针对一些语文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很多语文功底偏弱的学生突出表现就是不会大声朗读课文,因此学生从训练自己的语文朗读开始,许多学生能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力。同时语文演讲一样,大声朗读语文课文能够使学生的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刺激并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三) 排练课文小话剧

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学生按照语文课文内容来编排一个语文小话剧,并在班级进行表演展示。例如,教师在进行课文《狐假虎威》的讲解时,可以让学生结组进行话剧表演,学生可以一人扮演狐狸,另一人扮演老虎,剩下的同学可以自行选择想要扮演的小动物群众。学生依靠课本为主要辅助材料,依照课本表演的同时,学生还可以适当增添一些带有自己个性的创意元素,将课本枯燥的文字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话剧方式呈现给班级同学,让大家在乐趣中学习语文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深入人物角色中,从而体会到课文人物的感情并深入理解作者写作的用意等等,促进学生间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是每一个科目的学习基础,如果学生学不好语文,那在学习其他科目的同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而学习语文的最初阶段就是小学,学生在这个阶段虽然活泼好动又容易坐不住,但学生在这个阶段也是塑造能力最强的时候,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要充分结合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差异性,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案,通过创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并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少福.浅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51-52.

[2]汪赛.小学二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D].渤海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杨薇,湖南省永州市,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何仙观完小。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俱乐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