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2018-08-08徐小莉

读天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良好课堂氛围

摘要:课堂教学气氛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一种精神表现或景象,它与教学效果有密切联系。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使课堂气氛更接近于学生的生活气氛,用这种方法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心理压力的紧张感,可以达到改變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就如何创造良好课堂气氛展开讨论,抛砖引玉。

关键词:课堂氛围;情境创造;良好

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应该是:教师上课无负重感,课堂教学是与学生的共同劳动,学生无心理压力、吸张感和疲劳感,学生从心理上感到与教师是平等的,无论学习上的好生、差生,都有自我表现的强烈愿望。师生都有一种自然产生的愉悦、轻松的感觉,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行为发生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主动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移情、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焦虑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课堂气氛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由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形成的,它是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反之,则会影响学习效果。课堂气氛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往往要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必须具备课堂运作能力。课堂运作即是强调课堂中有效的管理与有效的教学之间紧密的联系,课堂运作能力是通过教师的一系列课堂学习管理能力实现的。教师要实现良好的课堂运作,必须具备以下方面的能力:

一、 洞悉

洞悉指的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的同时,还能注意到课堂内发生的所有情况,并用言语或非言语予以适当处理的能力。这首先要求教师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状况。好的,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提升特长;坏的,及时制止,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植物各个部分的功能时,同时注意到两个学生在小声说话,互相推搡,这时教师就提出“植物什么部分结果实”的问题请大家思考,同时迅速走近那两个学生的座位旁,平静而严肃地说:“把手放在自己身边。”然后走到讲台上,对其中一个学生问:“你看挂图上的结果的部位在哪里?”教师的这种洞悉力,有助于避免学生的不良行为的产生,确保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所以说,教师洞悉能力强,不仅能更好地保持课堂良好的教学秩序,避免可能发生的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而且还能让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二、 兼顾

兼顾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内,既能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学习活动,又能回答个别学生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大部分经验丰富的教师,都有自己在“兼顾”过程中的一些小窍门。比方说,在解决个别学生问题之前,先留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小疑问给其他的同学,这样,就不会在辅导个别学生的时候耽误其他同学的时间,同时,这样也能为接下来的教学减轻负担,学生自主思考之后,学习就会更有针对性,效率更高,质量也更高。而对于缺乏经验的教师来说,有时会因为处理个别学生的问题而拖延时间过久,导致其他的学生闲来无事,交头接耳,出现注意力涣散,课堂秩序混乱等,将原本课堂的“紧张活泼”便成为“活泼”,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质量。

三、 把握分段教学环节的顺利过渡

在分段教学中,教师要具有能按照计划组织学生使他们迅速而有序地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能力,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堂活动。学生的思维是具有连贯性的,如果生硬地断开,缺乏流畅的链接,这对于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分段教学的环节,一定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让两者之间自然过渡,也让学生的思维有缓冲的时间,从而更好地结束上一段内容,开始下一段学习。

四、 使全班学生始终参与学习活动

新课程改革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学习,同样,也更加注重全体学生提升和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设置一些适合全班参与的情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有所学,有所得。一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的方式,对于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是有益的。

(1)教师讲解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全班学生提出问题。

(2)指定某个学生在黑板上演算一道题,同时要求全班学生在座位上也演算这道题。这样使全班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不至于因个别学生的演算而使全班学生精神涣散。

五、 创设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现代教学有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使用幻灯、投影仪、录像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可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活泼,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都是很有效的。

总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或策略,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提高教学效果和和谐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刘艳.精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J].新校园,2014.

[2]陈亚坤.浅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课程教育研究,2011.

作者简介:

徐小莉,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宝安区上南学校。

猜你喜欢

良好课堂氛围
浅谈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尝试
高中英语学习氛围的营造策略
积极的思想引导在形成良好班级氛围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如何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英语兴趣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