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诗歌教学方法

2018-08-08刘露

读天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摘要:诗歌是中华文明悠久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它凝结了语言的精华,凝聚了文化的精髓,承载着历史先贤们的智慧和深刻的历史哲理。因此,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掌握,重视学生的诗歌体验,丰富诗歌情感,强化诵读,重在领悟,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诗歌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美与语言美,真正地感受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古代诗词;教学手段;激发兴趣;文化素养

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而诗歌是传统文化桂冠中的明珠,凝聚了文化的精髓。而诗歌学习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引领着学生进入文化艺术的殿堂,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足够重视诗歌教学活动,丰富诗歌教学素材,在加强自身的诗歌素养的同时,优化诗歌的教学方式和理念,采取多样化的方法与手段,来激发学生对学习诗歌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到诗歌的文化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 激發学生的求知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来创设一些诗歌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让诗歌的意境美与语言美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激活课堂教学的氛围,使同学们以学习古典诗歌为荣,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提高诗歌教育的效率。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意识,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化的发展,鼓励和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诗歌的兴趣,以兴趣为导向,来驱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教师可以介绍李清照与其丈夫赵明诚的趣事典故:李清照写了《醉花阴》这首词,寄给丈夫赵明诚,以表达相思情意,赵明诚看到词后觉得非常好,但他内心不甘妻子的文采,于是写了十五首词,一并拿给身边的朋友看,问哪首词写得好,朋友看了半天说:“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为绝佳。”这时,学生们会忍不住笑出来,这样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创设教学情境

诗歌具有语言美与意境美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所描绘出来的客观景象与诗歌的情感表达。因此,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创设一些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之中,从而理解和掌握诗歌的思想内涵,加强学生的诗歌知识积累,使学生学会联想与想象,体会诗歌意境美。

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这首词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充实这样的情境:在夕暮之中,有一棵百年的枯藤的老树,树枝叶落殆尽,只留似碳的巨大躯干,一只乌鸦停在古树的枝头,嘶嘶地叫着,和风沉扬着。而在小桥之下,有一条潺潺流淌着的小溪,在溪边,有农舍不时蜿蜒升起袅袅炊烟。在西风中的古道上,一位游子骑着一匹骨瘦的马儿由远而近走来,又朝夕阳走去,渐渐地消失在地平线……通过创设诗歌情境,来加强学生对诗词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水平。

二、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由于诗歌是古代语言表达的精华,具有短小精悍、语浅情深的特征,如果没有教师正确的指导学生是很难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的。对此,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情感与意境,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采用多媒体教学,这样能够很好地把诗歌的内容直观的、形象的展示出来,从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发挥出学生学习的潜能。

例如,在学习《月下独酌》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一些与其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些,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以此来加强学生对诗歌的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 强化课内外的衔接

学好诗歌,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扩展课外的学习,以此来丰富学生生活,加强诗歌知识积累,培养情趣爱好,提升文化蕴涵。

1. 课前收集。在学习诗歌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学前的预习或准备工作,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积累素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课堂互动。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以交流为导向,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诗歌知识。

3. 课后延伸。课堂教学应是开放性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外诗歌学习任务,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布置课外作业,使学生的学习做到有效的衔接,达到知识的延伸,从而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

总之,优秀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应足够重视古诗词的教学,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与感悟的能力,以此来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使我国的诗歌得到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春烟.试谈诗歌教学的新思路[J].长春大学学报,2005,(8).

[2]牛玲.关于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

作者简介:

刘露,重庆市,重庆市江津区双福中学。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