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生本之路

2018-08-08刘光能

读天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模式教育

摘要: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育模式,适合自己学生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模式。在我国目前的大背景下,不进行应试教育是毁学生的前程,不进行素质教育是毁学生的终生,不进行生本教育扼杀学生的灵魂。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生本教育既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

关键词:教育;模式;生本教育

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只是教育手段的问题,教育的根本目的还在于把一个个活鲜的生命塑造成适合社会发展的人。当前生本教学理念深入我心。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主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经过一年的实践,我有以下体会:

一、 在生本理念下,数学老师教的是一种数学思想,一种理念

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一个数学老师教给学生的不能只停留在加减乘除的简单运算,不能只停留在会做几道数学题,我们留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数学思想,一种人生态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显性知识系统,许多重要的法则、公式,教材中只能看到结论,许多例题的解法,也只能看到巧妙的处理,而看不到由特殊实例的观察、试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或探索推理的心智活动过程。隐性方面的教学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经常有目的、有选择、适时地进行渗透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变换思想、组合思想,以及符号思想、对应思想等,让学生能从宏观角度领悟到数学的基本本质。

二、 在生本理念下,立足于学生持久发展,制定系统的当前发展计划以及长远发展计划

辩证法告诉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标准也明确了不同的年段有具体的教学要求。因此老师不能急躁,一切教学应该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立足于学生的持久发展,不同的年级确定不同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计划、针对性的拓深拓宽。低段的时候,我侧重于计算、“对应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在中段的时候侧重于“数形结合思想”和运算定律的教学。也就是说,三四年级的核心教学就是计算和画线段图。在这两年中把行程问题、植树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等反复的训练,为学生的以后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在高段,侧重于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其理由:一是用方程解决问题能降低试题的难度,减轻学生的思考负担,节省大量的时间;二是用方程解决问题比用算术方法正确率要高得多,三是六年级和初中接轨,初中数学基本上是不允许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四是仔细研读小学高段数学教材,很多例题都是用方程来解决的,即是说:高段教材是极力推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当前发展以及以后的持久发展联系起来,有计划的系统的去教学,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 在生本理念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在平常教学中我是不允许学生用涂改液、胶带等这些改错工具的。错误的地方就是用“画线法”改错。书写习惯必须从试卷的左边往右写,绝不允许从试卷中间开始写,给改错留下足够的空间,卷面看上去要整洁得多。再如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分清重点;回答问题要完整,学会完整地口述解题思路;能独立思考问题,思考时有条理、有根据,敢于质疑问难;能用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回答问题。

四、 在生本的理念下,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的结果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个小学生,没有一個探究的过程,只能是“记忆型”的学生。只有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才能更加深刻地领悟到知识的奥秘。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在课堂上,与其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不如一有机会就让学生实际操作,尤其是在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我更是不遗余力地让学生自己研究。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等措施,加深印象,体会更加深刻。

严格要求学生既要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又要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我时常要求学生该独立思考的时候必须独立思考,该合作的时候极力倡导合作。例如在作业练习中,要求学生必须先独立思考,详细写出解决问题的过程,特别是填空题,需要写过程的必须写出过程,防止学生抄袭。作业完成以后,小组内或者全班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方法展示出来。

五、 在生本理念下,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我最核心的评价标准是“你尽力了吗?”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人学数学的能力和潜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对学生少问分数,多问“你尽力了吗?”。只要学生尽了最大的努力,都要得到承认和表扬。在这种评价思路下,我们班的学生总体来说保持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心理健康,没有出现浮躁、急躁的情绪,直到毕业都处于一种爱学习的氛围当中。

六、 生本理念下,要求教师在不断提高专业水准的情况下,还要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提高育人的本领

在教育的路上,我们始终朝着“做教育问题的终结者”这一目标迈进,在为学生的未来准备,在追寻未来教育的美好。选择生本,未来不可知,但我们坚信未来与现在不同。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刘光能,四川省广元市,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南鹰小学。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模式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