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口黑鲈与河蟹混养模式的探讨

2018-08-08周国平陆健董建昌王颖卓丽军

水产养殖 2018年8期
关键词:鲜鱼清塘鲈鱼

周国平 ,陆健 ,董建昌 ,王颖 ,卓丽军

在传统的大口黑鲈养殖中,以冰鲜鱼作为饵料,用量大,水质容易恶化,严重影响了养殖生态环境。通过人工驯化,培育食用配合颗粒饲料的大规格大口黑鲈鱼种进行生产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使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改善养殖环境,提升大口黑鲈商品鱼品质。为此,本试验依照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加州鲈品系繁养关键技术研究示范推广”项目内容,对大口黑鲈与河蟹混养模式进行试验探讨。

1 试验场地与材料

1.1 试验场地及条件

试验地点为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区万石镇后洪村,试验塘口 3个,其中 1号塘 9.8×667m2,2号塘10.9×667m2,10 号塘 18.1×667m2,水深 2.5m,排灌分开。1号、2号塘各配2.2kW叶轮增氧机1台,10号塘配备同型号增氧机2台。

1.2 试验材料

中华绒螯蟹蟹种,平均规格180只/kg;大口黑鲈鱼种,平均规格800尾/kg。大口黑鲈专用饲料,蛋白质含量前期为50%,后期为48%;中华绒螯蟹专用饲料(膨化),蛋白质含量前期为40%,后期为36%。东北产玉米,海产冰鲜杂鱼。

2 试验方法

2.1 苗种放养及比例

蟹种的放养时间为2017年3月15日至2017年3月20日,大口黑鲈的放养时间为4月10日(表1)。

2.2 饲养管理

2.2.1 清塘 3口池塘均在2016年12月清塘,每667m2施用生石灰200kg,采用干法清塘,并对塘埂四周进行除草、修整、晒塘20余天。2017年2月中旬用网目60的筛绢网过滤进水。

表1 苗种放养情况

2.2.2 水草种植 2017年2月底在池塘1.0~1.2m浅水坡上移植伊乐藻,3月上旬移植轮叶黑藻,株距2m。

2.2.3 水质控制 2017年3—4月,每667m2用15kg菜籽饼浸泡后全池泼洒,调节池水透明度到30cm左右,保证浅水区不长出青苔(丝状藻)。5—10月,每8~9d施用一次EM微生物制剂,并每周加水10~15 cm,保证水质稳定。

2.2.4 投喂管理 2017年3月初至8月中旬,每2d投喂一次河蟹专用膨化饲料,每次用量为0.75kg/667m2。8月下旬开始投喂玉米加冰鲜鱼,其中玉米占30%,冰鲜鱼占70%,每2d投喂一次,每次用量为1kg/667m2。

3 结果与分析

试验池塘自2017年10月5日至8日集中上市河蟹和大口黑鲈,到2017年11月10日除留塘5300kg大口黑鲈外,全部销售结束,其收获详情见表2,生产成本情况见表3。

其中螃蟹规格,公蟹平均175g/只,母蟹平均规格125g/只,2号塘河蟹规格公蟹平均达到185g/只,母蟹平均达到135g/只,被河蟹育种企业选作亲本,平均价格比市场价高出1倍以上。大口黑鲈上市规格450~550g/尾,在放种20d左右发生了跑苗事件,收获统计的成活率一般在60%~65%,与正常生产90%的成活率相差较大,因此试验的相关数据只能反应实际生产情况,与项目试验设计有误差。

表2 产量收获一览表

表3 生产成本一览表

采用全成本核算,累计成本为423891元,3个试验塘总产值679360.5元,平均单位面积利润为6584.3 元/667m2。

由于螃蟹养殖市场波动较大,在螃蟹池塘中养殖鲈鱼,由于密度小、水环境容易控制,降低了养殖风险,初步的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该模式的推广和养殖结构调整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操作经验。

猜你喜欢

鲜鱼清塘鲈鱼
小猫咪
舌尖上的四鳃鲈鱼
第一次炒鲜鱼的收获
油茶粕制备复合茶皂素清塘剂产品对鱼和虾毒杀效能的研究
春山闲话
3种药物清塘效果对比试验
2019是瑞士“鲈鱼年”
常见清塘渔药的用法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