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2017年福建中考生物学试题的初高中衔接

2018-08-08傅琦雄

生物学教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初高中光合作用生物学

傅琦雄

(福建省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 352100)

田瑞娟

(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 430016)

2017年福建中考生物学试题从各市自主命题进入全省“一张卷”的时代,省考卷与市考卷题型、题量基本相同,但命题风格有所不同,特别是省考卷凸显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和开放性问题等方面的考查。生物学试题的初高中衔接是指试题素材或情境来源于高中生物学知识,用初中生物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一种命题思路。从考生实测数据和课堂复习教学情况,可发现多数初中教师对市考卷过渡到省考卷的这种变化准备不足。现以2017年福建中考两道典型的生物学试题为例,从实测数据与试题评析的视角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1 2017年福建中考部分生物学试题的实测数据与评析

例1(第25题) 从同一植株挑选长势相同、重量相等的3片叶片,编号①、②、③。将①烘干称重得a,②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适宜光照下,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在适宜温度下,向水中通入空气,6h后取出②和③叶片,烘干称重分别得b和c。叶片在6h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有机物量是________。

A. c-a B. a-c C. b-a D. b-c

实测数据与试题评析:本题考查知识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主题四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衔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细胞的代谢,考查层次为Ⅱ。从能力角度分析,该题考查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对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该题难度值0.34,属于难题;该题分值2分,平均分为0.68,区分度为0.1,表明该题区分不同水平学生的测量价值较小。49.56%的学生错误选择C项,说明多数学生不能理解题干中的有效信息,错误处理了实验数据。该试题情境来源于高中必修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常考查的实验类习题,试题情境为三组实验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得出三组数据,从而分析推断光合作用总量的表达式。学生在理解题干中关键信息的基础上,转换成表2所示的关系,再根据“光合作用总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的关系,得出:(b-a)+(a-c)=b-c。该题作为中考压轴选择题难度较大,可见初高中衔接的生物学试题是命题者常命制的一类难题。参考答案:D。

表1 例1试题实测数据

表2 第25题信息转换

例2(第30题) 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的序号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

(1) 食物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2) B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在③过程中进入B系统的气体是________。

(3) 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正常情况下,在该器官中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________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减为零。

(4) 经过①②④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________用于生命活动。

实测数据与试题评析:本题考查知识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主题五“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和“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衔接人教版高中必修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查层次为Ⅱ。通过对表3的分析,可以看出:该题难度值0.63,属于中等难度题。该题分值7分,平均分为4.39,区分度0.58,表明该题能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分开,其测量评价的价值较大。从各小题数据来看,第(4)题的平均分为最低0.06,区分度0.17也最低,说明学生对①②④过程理解不够透彻,导致错答或漏答,该问题的设置不能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测量评价的价值低。30(1)第2空平均分为0.46,但区分度0.77,说明设置该问题的测量价值较大。学生只有理解消化和吸收的重要概念,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该试题的素材取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3第8页图1-4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命题者巧妙地利用高中教材插图加以改造,以示意图为信息载体考查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及泌尿系统的重要结构与功能,侧重考查学生的理解与信息处理能力[1]。近几年福建中考命题常利用高中教材中的插图、经典实验及练习题进行改造,这也是初高中衔接的生物学试题常见的一种命题方法。参考答案:(1) 小肠 吸收 (2) 肺 二氧化碳 (3) 肾脏(肾) 葡萄糖 (4) 营养物质和氧。

表3 例2试题实测数据

2 教学建议

福建中考生物学试题由市考卷过渡到省考卷,命题的思路和风格都发生了变化。从2017年福建中考生物学试题的特点与命题组专家的组成分析,福建中考生物学试题要体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已是必然的趋势。面临考试的改革,复习教学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针对这种变化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2.1 研究初高中课标与考试说明,寻找共性与差异 福建省考试院颁布的相关文件明确提到:“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以福建省普通教育研究室编写的《福建省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为依据进行命题”。因此,研究初高中的课标及考试说明十分必要,而且应该侧重两者共性和差异的研究。例如,初高中课标都遵循“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而高中课标则增加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了高中生物学课程的特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高中的考试说明对考试能力要求都包含了“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初中考试说明虽然增加了“识记能力、应用能力、评价能力”,但是两者对考试目标的要求层次是一致的,这也体现了中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为简单和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总体而言比高考能力的要求低。这样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在复习教学时,能更有效地把握初高中知识衔接的深度和广度。

2.2 归纳整理初高中衔接知识点,发现命题的落脚点 初中生物学课程包含十个主题内容,而高中生物学课程的三个必修模块覆盖了其中六个主题,包括:主题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3“生物与环境”、主题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题5“生物圈中的人”、主题7“动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和主题8“生物的多样性”。命制初高中衔接的生物学试题时,就可以利用高中知识的情境,以考查这些主题中涉及的重要概念。建议初中教师要研究高中教材,侧重梳理其中对接初中知识的插图、经典实验过程和课后练习题,并尝试将这些素材编制成初高中衔接的生物学试题。教师还要将高中教材中能对接上述初中六个主题的知识进行归纳分类,整理成表格或思维导图。例如,高中必修3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可以联系初中主题5“生物圈中的人”;必修1模块中“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细胞增殖分化”与初中教材中主题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存在较高的衔接知识[2]。这些重要的初高中衔接知识点往往是命制初高中衔接试题的落脚点,教师应给予高度重视。

2.3 规范训练初高中衔接的生物学试题,加强解题指导 初高中衔接题作为中考的压轴题,一般难度较大。除试题情境新颖、有创新外,对学生能力要求也较高,复习教学中对这类试题进行规范训练,加强解题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例如,上文例1的解题中,教师指导学生将题干的文字信息转化成表格信息后,学生会更容易推断出实验数据的正确含义,从而给出正确答案。例2的解题指导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的识图方法。因为只有正确获取图示的关键信息,才可能精准解决问题。在备考中教师应精选初高中衔接试题,规范训练,并加强解题思路与解题技巧的剖析,这也是应对这种变化的有效策略之一。

猜你喜欢

初高中光合作用生物学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例析净光合作用相关题型解题中的信息提取错误与矫正
爱上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