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

2018-08-06边云鹏

魅力中国 2018年17期
关键词:求知欲兴趣数学

边云鹏

摘要:兴趣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是学习之母。主要论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阐述了培养兴趣的几个策略:兴趣的重要性、诱发求知欲、分层教学、学习要紧密地联系生活以及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关键词:数学;教学;兴趣;求知欲

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分层教学问题情境

一、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数学对人类的作用难以言喻,但是很多学生感知到数学是枯燥的学科,干瘪无味,枯燥平淡,因此大部分学生是被动的学习。在整个学习活动期间,学生缺乏学习的活力,致使数学教学长期缺乏实效,学生成绩平平,教师焦头烂额,学生自己也很痛苦。那么,我们就必须进行深入的揣摩,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下苦功研究对策。兴趣在学习当中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能够培养能力,激发潜在的素质,有了兴趣,就能够拥有一种学习上的“执着”,有一种永不怠懈的追求,这是克服困难的、无限的、强大的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

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现代的教学过程要与时俱进,对学生做好引导和规范。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学习不是灌输,不能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对学生要循循善诱,实施教学时,让学生自始至终的成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教师一言堂会让教学走进死胡同,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要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学能否成功,关键就看教学的艺术,不仅仅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轻松快乐,还要让他们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培养他们的成功感。青少年有很强的好胜心,了解到他们的这种心理,就要激发他们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抢先夺魁的欲望,从而激发他们无限的潜能。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讨论,让他们大胆构想,畅所欲言,期间巧妙地给学生设置障碍,做他们的“磨刀石”。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水涨船高。

三、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Stratified teaching)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组,每组学生的水平相近,区别对待这些学生,使之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分层教学的依据是学生的智力测验得分以及数学成绩,分层以后,每组学生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学习成绩的改变而调整。分层教学的意义是各类学生互不干扰,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每达到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模块。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

四、学习要紧密地联系生活

(一)课堂上联系生活

数学离不开生活,通过生活的例子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的影子,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数学中枯燥的概念,学生们就会兴味盎然,这样,原本就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易懂,学生会感觉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反过来生活也存在于课堂上,慢慢的学生就学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的熟能生巧学为所用。我们举例来说,概率预测这一课,很多学生对概率这个概念不容易理解,因为颇为抽象。经过苦思冥想,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我对大家说,同学们知道不知道彩票?你们的父母有没有抓过彩票的?一提起这个问题,同学们顿时笑容满面,有的同学说他们的父母经常抓彩票,结果花了很多钱,没有中过大奖;有的同学说,她的爷爷是个特殊的“彩民”,每次只花十来元钱,中不中奖无所谓——实际上,爷爷从来没有中过奖,说的同学们哄堂大笑。这样大家对概率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二)在生活中使用知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必须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到知识是有用的,这样才能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的距离,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快感,从而产生良性循环。数学问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家里一年的水电费,温度与负数,家庭的开支、父母的收入(让学生感觉到生活的不容易)等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引导要巧妙,讓学生们不仅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认识到了做人的重要。这样一来,把数学知识融入到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感,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学是为了用,一旦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难题,他那种优越感,自豪感会激励他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一)重视思考,善于质疑

学问是从哪里来的?都是从思考中来;如何能够进行缜密的思考?对某一个问题有了相当的疑问。没有疑问、缺乏好奇心,懒于质疑,这样的学习不会获得优良的结果。而好奇、质疑正好是青少年的天性。但是天性可以被发展,也可以湮灭,要精心设计问题的程序,逐步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与习惯。

(二)以导引趣

高度重视每一堂数学课的开头,让开头精彩纷呈,打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进入一种学习的、“不能自拔”的氛围里,即便是下课的铃声响起,他们还意犹未尽,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事半功倍,让每一个开头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让一节课和一节课紧密衔接,产生一种整体的效应,让学生能够达到一种温故知新的感觉。

(三)以疑引趣

解决问题的人聪明,但是提出问题的人智慧。难怪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诱发学生进入深层的探索,引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提问,告诉他们,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都源于疑问,真理都是在探索当中产生的。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四)以动引趣

大部分的数学教师没有深层地挖掘数学美,因此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枯燥的,实际上,数学就是美学,数学的美至高无上,这需要教师本身的博学,也需要日复一日地用心思考,精心安排,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工具,使用有声有色的多媒体,风趣的教学语言,独特的教学特点,让我们的教学课堂生机勃发,让学生感觉到浓浓的乐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保持不竭的动力,作为老师,教学之重,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兴趣。

猜你喜欢

求知欲兴趣数学
求知欲——学习的叩门砖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把听众研究透:做好电台少儿节目的秘诀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