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析

2018-08-06张运通

魅力中国 2018年17期
关键词:有效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张运通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的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课程標准》提出: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充分说明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前复习回顾和课中平铺直叙早已无法适应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要从思想上认同教学。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阐述如下:

一、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新、有创造。而培养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的目的所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或意图,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和原动力。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一种培养学生积极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境。即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人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并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创设故事化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点多,与一些知识相关的故事不少,爱听故事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好听的故事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问题情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三)创设悬念型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求知欲望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它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使你一时既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四)创设活动化问题情境,有利于巩固学习热情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新异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则感到奇特不已,妙趣横生,教学效果很好。如学习“同类根式”时,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事先准备的配组的同类根式的卡片,然后让一个学生去找与自己卡片上的根式成同类根式的朋友,找对同类根式的朋友坐在同桌,然后用两绳拉成纵横两根数轴,并定出方向,这样,教室中的每个学生都有坐标,老师说坐标,让具有此坐标的学生站起来,也可以指定学生站起来说自己的坐标,坐标原点可以变化,学生的坐标也就随着变化,通过上述实验的操作、演示和讨论,使学生对概念、定理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课堂教学中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适时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思考、尝试、探索、发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充分联想,主动反思,将会使他们以一个创造者的身份去探究知识,从而形成学生主动参与,自觉实践的氛围。

三、培养问题意识着眼发展思维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在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给学生心理造成一个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它是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会产生学习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培养问题意识的途径很多,空间也是多方位的。

1.从学习目标中培养,如学习一次函数时,不妨先问问学生你想解决哪些问题?鼓励他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不必教师先入为主。

2.从解题中培养。解题之后的反思,是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有何规律可循?如何变通等等,大有可究之处。

3.从社会生活中培养。引导学生把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与日常生活、周边环境、社会生产等方面联系起来,发现、解释、探究身边发生的现象和问题,既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数学的力量,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从相互交流中培养。同一道习题各人或许有不同的解决思路和解题方法,同一知识点各人有不同层次的理解,个人的见解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给学生提供合作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合作精神,而且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还会从交流中得到启发,产生新的见解,达到解决问题、迁移应用的目的,这些都是培养问题意识的情景。

四、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在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体现出自己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教师应在必要的时候引导学生的思维,但却不能经常地打断他们的情绪体验和思维连贯。工作中,有的老师经常在学生练习或是思考时提醒学生,实际上既没有学生认真在听,也容易打断学生的思维,这种习惯是要不得的。

(二)问题情境创设中的情绪体验方向一定要正确,不能偏离正常教学需要。作为情境的创设者,教师本人总会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可以自然的融入情境中,其实不一定是这样的。

(三)问题情境教学中,师生的关系一定要融洽、和谐。一个严厉而刻板的教师无论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情境,学生恐怕都难以融进去。只有学生能放松心情并全身心投入到情境中去体验情境中的情绪,才可以无拘无束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的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猜你喜欢

有效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