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一座城
——花溪大学城探索共享经济促进校地企联动发展

2018-08-06杨刚

当代贵州 2018年27期
关键词:花溪大学城共享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杨刚

花溪大学城充分发挥其在产学研、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促进领域内校地企科研、人才、文化、经济等资源共享,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花溪大学城一直秉持的发展理念。

作为一座现代化新型城市,花溪大学城充分发挥其在产学研、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为高校、企业搭好新时代互联互通的大平台,加大对“资产”和“知识”的共享平台建设,促进领域内校地企科研、人才、文化、经济等资源共享,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共享科技资源

花溪大学城现有9所高校招生入驻,涵盖理、工、农、医、文、经、管、教育、历史9大学科门类,聚集18万人口,招商引资入驻企业3500余家,其中骨干企业1081家,注册市场主体2000余家,知名企业200余家。高校和企业同在一座城,如何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

花溪大学城与贵州省科技信息中心借助国家科技部“大仪”平台共同合作搭建了高校科研设备分享平台,借助“大仪”平台所匹配的相关国家政策,将大学城各高校和企业的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和资源通过平台共享,为高校和企业提供设备支持。

“平台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大大提升了高校闲置仪器的利用率。目前平台入驻机构增至200多家,收录3000多台仪器设备,涉及生物、医药、材料、交通、机械、环境、食品、能源等多个领域,总价值近20亿元,服务项目增至4000多项,已产生并完成近5000条订单,访问量约30万次。”花溪大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潘军告诉记者,目前贵州医科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大学农学院等7所高校所持有的部分大型仪器已录入平台。

为方便管理部门及时、全面、快捷地掌握大学城的整体运营情况,“数智大学城”可视化平台应运而生。

“平台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创建,将大学城卫星影像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如行政区、路网灯)、地形数据作为基础地图,融合倾斜摄影数据、三维空间建模数据、BIM数据等,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花溪大学城的规划和发展展示、园区环境及设备设施展示、园区信息、招商信息、企业信息的集成管理和直观展示等。”花溪大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平台已实现“一张图”呈现大学城总体情况、总体规划、建设成果各种数据,同时通过对工地管理、排污管理、地下管廊运维管理,实现对花溪大学城的智慧管理。此外,平台还增加了“人脸识别监控模块”及“工地视频监控模块”试点,并接入学校和工地进行实时监控。

“‘数智大学城’可视化平台在帮助高校管理自身数据的同时,也打通了管委会从高校进行数据采集的渠道,在获取高校数据的同时避免了高校因为数据共享而引来的数据保密风险。”潘军说,目前平台已完成包括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在内的8所高校专业覆盖数据分析。

共享人才资源

政府搭台、校企互动、产学结合、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这是花溪大学城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为加快培养适应贵安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急需的紧缺型人才,促进贵安新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花溪大学城启动实施“324”人才培养工程(“3”指3个月短期培训,“2”指大力推进大三大四两年培养计划,“4”是推进大学四年数据课程植入),推进高校和企业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

花溪大学城全面推行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机制,协调各高校分别与15家以上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每个热门专业均与2家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

搭建大学城网上人才市场。搭建高校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与企业需求信息紧密对接,拓宽毕业生和企业方便快捷的双向选择渠道。

开辟人才交流对接渠道。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企业人才到高校兼职制度;实行顶岗实践,掌握技术流程,提高实践教学技能;优秀企业家、技术人员到高校授课,形成校企人才交流机制。

建立课程改革对接平台。建立高校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改革与企业发展联动的促进机制,校企共同研究一体化教学内容、教材和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基地平台共享,大力推行“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与“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车间”的做法,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

建立技术交流对接平台。校企联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或名师工作室,不断提升花溪大学城各高校的办学水平,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创建校企项目品牌合作试点。深化“大学城+大学生+大数据+大创意”内涵,探索“校企共建+校企交互”模式,建立大数据“一校一品”工程,着力推进研发联动、双创联动、实训联动。

花溪大学城通过技术交流共享平台,促进校企联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以及名师工作室。图为花溪大学城贵州中医药大学校企合作展览馆。(花溪大学城管委会供图)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和核心要素,花溪大学城正通过一系列新举措促进领域内人才资源的互动与共享,打造贵州人才新高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共享文创资源

花溪大学城没有城墙,只有共享:在大学城内,各高校之间由步行天桥相互连接,形成高校相互联系、互为点缀的环状空间,方便各高校师生的出行和交流。每所学校的师生都可以去别的学校听课、阅读或游览,实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图书互借。即便你是一名游客,也可以进入任意一个校区,甚至在任意一所学校的食堂就餐。

这种开放共享的理念也体现在对“双创”的服务上:

利用充分挖掘高校闲置资源,通过对高校资产“数字化、共享化,实现价值化”的三化融合理念,花溪大学城建设了创客公寓、创客驿站、loft公寓等,为创业者提供便利的住宿条件,引进搜床科技,通过共享方式聚拢房源与专业人员,用技术创新和共享模式打造纯互联网运营的分散式客房产品,为业主创造“一间房也能开酒店”的机会,让客户实现“一键走遍天下”的旅居体验,开创“互联网酒店”先河;

搭设企业服务超市,免费提供双创服务中心工位,积极引进包括人力资源、知识产权、项目包装等在内的8类主题中介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人、财、物、智等方面精准化、有针对性的一站式市场化服务,通过政策层面发放双创代金券在企业服务超市消费,降低企业成本;

引进猪八戒网、凤岐茶社等互联网服务平台,以此为依托,通过提供的直播项目路演平台,开展线上项目路演活动,实现投资人、企业家以及创业团队的线上线下实时交流,为创业者提供便捷的跨时空创业辅导和资本对接;

引进贵州遇见科技智能有限公司,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低碳城市、物联网技术研发,大数据分析及应用等全产业链建设……

花溪大学城管委会主任罗松华表示,围绕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痛点”,花溪大学城将持续深入探索共享经济推进校地企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断丰富共享发展的内涵,全力打造功能齐全、服务完善、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管理科学的一流现代化新型城市。

猜你喜欢

花溪大学城共享
小学影视教育的开展现状与实施路径——以济南大学城地区为例
花溪之美
如梦似幻的花溪湿地公园
美丽的花溪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
遵义大学城:“独木”变“森林”
广州大学城十年破茧大变身
长征贵州行建设看今朝(外一首)/花溪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