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工业助力“贵州蓝”

2018-08-06刘悦

当代贵州 2018年27期
关键词:废物节约水泥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刘悦

贵州将工业绿色发展作为实施“千企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绿色低碳改造,提升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效率。

6月,雨过天晴的“贵州蓝”刷爆朋友圈,贵州的生态建设成果得到了充分展现。

生态文明建设在贵州工业“千企改造”绿色化的过程中得到不断践行。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贵州将工业绿色发展作为实施“千企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有色、建材等传统行业绿色改造为重点,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绿色低碳改造,提升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效率。

变“废”为“宝”

6月底,记者走进位于天柱县工业园区的贵州宏泰钡业有限责任公司时,工人们正在给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系统设备做最后的收尾工作,“设备现在已经基本完成,已经进入调试阶段。”宏泰钡业厂办负责人蒋文凡指着前方的工地说。

这套设备开始运转后,可将公司生产中需要排放的固体、气体进行处理。“对于二氧化硫、粉尘、硫化氢三种物质,国家的排放标准分别是每标方400毫克,每标方30毫克和每标方10毫克,而经过我们的这套设备处理后,二氧化硫的排放能下降至每标方50毫克,粉尘下降到每标方12毫克,而硫化氢能达到零排放,所有排放物都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宏泰钡业总经理朱子阳悉数各排放物的数据。

作为国内同行业中唯一采用这套德国技术的公司,宏泰钡业在项目成立之初,就将环保工作与企业发展牢牢地栓在一起。“这个项目开始动工时,我们就同时启动了相关环保设施的建设,而不是在后期才花功夫治理。”宏泰钡业总经理朱子阳说。

作为贵州省“百千万工程”全省100个重点项目之一,宏泰钡业产品种类繁多,包括8个主产品和5个副产品在内的13个产品广泛运用于电子元器件、医药、磁性材料、化学玻璃等20多个方面。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36万吨钡盐系列产品及18万吨副产品,规模为同行业全球最大,年产值预计25亿元,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5%以上。

如此大的生产规模,除了在解决排放上引进了先进的工艺,为在最大程度上践行绿色生产,宏泰钡业还在水电方面做了探索。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水电成本是企业的主要生产成本之一,为了节约成本,也为了能利用水电发挥大的作用,我们投资约6000万元建设了4.5MW余热发电系统,可年发电3000多万度,同时投资近7000万元建设循环水利用系统,系统完成后可实现废水零排放。”对于公司绿色循环的发展,朱子阳非常有信心。

消解固废

“对于红狮环保来说,‘千企改造’改的是什么?”记者问岑巩红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诸葛明。

“‘千企改造’就是围绕我们的‘城市净化器’项目来进行。”诸葛明的回答简洁明了。他所说的“城市净化器”,是红狮环保即将建成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系统,每年可处理危险工业废物10万吨。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是指将满足或经过预处理后满足入窑要求的固体废物投入水泥窑,在进行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过程。处置固体废物的类型主要包括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城市和工业污水处理污泥、动植物加工废物、受污染土壤、应急事件废物等。而这套系统最大的功能,就是解决固废处置的难题,并且为处理环境应急事故开辟了及时有效的捷径,有利于提升地区固废的处置水平。

“以前我们处置固废,例如医药废物、有色金属冶炼废物、生活垃圾等固体废料都是按照填埋处置,不但浪费了土地资源,严重的还会污染地表,给治理带来困难。”岑巩县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8月,这套系统正式运转后,按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原则,有助于岑巩县及周边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改善城市环境,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除了能“吃掉”垃圾以外,该项目利用水泥窑空间大、温度高、停留时间长等特点,保证了危废中有害物质完全分解,废物在预处理后,经破碎、粉碎系统送入水泥窑高温焚烧,残渣熔入水泥熟料,无残渣排放,废气随水泥熟料烧成废气一起进入水泥窑废气处理系统,经窑尾余热锅炉、增湿塔急冷后,温度、粉尘浓度都得到有效控制。

“本项目建设不新增建设用地,在处理过程中没有废渣排出,节约了土地资源,同时还可以节约危险工业废弃物由于填埋所占的大量土地资源。废物热解后,可替代水泥生产部分原燃材料,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诸葛明说。

“绿色”质量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系统的建成,不仅节约废弃物填埋所占用的土地资源,还可将废物进行热解,替代水泥生产部分原燃材料,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图为红狮环保科技公司智能中控室。(詹平平 / 摄)

“公司采用新的绿色工艺设计,使得生产每吨产品的耗电量由2150kWh缩减到200kWh,节约了90%的用电量。”在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董雄文告诉记者,实施“千企改造”以来,大龙汇成新材料投资2.15亿元,将原有3万吨/年的普通工业硫酸锰生产线,改造升级为5万吨/年的动力电池用高纯硫酸锰生产线。

作为一家集新型动力电池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专业从事高纯超细无机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大龙汇成新材料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动力电池用硫酸锰、高纯球形四氧化三锰、电池用代汞缓蚀剂,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0%、50%、90%,目前产能和销量均位居全球第一。

为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公司借力“千企改造”,正积极推进年产5万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基础材料项目建设,旨在将低值产品升级至高附加值的新能源材料。

除了全面采用绿色工艺节约用电,在该项目中,大龙汇成新材料还利用自主研发的核心知识产权,大幅降低产品的杂质含量,以适用于动力电池行业,“新产品的杂质铁、钠含量只有原来的二十分之一。”董雄文说。

同时,资源回收及循环利用理念贯穿整个新建项目过程,一方面项目利用发电厂的余热蒸汽,并实现蒸汽冷凝水的循环利用;另一方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回用至水泥厂作辅料使用。

猜你喜欢

废物节约水泥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肩负起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的重任
节约
这样的节约要不得
节约
废物处置劳务收入确认探究
废物巧利用
天价水泥
谁造就了北大的“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