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高校聘用制员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践研究

2018-08-05许纯蕖廖嘉文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17期
关键词:聘用制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许纯蕖 廖嘉文

本文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个高校的聘用制员工党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践研究,并对高校聘用制员工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发挥聘用制员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

目前,高校实行聘用制人事管理正在逐渐成为制度改革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新常态,高校聘用制员工已经成为教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聘用制员工党员更是教职工党员队伍的重要组织力量。充分发挥高校聘用制员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基于高校用人机制的新形式,以及教职工行业的职业特点,如何充分发挥高校聘用制员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向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的聘用制员工党员随机发放了100多份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95份,同时召开多场聘用制人员座谈会以及个人访谈,针对高校聘用制员工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以及相关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措施进行了初步实践研究。

一、高校聘用制员工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现状

聘用制是以平等公正为基础、效率优先为原则的人事机制,高等学校以个人发展潜力、学术科研水平、业务工作能力作为评估和考察的标准,结合岗位实际需要,通过公平竞争的途径,进行择优选聘上岗,以签约合同的形式确立双方权利与义务,从而组成高校聘用制员工队伍。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的“编制”身份管理模式,还有效地引入了竞争和激励机制,使高校员工队伍实现合理的人才引进和适度流动。所以作为机制改革中的时代产物,高校聘用制员工队伍具备充分的创造性和先进性,在这“非编制”员工群体中更是涌现和纳罕了一批思想先进、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优秀分子。他们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无分“体制”内外的身份,同样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结合该群体的时代特质和职业特点,更应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发展为党内的中坚力量,同时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认真履行党员义务,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从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高校聘用制员工党员均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认真履行个人的党员义务,并且90%以上的教职工党员对本单位党支部开展活动的状况和效果评价达到比较满意及以上,这表明高校聘用制员工党员基本上具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意识,并且各高校党组织为教职工党员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活动平台,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参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本次研究显示,分别有70%以上的聘用制员工党员参与过党小组会、党员大会以及党课学习,但是只有47.37%的聘用制员工党员参与过党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是支部的基层领导机构,而聘用制员工党员占据这一部分的比例相对较小。这说明,高校党组织仍需进一步平等化“编制内”员工和“编制外”员工党员的政治待遇,聘用制员工党员队伍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模范引领作用,努力成为党内骨干力量。

二、高校聘用制员工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难点问题

重视培养和发展党员,忽视工作方法。往往高校招聘“编制内”教职员工时,特别注重应聘人员的“党员”身份,也尤其重视在编人员的党员培训和考察,却容易忽略聘用制员工党员队伍的培养和发展。经过实践调查研究得出,调查对象中64.21%的教职工党员认为,党组织工作方式方法是影响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最重要的因素。也有大部分教职工党员指出个人政治素质和党员意识的高低、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等也是相对重要的原因。

重视业务水平,忽视党性要求。目前高校的聘用制员工是结合岗位需求、根据个人业务工作能力而竞聘上岗,聘用制员工党员和“编制内”员工党员仍有所“区别”,往往缺乏定期的、系统的培训和考察,容易出现功利主义倾向,忽视党性要求。

本次调查中47.37%的教职工党员认为党员自身素质不高、思想觉悟不高是制约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要原因,以及部分教职工党员指出是因为党员的社会责任心不够,而且缺乏教育培训和学习。由于高校聘用制员工的经济待遇往往也与业绩直接挂钩,不像有事业编制的人员有政治上晋升的机会,所以出现了明显的重视业务水平发展,忽视党性要求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53.68%的教职工党员认为本单位党员在党性修养方面主要出现了原则性不强、是非观念淡薄的问题,以及52.63%的人认为聘用制员工党员过于信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也有少部分的同志出现理想信念动摇、对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甚至说不清楚的情况。

重视教育管理,忽视教育方式。经过多所高校的走访和深入调查,大部分的聘用制员工党员表示本单位开展党员教育的情况良好,经常开展教育活动,并且教育效果较好。但是仍存在个别单位支部的教育情况显得较为被动。本次调查显示,54.74%的聘用制员工党员认为本单位在党员教育方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分別有超过30%的聘用制员工党员认为本单位党员教育出现了优质党员教育教材不足、教育内容针对[生和时效性不强等问题。总的来说,高校越来越重视聘用制员工党员的教育管理,但是忽视了教育方式的运用和创新、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三、充分发挥高校聘用制员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

严把入口关,选优配强队伍。高校聘用制员工的“合同制”身份往往使他们相对务实和功利主义,容易出现入党动机不纯的现象。只有通过分析调查了每一名申请入党的同志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入党动机,通过考察、教育和审核,才能在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本次实践研究中,66.32%的调查对象表示在加强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着重选优配强队伍,严把入口关,才能够优化和完善党员队伍结构,充分发挥出聘用制员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注重培养关,加强教育培训。调查对象中81.05%的聘用制员工党员认为,注重培养关,加强教育培训是充分发挥聘用制员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应该注重日常性的常规学习教育。定期开展在编人员和聘用制员工共同学习,破除两者间的体制隔阂,推动聘用制员工党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例如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党员知识网络考试、专题党课培训、民主生活会会等渠道来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是开展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的爱国主义教育、党日实践活动。使聘用制员工党员能够从喜闻乐见的活动和方式中进行学习和接受教育。只有党性认识的提高,才能使聘用制员工党员肩负起表率和榜样示范的责任,在党内外发挥出先锋模范的作用。

规范考察关,加强制度建设。本次实践研究中65.26%的高校聘用制员工党员认为加强制度建设是充分发挥聘用制员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高校在编员工党员具有系统的一套考核机制,聘用制员工党员往往缺乏规范的制度来进行约束考核。规范聘用制员工党员的考察关,加强制度建设是激励党员队伍提升素质修养的重要方式。应该建立合理有效的奖惩机制,将党内同志的政治思想表现提升为重要的考核依据,一方面提高聘用制员工党员的政治待遇,另一方面提升重点岗位的优秀党员员工经济待遇,为聘用职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成长环境,激发其参与政治生活的主动性。通过制度建设让聘用制员工党员不再只关注于个人的业务成绩和利益,形成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以及重岗位又重奉献的党员精神,才能真正调动他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

畅通出口关,改善工作作风。调查显示,54.74%的聘用制员工党员认为,应当通过改善工作作风来加强基层党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聘用制员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我国党员队伍里仍存在着部分不合格的党员,例如政治信仰不坚定、长期不履行党员义务、甚至违法乱纪等等,需要全面疏通出口关。高校聘用制员工党员队伍中有必要设立“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使党员有进有出,通过畅通出口关来改善党内不良之风。例如通过确定每一名党员同志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使在编人员和聘用制员工在工作中相互考核监督,严格执行八项纪律八项规定,杜绝公款吃喝现象,对于赠送的礼品、购物卡等一律退还拒收。良好的工作作风才能够使聘用制员工党员坚定政治信仰,经受住经济利益的诱惑和考验,从根本上提升其为师生、为人民群众、为高校、为社会无私奉献的意识。

本文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个高校的聘用制员工党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践研究,并对高校聘用制员工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高校聘用制员工党员群体中絕大部分同志还是认真履行党员义务,积极参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各项教育活动,但是在发挥其党员战斗力的过程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一一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以某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为实践研究案例,提出了充分发挥聘用制员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相关有效途径,要选优配强队伍、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制度建设、以及改善工作作风。综上所述,充分发挥聘用制员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党组织对其提出的合理要求,保持聘用制员工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途径,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要求。

猜你喜欢

聘用制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办公室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人大作用 扎实开展联动监督
聘用制员工管理与培养问题探讨
——以江西省人民银行系统为例
践行“两学一做”,发挥基层党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充分发挥老促会秘书长的作用
社区治理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怎样看待起模范作用的问题?/起模范作用要根据个人具体条件
怎样看待起模范作用的问题?/能否起模范作用要看客观环境
怎样看待起模范作用的问题?/动机纯正才能充分发挥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