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腊祭,中国的“感恩节”

2018-08-04编辑杨军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8年1期
关键词:诸神祭灶灶神

编辑_杨军

每到岁末,商家喜炒作“感恩节”,相传是美国第一批清教徒移民和印第安原住民一起感谢上天庆祝丰收的纪念日。但事实上,这一天不过是印第安人一年中第五次丰收祭。印第安丰收祭又和中国古代春秋四祭是文化同源的。

《礼记·王制》:“春礿,夏禘,秋尝,冬烝。”古人一年四祭,都会进奉百物以享先祖鬼神,祈求风调雨顺和丰收等。其中又以一岁之末的腊祭为最大。汉代《风俗通义》:“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即说,过了腊祭就接着要过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是最该报天地万物和祖先神明之恩的。

古代腊祭没有固定日期,流传至今,影响最大的是腊八节和小年。(本期图片来自东方IC)

2016年1月17日,戴着“猴帽”的小朋友在南京玄奘寺喝腊八粥

中国大部分地方保留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董仲舒《春秋繁露》谓:“五谷,食物之牲也,天之所以为人赐也。”

《礼记》:“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由多种杂粮混合熬制,即是这种农业祭的传承。

后来,佛教传入,腊八节也被确立为佛陀成道之日,各寺院在这一天都要念经,煮粥敬佛。

河南洛阳白马寺,正在喝粥的小朋友

2017年1月5日,湖北宜昌古佛寺举行腊八节行斋祭拜活动。

洛阳市白马寺

2015年2月11日,广东佛山南风古灶举行祭灶祈福仪式。大家领取“祈福柴”并写上新年愿望和祝福,并投入祈福箩,成为烧灶的原材料

2013年2月3日,河南滑县,一位农家妇女正在为“灶爷灶奶”像上香磕头,祭拜灶神。

小年,也叫祭灶节,民间俗谓“送神”,一般在腊月廿四。

据说每年年底,灶君、太岁神与民间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尤其灶君会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是非,作为对人类奖惩报应的依据,故人们大多在此时奉拜家中诸神与灶君。

民间劝善书《太上感应篇》即说:“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2015年2月11日,江苏南通,市民正在进行砸糖祭灶神的仪式。用糖祭灶,民间传说有两个用意:一是糖是甜的,灶王吃了,可以甜言蜜语“上天言好事”;另一意思是糖粘嘴,灶王吃了粘嘴,坏话说不成

过了腊月即是春节。

部分地区正月二十或廿五还有填仓节,是为新年祈祷五谷丰登的节日,填仓,意思即是农家往仓房象征性地增添粮食。

有的地方还吃春饼、黄米糕、饺子,祭土地和磨神等。

2015年3月15日,江苏南通填仓节,市民正在进行祭拜谷神的仪式

猜你喜欢

诸神祭灶灶神
诸神的黄昏:震惊市场的八天 精读
祭灶节
———二十三,糖瓜粘
祭灶节——二十三,糖瓜粘
门神想吃立夏饭
是是非非话灶神
哈萨克族神话故事中的诸神浅析
“诸神”欢聚
关东糖
“诸神”的黄昏与“华人之光”
西夏灶神像探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