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楚雄师范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2018-08-02夏攀吕赟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楚雄体育设施体育场馆

□ 夏攀 吕赟(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1、前言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增加和高等教育专业化,大学生的生活教育却没有跟上,这是导致目前大学生生活作息和习惯混乱的根本原因。楚雄师范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国家教育局合作,按新机制举办的本科层次的教育模式。楚雄师范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兴模式,历史短暂,传统文化基础薄弱,迫切需要建立具有独立特色的校园文化。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楚雄师范学院的在职体育教师和在校学生、体育设施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1)逻辑分析法。

运用系统的理论对楚雄师范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进行全面的分析,揭示其现状和问题,对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增强楚雄师范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识及为未来的校园体育文化事业发展做好一系列的铺垫。

(2)访谈法。

通过对楚雄师范学院在职体育教师和在校学生进行访谈询问了解并记录楚雄师范学院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3)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期刊网等各类网站和大量关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资料,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了很好的了解和认识,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理论书籍,结合楚雄师范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楚雄师范学院的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

楚雄师范学院成立时间相比其它高校短,其资本积累,建设积累与普通高校上百年的发展时间有相当大的差距。基本上楚雄师范学院达不到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体育场馆人均离教育部规定的9-11m2有不小的差距。楚雄师范学院体育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受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学校的层次等的影响。由于楚雄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多不属于教育部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楚雄师范学院所依托的院校本身的建设尚且还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对体育文化建设的投入力量就更加薄弱了。体育设施数量不足,维修养护不及时,体育宣传设施和体育图书资料也较少,体育锻炼是以体育场馆设施为载体的活动,楚雄师范学院由于资金不足,体育场馆数量和设施不够完善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客观原因。

通过实地调研,楚雄师范学院的体育设施和体育环境还远远达不到教育部的要求,也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院现有大型篮球场两个,包括16个标准的篮球场,田径运动场(含足球场)两个,一个塑胶的田径跑道,排球场地三块,乒乓球台十台,没有风雨操场、室内多功能体育馆、游泳馆和室内游泳馆等教育部要求的体育设施,学院没有标志性的体育建筑,而且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偏低,比如篮球场都是水泥场面,学生非常容易受伤。省内其他地州上的高等学院的状况也大多相似,没有体育设施齐备、体育建筑特色鲜明的学校。

表1 楚雄师范学院学生对学校提供的的体育场馆设施情况满意度(N=4460)

表1显示在楚雄师范学院中,大学生对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男、女生态度基本相同。认为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一般”的占总人数的50.25%,“满意”及“非常满意”的占 26.2%和 6.05%,只占总人数的3成左右,还有大概1/5的人认为学校体育场馆不够好。分析可知,楚雄师范学院场馆设施建设基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还存在很大程度的完善。

3.2、楚雄师范学院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发扬“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精神,不仅将学校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更是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体育的无国界性和文化性是其发挥独特作用的优势,将为加快创建高水平的楚雄师范学院奠定坚实的基础。楚雄师范学院的体育教学由楚雄市体研部负责实施,其体育文化完全承袭了楚雄州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在其基础上发展创新。楚雄师范学院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历程,一直坚持博学、求真、求是创新的校风,楚雄师范学院建院十多年以来,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传承了云南省上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凝练了云南省各高校的体育文化特质,客观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以求真为目的,以惟恒为原则,以创新为动力,以大学生的理想与追求为任务,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校园体育文化不断发展。

3.3、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的影响

楚雄师范学院大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指的是其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认识和做出行为的综合表现。态度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楚雄师范学院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建立在自己对体育活动认识态度之上。

表2 学生对体育锻炼态度的性别比较

表2所示楚雄师范学院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在性别维度上存在明显差异,男生非常喜欢体育的比例为36.9%,而女生只有18%,这与已有的对普通大学生体育态度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表3 学生对体育锻炼态度的年级差异

在年级维度上,楚雄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育态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高峰出现在二年级见表3,与现有的大学生体育态度研究结果不符,这可能与楚雄师范学院培养社会紧需的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有一定关系,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临就业,因此精力转移到为就业做准备上,从而降低了对体育的兴趣。

3.4、制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

(1)楚雄师范学院体育硬件设施建设理念的偏失。

楚雄师范学院新校区大多地处郊区,土地资源相对比较充裕,因为资金财力的原因很多土地闲置,不够修建体育设施,现有的体育设施,也大多是临时的场地,建设质量和配套设施都比较落后。究其原因,是学校在规划时往往设计的比较美好,但是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一方面建立大型完善的体育设施投入资金比较大,另一方面,先进的体育设施保养费用比较高,无法对学生完全免费开放。在很多院校领导的意识里,存在着“非大型,非标准”不修的观念,其建设体育场馆时,更多的是考虑政绩和形象,而较少的考虑“教学、娱乐和健身”的功能,这就导致很多必要的场地和设施建设被一再的拖延,广大师生由于场地的限制,而被迫放弃了很多健身的计划。

(2)体育文化缺乏底蕴。

因为建校时间短,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的不够广泛,文化积累不够,管理和宣传力度薄弱。首先,从学校的管理层面来讲,学校的日常体育活动以体育课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为主,对日常的体育健身活动缺乏倡导、管理和支持,大多是任由学生们自己自主发展,因此就造成了各种运动发展很不均衡;其次,广大师生进行体育活动大多是和朋友或者同学一起,而不是跟随俱乐部,活动的次数和质量都是随机的,无法达到普遍健身的目的。说明俱乐部的发展水平还很低,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对广大师生的吸引力不够。第三,广大师生的体育意识薄弱。目前,大多数师生对体育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强壮体格的认识上,对体育对个体的自信心、工作和学习效率、自我效能感、心里幸福感等心理影响的认识不够。学校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非常薄弱,学校的宣传栏和各种晚会对相关知识的宣传也很少见。只有在意识上充分认识,才能对体育文化充分重视,才能更好的利用体育文化的积极作用。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1)楚雄师范学院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发展时间短、缺乏历史积淀。配套设施建设和大氛围环境存在一定的时代缺陷;

(2)楚雄师范学院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建设观念有一定的偏颇,存在“非大型,非标准”不修的观念,偏离了素质教育和学生为本的宗旨;

(3)楚雄师范学院学生的体育参与态度,对项目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在建设体育文化时需要综合考虑;

(4)楚雄师范学院学生对体育的需要呈现出多元化、实用化和时代化的特点。

4.2、建议

(1)加强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建设,充分挖掘楚雄师范学院体育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创造舒适的体育环境和场所,为倡导“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口号打下物质基础;

(2)做好体育精神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填补楚雄师范学院的文化底蕴。将体育的精神文化需要传递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使其成为楚雄师范学院校园的一面旗帜,形成有特色的楚雄师范学院院校体育文化大环境,秉承优良传统和创新发展;

(3)加强对楚雄师范学院学生体育社团、协会和俱乐部等组织的指导和培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骨干作用,完善学生体育组织的功能,增加学生体育组织的深度和厚度,扩大学生体育组织的影响面和覆盖面,使其成为楚雄师范学院体育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猜你喜欢

楚雄体育设施体育场馆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我的家乡美如画
名家与楚雄
名家与楚雄
比亚迪集团扶贫
穿越“四大走廊” 品味古今楚雄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