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模拟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中的运用

2018-08-02梁灼萍赵飞鹏冯华君许胜恩徐伟

医药前沿 2018年22期
关键词:模拟法喉头外科

梁灼萍 赵飞鹏 冯华君 许胜恩 徐伟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作为医学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一直都被教师和学生广泛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临床教学的中心环节。传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模式实施实践长、培养周期长、无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且容易出现“学生所学”与“临床所用”不平衡现象,进而导致理论与临床脱轨。本文拟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良,提出角色模拟法教学,通过角色模拟手段再现临床实际工作情形,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内容、短时间内提高其综合能力。现将角色模拟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10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选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1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人。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历、平时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课堂教学由1名教师负责,参与带教的教师一起集体备课,保证其可比性。创设角色模拟教学情景,选择重点病例,设计模拟场景,8人左右为1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选择1名学生扮演“患者”并告知病情→1名学生扮演“患者家属”→其他人扮演“医师”进行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分析资料(针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等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推选1名学生汇报病史及讨论结果→教师就病例的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提问→学生抢答,同时指出整个疾病模拟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点评、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补充还需的辅助检查、鉴别的要点及治疗原则等。

1.2.2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再进行解答。两组学生所选病例、教学重点、课程标准、课时数均相同。

1.3 评价方法

(1)教学课程结束后,所有学生参加统一命题的理论考试,并对两组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诊断和鉴别诊断、医嘱书写、临床操作5项。

(2)教学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表,学生通过打分评价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总体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值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比较

角色模拟法教学的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法教学的对照组学生,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学生理论考试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比较

2.2 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体满意度情况比较

通过对两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总体满意度调查发现,实验组学生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2.53±4.33)明显高于对照组(85.19±5.24),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体满意度情况比较

3.讨论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最具特色的临床医学学科之一,其诸器官多是细小而深在的腔隙,解剖结构精细而复杂,同时与颅内结构毗邻,视野狭窄,观察操作难度大[1,2]。而且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涉及嗅觉、听觉、平衡觉、呼吸、发音和吞咽等生理功能。这些器官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鉴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复杂抽象的解剖关系,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中,在强化教师的主导意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医学是具有实践科学和经验科学双重属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差异较大[3]。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填鸭式”的方式进行授课,提问方式也多是一问一答,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但却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不活跃,容易感到枯燥无味和被动,不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效果也较差[4]。角色模拟法教学,是通过角色模拟行为加强对书本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教学方法[5,6],即将学生置于某一虚拟的场景中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疾病及就诊场景,将形象与抽象、认知与情感、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也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的方式[7,8],把授课内容从“静态”变为“动态”,“平面”变为“立体”,“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角色模拟法可通过模拟患者,让学生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加深对疾病的了解;模拟医生,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模拟患者家属,让学生能站在患者家属的角度上去真正了解患者的需求;模拟医生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使学生能掌握临床医患沟通技巧。因此,角色模拟法教学,对学生来说,学习不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和只是一味的听课和记笔记,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并参与讨论纠错。在本研究中,我们将角色模拟法教学应用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临床教学中,针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学科特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临床技能。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角色模拟法教学组的学生无论是理论考试成绩、综合能力测试成绩还是对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法教学组,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角色模拟法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及合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同时对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它要求教师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并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同时也需具有一定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这样才能让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因此,角色模拟法是一种行之有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模拟法喉头外科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浅析流行唱法中喉头位置的选择方式
可控震源地震勘探中的数值模拟法应用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历史模拟法在大波动时的风险测量——以新时期沪深300指为例
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电动汽车充电负荷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