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历史考向视域下的中国教育

2018-08-01四川谢俊杰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8年3期
关键词:考查发展教育

四川 谢俊杰

教育是近年来日益热门的话题,既关系到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国家选拔人才,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涉及民生,成为政府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以教育史为切入点可以形成丰富多元的高考考点和考向,这样既能与现实有机结合,又能回归教材知识且不失历史之味。下面笔者就教育问题可能在高考中的呈现形式作粗浅分析,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近年来有关教育的主要热点回顾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从顶层设计入手,针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后提出了以下内容:

1.高考改革,改变“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打破文理分科,赋予学生选考自主权,培养复合型人才。新高考目前已在国内逐步实施并推广。

2.强调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教育部下发了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对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3.高等学校推行“双一流”建设计划,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向更卓越的方向发展。自2017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又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政策以解决教育这一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指数。

从国家的宏观政策中,也能看到教育的身影。目前,国家积极推进的精准扶贫包含了教育扶贫,通过教育的力量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扶贫、扶智与扶志“三位一体”。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其中针对教育问题,就包括人民群众对教育个性化、多元化、教育均衡、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的追求与期待。

二、教育史类主干知识梳理

(一)中国古代教育

1.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提出“因材施教”,主张人的全面发展。

2.汉朝:创办太学,将其作为国家官办的最高学府,各郡国建地方学校;以儒学为官办学校的教学内容。

3.隋唐以来:采用科举制来选拔人才,以儒学为主要考查内容。

4.宋朝:王安石变法对学校教育制度进行改革。

(二)中国近代教育

1.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2.戊戌变法提出“废八股”,培养新式人才。

3.甲午战争后,自费留学的风气日渐盛行,日本成为主要留学目的地。

4.清末(1905年),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

5.新文化运动期间,蔡元培主政北大,采取“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北大的学术氛围活跃。

6.抗战期间,中、东部高校内迁。

(三)中国现代教育

1.新中国成立初,确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完成教育转型,确立教育方针,进行“教改”实验。大量工科大学相继建立。

2.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基本建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3.“文革”期间,大、中学校停止招生,原有教育领导体制、教学制度、招生制度被改变,造成人才断层。

4.1977年恢复高考,在社会上形成“重学”之风。

5.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教取得重大成果,国民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就卓著。

三、对近三年全国卷教育问题考查的解读

在梳理近三年(2015—2017年)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的基础上,笔者选取了4个直接涉及教育话题的典型题目,具体题目如下:

例1.(2015·全国Ⅱ卷·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D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分析与解读】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初在学校、社会上掀起的俄语学习热为背景材料。从知识结构上看,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从能力要求方面看,考查学生透过教育现象看历史发展本质的能力;从选项设置上看,将教育话题扩展到政治、经济等领域,充分说明了教育为国家、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例2. (2017· 全 国 Ⅰ 卷·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分析与解读】造成留日学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发展水平的差异。选项B中“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的差别是事实,当时南方留日学生的数量在总体上的确高于北方,但这并不是导致留日学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且这种不同的区域高涨程度也是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导致的;选项C是中央的政策,没有体现题干中所述的地区差异性;选项D中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不是留学生选择留学国家的主要依据。总之,题目难度不大,本题以清末国内各主要省区留日学生人数与比例为切入口,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因果分析能力。显然,此题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事业与民众观念的影响。

例3.(2017·全国Ⅱ卷·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C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分析与解读】本题运用排除法可以完成对选项A、B、D的判别。选项A“得到了解决”不符合实际;选项B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时间是在20世纪五十年代;选项D中促进高等教育普及的应该是改革开放后的历次高考制度改革。该题目以恢复高考后各类高等教育规模(人数)的变化为背景,实际上仍然是将教育与经济问题相结合。由此可见,普通高校扩招与成人高等教育人数增长均是高等教育考试选拔制度改革的结果,但其宏观的社会背景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例4.(2017·全国Ⅲ卷·31)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C )

图5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分析与解读】多数学生并不能从本题的图片中提取出有效信息来直接锁定正确答案,最多可以排除掉部分错误选项,如选项A。显然,题干简短的文字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新中国成立初期,两代人同时上学。由此不难得出结论:该幅图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扫盲教育的艺术再现,思考至此便可以生成正确答案——“现实主义”风格。本题将教育与绘画风格有效的连接起来,反映了命题者的匠心与其命题的独到之处。

从以上呈现的高考真题来看,可以发现对教育话题考查的一些基本规律:①题型均为选择题;②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考查时段;③其内容从教育类材料切入,考查学生运用科学史观,构建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逻辑关联,充分体现了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多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中,2017年全国Ⅲ卷第31题相对特殊,该题对历史逻辑的考查偏弱,隐藏着对教育类史实的再现再认;④相关题目既有对某个时间点相对静态的考查,也有对某个时间段历史发展的动态考查。综上分析,此类题目往往并不是单纯考教育话题,而是透过教育现象,多角度考查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如国家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传统、社会意识、社会民生等。

四、教育话题的考向预测

基于对时政热点及往年试题特点的判断,结合主干知识,笔者选取了几个有可能考查的教育类话题并对其考向作简单推断。

(一)关于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

教育公平与均衡是我国教育近几年来一直在努力实现的目标,从历史学科角度来看,直接关联的教育类知识点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与创办私学的教育实践。教育公平与均衡的背后则是经济与民生问题。它的发展往往要以经济发展为依托,但长期以来各类优质资源向东部地区及城市聚集,造成了东西部地区及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这其中既有经济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因素,也有国家政策等人为因素。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备考时,可以联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中国经济东西部分布不均衡、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格局、工业化与城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族政策等方向。这一考向在此前高考中已有所呈现,2015年全国Ⅰ卷第27题即是通过对比河南、江苏两地从唐至清的科考状元人数的变化,来反映文化教育发展与经济重心变迁的关系。

【变式练习】近几年为促进教育公平,国家出台大量法律法规,整治民众反映强烈的各种教育乱象,同时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这反映了政府 ( B )

A.强化依法治教理念

B.顺民意重民生

C.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D.规范学校办学

【分析与解读】此题目紧扣社会热点话题,以近年来国家为实现教育公平而采取的措施为切入点,以民生问题为落脚点,体现了教育与政治、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整体史观下的教育横向交流

这一主题涉及中国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唐朝的开明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可以考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留学生教育,这是我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经济与人民观念转变、社会转型的集中体现。主要留学国家的选择、主要接收的留学生国别等,既与国际国内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也受外交关系、世界格局影响。比如近代中国学生留学国家的选择主要经历了欧美——日本——苏联的转变,这代表了近代中国对外学习的三个不同阶段,也对应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共领导的早期革命等重大事件,分别受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十月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

(三)从教育内容看教育社会功能定位

中国古代教育、考试选才在相当长的历史中都以儒学作为主要内容,最为典型的有:汉武帝设立太学、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中国古代教育的功能定位侧重于用儒学行教化、固人心,将文人纳入到庞大的国家运行机制中,这种现象既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又是专制政治的必然。近代教育仿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传统儒学保持一定分量,显然这一阶段的教育被定位为培养国家急需的科技类人才,反映了挽救危机、发展经济的现实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既重视科学知识,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反映出教育的社会功能被定位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社会整体发展。

上述由教育内容推演出的教育社会功能定位,折射了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就高考考查方法而言,可能与此前高考真题中联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来考查历史阶段特征保持一致。

【变式练习】1956年,为进一步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教学计划中增设实习课和工农业基础知识课,并把军训列为高级中学的正式课程。造成上述课程设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D )

A.经济体制的转变

B.科学教育制度的确立

C.中苏关系的破裂

D.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分析与解读】题干中描述的改变课程设置涉及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变化,是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功能的体现,间接考查了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掌握。

(四)关于新中国教育成果与经济建设

这一考向可关联的史实如下: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等教育与国家工业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新建工科学校、工科专业、开设俄语课程等都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相关,既可以培养建设人才,又起到了对接苏联对华经济建设援助的作用。

2.“文革”前形成的国民教育体系与国民经济发展成就

“文革”前的国民教育体系涵盖各学段、各层次、各种形式的教育,为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科技突破提供智力支撑。

3.改革开放后的教育“两基”、现代职业教育等与经济建设、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后教育的发展一方面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国家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另一方面又促使教育适应市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些史实都围绕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展开,与近年来的考向总体一致。

猜你喜欢

考查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