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球升温或“燃”尽半数森林物种

2018-08-01陆纾文

中外文摘 2018年15期
关键词:亚马孙表面温度动植物

□ 陆纾文

据英国《卫报》报道,WWF近期联合东安格利亚大学和詹姆斯-库克大学发布了一份预测全球变暖灾难性后果的报告。报告指出,如果各国不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暖,那么地球表面温度有可能在本世纪末上升1.5℃以上,届时非洲、亚洲、美洲以及澳大利亚多地的生态环境将遭到沉重打击,被誉为“地球绿肺”的原始森林或失去60%的植物和50%的动物物种,从哺乳类、爬行类到两栖类、鸟类都在劫难逃。

在对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35个区域的8万多种动植物进行调查后,研究人员将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威胁划分为三个等级:如果人类放任无节制的生活生产方式,到本世纪末,地球表面温度将在今天的基础上上升4.5℃,由此带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亚马孙丛林有可能失去70%的植物和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的数量将下跌60%以上;如果各国不在目前的减排措施上做出更多努力,那么到2100年,地球将升温3.2℃,届时六成以上的植物物种和接近半数的动物物种将从亚马孙丛林消失;如果《巴黎协定》所定下的2℃以内升温目标能得到很好的贯彻,那么35%的物种将在亚马孙地区濒临绝迹。

东非旱地林区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报告称,如果人们不采取任何行动遏制气候变化,到本世纪末80%的物种将在此消失殆尽。在澳大利亚西南地区,即便《巴黎协定》的目标达成,也将有30%~60%的动植物难以继续生存。事实上,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包括亚马孙丛林、东非旱地林区和澳大利亚在内的35个受调查区域将无一幸免。

报告认为,无论是非洲大草原、孟加拉丛林、巴西沼泽地、长江三角洲,还是欧洲、马达加斯加和加勒比沿海,未来都将遭受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更为广泛的旱涝灾害。海平面升高会淹没一些物种的栖息地,例如生活在苏达班地区的孟加拉虎,96%的繁衍地都将被海水淹没。而生活在干旱地区的动物或许会为了争夺水源同人类发生冲突,例如日饮水量高达250升的非洲象。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在撰写报告时仅考虑了气温升高这一因素,没有囊括诸如森林砍伐、空气污染等导致动植物丧失栖息地的后果。事实上,栖息地减少、外敌入侵、疾病等已经给大量物种的生存带来巨大压力,而气候变化无疑雪上加霜,使人们不得不怀疑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已经来临。

猜你喜欢

亚马孙表面温度动植物
亚马孙丛林之旅
动植物御寒方法大比拼
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区域型海表面温度预报算法
燃烧的亚马孙热带雨林
亚马孙丛林地画与黄金国
有趣的动植物
把动植物当“人”写
热电池新型隔热结构设计及表面温度研究
Kerr型中子星与黑洞表面温度分布的研究
一种高速数控机床电主轴表面温度智能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