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进性运动训练对戒毒人员的体能康复效果研究*

2018-07-31袁荣亲黄华锋刘大德余海梁律懿冯国荣燕云霞刘晓光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戒毒心肺力量

袁荣亲,黄华锋,刘大德,余海,梁律懿,冯国荣,燕云霞,刘晓光⋆⋆

(1.广东省晴朗天心理职业培训学校,广州市 510310;2.广东省戒毒管理局,广州市510050;3.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州市 510006;4.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广东省三水市 528135)

毒品对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均会造成严重损害[1,2],调查结果表明,戒毒人员的体能明显低于普通人健康水平,特别是在心肺功能和肌力方面[3],体能下降、工作能力不足是戒毒人员难以重新融入社会而容易复吸毒品的重要原因。运动训练是提高体能水平的有效途径,然而在促进戒毒人员体能康复的过程中,不同方式和强度的运动训练在康复效果和安全性方面是不同的。针对戒毒人员的体能康复,戒毒场所目前采用的训练方式包括健身操、太极拳、团体游戏、球类运动等[4,5],由于缺乏强度可逐渐递增的运动处方,这些运动尽管有效,但效果有限,难以将戒毒人员体能提高到国民体质健康水平。近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四川省戒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心肺功能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3],另外需注意的是,强度大幅波动的运动会使戒毒人员面临很大的心血管意外风险,已经有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康复期发生运动猝死的报道[6]。至今尚未见到效果满意且又安全的戒毒人员体能康复方案,为了积极有效地促进戒毒人员的体能康复,我们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就渐进性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对戒毒人员的体能康复效果进行了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从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中,以大队为单位随机抽取60名受试者,均为男性,年龄20~49岁,平均(31.0±5.8)岁,入所期限9~18个月,平均(11.5±1.9)月,所有受试者根据心肺功能水平随机分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两组受试者基本资料见表1。实验组按设计的渐进性运动方案进行有氧训练及力量训练,对照组按戒毒所通常方法进行太极拳和健身操训练,正式实验于2017年2月至5月期间进行,两组每天均训练30分钟,每周5次,持续12周。

受试者纳入时,有以下情况者予以排除:①心电图异常;②肺部感染;③肝功能异常;④精神异常;⑤心肺机能水平过低(不能完成3分钟台阶试验)。

本研究经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表1 受试者基本资料()

表1 受试者基本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组(n=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n=30)年龄(岁) 30.5±5.6 31.5±6.0身高(cm) 167.4±4.5 165.5±5.7体重(kg) 60.5±5.6 60.3±8.8___入所期限(月数__)________11.6_______________±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4±1.6

1.2 渐进性有氧训练方案

(1)运动方式:按阶段分别进行水平快走、走跑交替、慢跑和快跑。

(2)运动强度:有氧运动强度循序渐进,由3.6MET(梅脱)起始,每两周约增加1.1MET,直至达到9MET(见表2),运动强度的计算公式为[7]:①步行METs = [步速 (m/min) × 0.1 + 坡度 (%) × 步速 (m/min)× 1.8]÷ 3.5 + 1;②跑步METs = [跑速(m/min) × 0.2 +坡度 (%) × 跑速 (m/min) × 0.9]÷ 3.5 + 1。

(3)运动时间:每次30分钟。

(4)运动频率:隔日1次,每周3次(周一、三、五),连续12周。

(5)医务监督:①走、跑训练均在缓冲跑道上进行,受试者均穿运动鞋;②由训练人员掌控领走、领跑者的速度,使训练队伍基本保持设定的速度,受试者在跑步过程中如有心慌、胸闷等身体不适可减慢跑速或变为步行;③以主观体力感觉和运动后即刻心率反映运动的生理强度,使所有受试者对运动有良好的适应性,运动后即刻心率介于110~150次/分钟之间。

1.3 渐进性力量训练方案

(1)运动方式:上肢练习——哑铃弯举、杠铃卧推;下肢练习——杠铃深蹲、杠铃提踵。

表2 戒毒人员心肺康复的12周走跑交替练习方案

(2)运动强度:采用10RM负荷强度进行训练,第1组至第3组负荷重量分别为50%、70%、100%10RM,每4周调整一次10RM,具体负荷见表3。

(3)运动时间:每个动作4~8秒(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时间比约为1:3),每组重复10遍,每次练习3组,组间休息1分钟。

(4)运动频率:隔日1次,每周2次(周二、四),连续12周。

(5)医务监督:力量训练在宽敞的室内场所进行,训练时受试者配带合适的运动护具,现场有他人进行保护。

表3 戒毒人员12周力量训练的负荷强度()

表3 戒毒人员12周力量训练的负荷强度()

__负荷强度__哑铃弯举(kg)杠铃卧推(kg)杠铃深蹲(kg)杠铃提踵(kg)1~4周10RM 7.13±1.31 27.17±3.87 34.67±6.29 43.33±4.80 5~8周10RM 8.07±1.17 29.58±3.72 39.67±6.29 48.33±4.80 9~12周____10____RM__9.07±1.17 32.17±3.87 44.67±6.29 53.33±4.80

1.4 测试指标及方法

(1)心肺功能指标:肺活量、台阶指数、12分钟跑。

(2)肌肉力量指标:握力、背肌力、立定跳远。

在实验前后对所有指标进行检测。肺活量、台阶指数、握力、背肌力和立定跳远指标均采用清华同方体质测试系统进行检测,测试根据《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方法要求进行[8]。根据库柏12分钟跑测试的要求[9],所有受试者在2017年2月正式实验之前均先期完成了6周的准备性快走和慢跑练习,然后才进行实验前12分钟跑正式测试,正式测试在可度量的室外操场上进行。

1.5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所有计量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实验前后均数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均数差异,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实验期间,有4例受试者出现脱落,其中实验组2例(因提前离所而退出),对照组2例(因患病而退出),最终有56例受试者的数据纳入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心肺康复锻炼结果

经过12周的有氧锻炼,实验组的心肺功能显著改善,肺活量平均提高9.34%,台阶指数平均提高11.70%,12分钟跑成绩平均提高21.48%,而对照组锻炼后的肺活量和台阶指数水平分别提高1.37%和4.23%,12分钟跑水平下降3.05%,组间对比时,实验组的心肺各指标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见表4)。

肺活量和台阶指数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进行评价[10],12分钟跑测试根据库柏评定表进行评价[9]。锻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心肺功能指标达标率组间没有显著差异,锻炼后,实验组的肺活量、台阶指数和12分钟跑达标率分别达到64.29%、89.29%和89.29%,而对照组的相应达标率分别为35.71%、75.00%和10.71%,实验组肺活量和12分钟跑的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5)。

表4 戒毒人员12周锻炼前后心肺功能()的变化

表4 戒毒人员12周锻炼前后心肺功能()的变化

注:1) 组内实验前后比较,P<0.01,差异非常显著;2)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3)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非常显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别__实验前 实验后 增幅肺活量(ml) 实验组 3159.36±613.44 3411.32±536.191),3) 9.34对照组 2960.29±605.40 2964.75±522.27 1.37台阶指数 实验组 54.93±6.09 60.80±5.751),2) 11.70对照组 54.70±6.92 56.46±5.78 4.23 12分钟跑(m) 实验组 1849.29±264.85 2203.57±157.771),3) 21.48____对__________照组_________1839.29±282.9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42.14±298.85__-3.05

表5 戒毒人员12周锻炼前后心肺功能达标情况

2.2 力量康复锻炼结果

经过12周的力量锻炼,实验组的力量素质显著改善,握力平均提高13.32%,背肌力平均提高23.06%,立定跳远距离平均提高10.91%,而对照组锻炼后的握力、背肌力和立定跳远距离分别提高1.28%、10.19%和4.62%,实验前后的差异不显著,组间对比时,实验组各力量指标的提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见表6)。

握力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进行评价[10],背肌力根据田野等建立的成年人运动机能综合评价系统进行评价[11]。锻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力量指标达标率组间没有显著差异,锻炼后,实验组的握力和背肌力达标率分别达到67.86%和92.90%,而对照组的握力和背肌力达标率分别为42.86%和71.43%,实验组各力量指标的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7)。立定跳远缺乏合适的成年人评价标准,故未进行达标情况分析。

3 讨论与分析

3.1 戒毒人员体能康复训练的目标设置和安全防护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根据戒毒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体质状况制定体能康复训练计划,由于《禁毒法》规定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因此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设置在两年内使戒毒人员体能水平逐步恢复最终达到国民体质健康标准的康复目标,这种目标设置对于促进戒毒人员出所后的就业和社会康复有重要意义。全程两年的体能康复训练计划可以划分为准备阶段、基础训练阶段、提高训练阶段和巩固训练阶段,基础训练阶段的目标是使戒毒人员心肺锻炼强度达到3~4梅脱,提高训练阶段的目标是使戒毒人员心肺锻炼强度达到9梅脱,该心肺功能水平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12]。

在本研究中,经过12周的运动训练,实验组的肺活量、台阶指数和12分钟跑达标率分别达到64.29%、89.29%和89.29%,握力和背肌力达标率分别达到67.86%和92.90%,实验组的心肺功能和力量素质训练后达标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说明渐进强度的运动训练比非渐进强度的运动训练更适合于戒毒人员的体能康复,尽管实验组没有全体达标,但适当增加训练周数,目标应该是可以达到的。

在戒毒人员的体能康复训练中,安全问题是首要的。在实施康复运动处方之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和体质测试,排除体育活动禁忌症,按健康分组原则进行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在戒毒人员体能康复的各个训练阶段,特别是提高训练阶段,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本实验纳入研究对象时通过健康检查和体质测试对心电图异常、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精神异常、不能完成台阶试验者进行了排除,并根据体质测试结果制定渐进性运动训练方案,注意训练实施过程中的医务监督,这样确保了实验组戒毒人员在体能康复训练中没有出现运动伤害情况。

表6 戒毒人员12周锻炼前后力量素质()的变化

表6 戒毒人员12周锻炼前后力量素质()的变化

注:1) 组内实验前后比较,P<0.01,差异非常显著;2)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3)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非常显著

______________指标______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__实验后 ______________增幅握力(kg) 实验组 41.63±6.30 46.53±5.711),3) 13.32对照组 42.19±5.65 42.39±5.91 1.28背肌力(kg)实验组 105.04±23.40 124.86±17.791),2) 23.06对照组 99.89±17.96 107.39±19.81 10.19立定跳远(cm)实验组 184.21±27.60 202.21±21.661),2) 10.91___对照组______176.89±28.83_____182.68±26.8______3_________________4.62

表7 戒毒人员12周锻炼前后力量素质达标情况

3.2 戒毒人员心肺康复的有氧运动方式和强度

大量研究表明,有氧运动是发展心肺功能的有效途径[13,14]。有氧运动包括步行、跑步、游泳、健身气功、操类、球类运动等多种方式,这些项目在运动强度的大小、变化范围、可控性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毕超等[5]比较了篮球、足球、乒乓球和武术运动对戒毒人员体质健康的影响,运动干预14周,每周3次,每次60分钟,结果发现,篮球和足球运动可明显改善戒毒人员的心肺功能,而乒乓球和武术运动的改善作用则不明显。在该研究中,仅仅以运动后即刻心率来控制各类运动的强度,这明显存在着不足。篮球和足球项目的运动中强度变化很大,难以用运动后即刻心率来反映运动中强度,而运动中实时监测心率又是不可行的,因此当戒毒人员心肺功能水平很低时,进行篮球和足球运动存在着相当大的运动伤害风险。

戒毒人员的心肺康复应该根据戒毒场所的实际情况,遵循安全、有效、简单、可行原则,分阶段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方式和强度。戒毒人员心肺康复的基础训练阶段应该采用低强度有氧运动,提高训练阶段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低、中强度有氧运动,巩固训练阶段可以采用混合强度有氧运动。

步行运动强度为2~4梅脱,为低强度有氧运动,且强度易控,适合于心肺功能水平很低的戒毒人员在基础训练阶段应用。健身气功、太极拳和广播操的运动强度介于3~5梅脱之间,也属于低强度有氧运动,适合于戒毒人员在基础训练阶段应用,在本实验中,对照组采用太极拳和健身操进行康复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对心肺功能的提升幅度是有限的,难以令人满意。慢跑、普通速度跑的运动强度介于5-10梅脱之间,属于低、中强度有氧运动,强度易控,将快走和慢跑交替结合可以使运动强度逐渐地由低强度增加至中强度,特别适合于戒毒人员在提高训练阶段应用。球类运动的强度变化大且难以掌控,故一般适合于戒毒人员在巩固训练阶段应用。在本实验的12周锻炼过程中,所有受试者的运动后即刻心率均处于适当范围内,运动中无不良反应,锻炼后实验组的心肺各指标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走跑相结合的渐进性有氧运动训练可以安全、有效地促进戒毒人员心肺功能的康复,并使之达到国民体质健康标准。

3.3 戒毒人员力量康复的抗阻锻炼方式和强度

人们日常的走、跑活动都在直立状态完成,与之相适应人体躯干和下肢的伸肌更加发达,而与上肢的劳动特点相适应,上肢屈肌更加发达,为了使戒毒人员能够应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应该主要发展腰背伸肌、下肢伸肌和上肢屈肌的力量。哑铃弯举可发展肱二头肌力量,杠铃卧推可发展胸大肌和三角肌力量,杠铃深蹲可发展股四头肌和竖脊肌力量,杠铃提踵可发展小腿三头肌力量,这些肌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哑铃和杠铃均是轻器械,比较适合在戒毒场所用于戒毒人员的力量康复。

不同的负荷强度用于发展不同的力量素质,1~2RM适合于发展肌肉绝对力量,6RM适合于发展肌肉速度力量,10RM适合于发展肌肉一般动力性力量,20RM适合于发展肌肉耐力[15]。对于普通人来说,为了应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一般主张采用8-10RM负荷强度发展肌肉力量[16]。本实验采用10RM渐进抗阻练习方案进行戒毒人员的力量康复,第一组50% 10RM,第二组70% 10RM,第三组100% 10RM,戒毒人员适应性良好,12周的锻炼过程中无过度疲劳和意外伤害发生,锻炼后肌力显著增长,结果表明,渐进性的哑铃和杠铃训练可以安全、有效地促进戒毒人员上肢、下肢和腰背部力量的康复,并使之达到国民体质健康标准。

4 结论与建议

(1)与非渐进强度的有氧练习相比,渐进强度的走、跑练习更适合于戒毒人员的心肺功能康复,能够安全、有效地使戒毒人员的心肺功能恢复至国民体质健康水平。

(2)渐进强度的杠铃和哑铃练习适合于戒毒人员的肌肉力量康复,能够安全、有效地使戒毒人员的力量素质恢复至国民体质健康水平。

(3)戒毒人员的心肺功能差异较大,为确保安全,应按戒毒人员的心肺功能水平分为准备组和基本组,有区别地进行有氧练习,并注意医务监督。

(4)本研究的样本量略显不足,增加样本量对研究结论更为确切。

猜你喜欢

戒毒心肺力量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不抛弃,不放弃
从“白粉妹”到“戒毒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