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健康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7-31李梦赵岚岚贾忠伟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戒毒阿片类毒品

李梦,赵岚岚,贾忠伟⋆⋆

(1.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山东省烟台市264005;2.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北京市100191;3.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市100191)

根据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的统计,2015年全球估计有2.5亿人在过去一年内至少使用过一次毒品,占全球成年人口约5%,这些吸毒者中大约有2,950万人患有吸毒疾患,占全球成年人口的0.6%[1]。《2016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提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50.5万名,同比增长了6.8%[2]。药物滥用危害滥用者的身体、精神健康[3-5],导致严重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6-8]。而吸毒者对药物滥用危害健康的认知程度与初始吸毒关系密切,甚至影响戒毒效果。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我国东北三省强制隔离戒毒所药物滥用人群对吸毒造成身体、心理、名声、家庭、职业损害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药物滥用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6年8月至9月,我们选取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的六个城市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对正在隔离戒毒的药物滥用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识汉字,可以完成正常的汉语沟通,不认识汉字的由调查人员协助完成;(2)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本调查。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问卷采用匿名调查的方式,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分发装有自拟“强制戒毒人员调查问卷”的Pad,朗读问卷内容并现场解释问题,受访者在Pad上答题。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回顾调查药物滥用者的药物滥用经历,主要使用和既往使用的毒品品种,使用毒品年数,同时调查药物滥用者对身体健康、心理、家庭、名声、职业损害的认知情况。认知指标:药物滥用者自认为滥用药物对身体、心理、家庭、名声、职业有损害记为“1”,无损害记为“0”。

1.3 毒品分类

1.3.1 毒品分类和归类定义

(1)阿片类毒品——海洛因、鸦片(大烟)、黄皮(粗制海洛因)、罂粟壳、吗啡、杜冷丁、埃托啡、丁丙诺啡、美沙酮、丁丙诺啡注射液。

(2)合成类毒品——苯丙胺类(冰毒、麻古、摇头丸)、氯胺酮(K粉)。

(3)大麻类——大麻叶、大麻油。

(4)其它类——主要指精神药品,包括:丁丙诺啡舌下片、安眠酮、安定、三唑仑、曲马多、地芬诺酯、止咳药水、复方甘草片、可待因。

1.3.2 吸毒人员定义

根据近年来在我国出现吸毒人员的主要类型,吸毒人员分为以下四类:

(1)阿片类毒品使用人员:指单纯使用阿片类毒品,或混合使用其它毒品,但不包含混合使用合成类毒品者。

(2)合成类毒品使用人员:指单纯使用合成类毒品,或混合使用其它毒品,但不包含混合使用阿片类毒品者。

(3)阿片类和合成类毒品混合使用人员:指同时使用阿片类毒品和合成类毒品者。

(4)其他类毒品使用人员:指使用阿片类、合成类毒品之外的毒品。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 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 ± SD),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药物滥用危害自我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首先进行单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 < 0. 1 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并采用向后逐步回归法。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以P < 0. 05 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研究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共纳入2,195名药物滥用者,773 (35.2%)人来自黑龙江,631 (28.7%)人来自吉林,791 (36.0%)人来自辽宁。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1.64±10.32)岁,20-40岁占71. 6%。男性占调查人数的66.4%,有1,937名调查对象是汉族(88. 2%)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较多,占72%; 并且有46.8%的调查对象为无业者。435(19.8%)人从第一次使用毒品到现在有1年,1,132(51.6%)使用2-5年,628(28.6%)人使用6年及以上。(详见表1)

表1 药物滥用者人口学特征及滥用损害认知情况

59(92.2) 57(89.1) 54(84.4)71(87.7) 70(86.4) 62(76.5)4(100) 4(100) 3(75)1年 435(19.8) 227(52.2) 234(53.8) 350(80.5) 323(74.3) 293(67.4)2-5年 1,132(51.6) 731(64.6) 751(66.3) 995(87.9) 928(82) 833(73.6)__6年及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8(28.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9(7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4(7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5(88.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41(8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78(76.1)

2.2 滥用毒品种类情况

绝大数吸毒者最近一年主要使用(97.4%)和既往使用(96.3%)的毒品为冰毒。最近一年主要使用的其他药物依次为麻古、K粉、摇头丸、大麻、海洛因、曲马多等。(详见表2)

表2 主要与既往多药滥用情况

2.3 药物滥用者对滥用危害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根据受访者的自我报告药物滥用对自身所产生的危害的结果分析发现,分别有64.6%、65.6%、81.6%、86.6%和73.1%药物滥用者自认为药物滥用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家庭、名声和职业造成损害。70.9%的女性药物滥用者认为吸毒对自己身体健康产生了损害。85.9%的阿片类毒品使用者认为毒品对自己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损害。(详见表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男性药物滥用者相比,女性药物滥用者(OR=1.5,95%CI:1.2-1.8)更容易认为滥用药物损害身体健康,年龄在31-40岁之间(OR=1.7,95%CI:1.1-2.8)、受教育程度低(OR=1.6, 95%CI:1.2-2.2)、使用毒品时间较长(2-5年 : OR=1.6,95%CI:1.2-2.0;6年 及 以 上 :OR=2.3,95%CI:1.7-3.0)、使用阿片类毒品(OR=3.2,95%CI:1.6-6.7)的吸毒人员更容易认为滥用药物损害身体健康损。而使用毒品年数越多(2-5年:OR=1.7,95%CI:1.3-2.1;6年及以上:OR=2.3,95%CI: 1.8-3.2)、年 龄 为 31-40岁(OR=1.9,95%CI:1.2-3.0)、无 业(OR=1.3,95%CI:1.1-1.6)的人员更容易认为滥用药物损害心理健康。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可得,使用毒品年数越多(2-5年:OR=1.5,95%CI:1.2-2.0;6 年及以上:OR=2.1,95%CI:1.5-3.0)、年龄在21-40岁之间(年龄21-30岁:OR=1.9, 95%CI 1.1-3.2; 31-40岁:OR=2.0 95%CI 1.2-3.4)、无业(OR=1.2, 95%CI:1.0-1.5)的吸毒者更容易认为吸毒会对家庭造成损害。使用毒品年数更长(2-5年:OR=1.7, 95%CI:1.3-2.3;6年及以上:OR=1.8,95%CI:1.3-2.6)、年龄为 21-40(年龄 21-30岁:OR=1.9,95%CI 1.1-3.3; 31-40岁:OR=2.0,95%CI 1.1-3.6)的吸毒人员更容易认为吸毒损害名声。同样,使用毒品年数更长(2-5年:OR=1.4,95%CI: 1.1-2.6;6年及以上:OR=1.5,95%CI:1.2-2.0)、年龄为21-40(年龄21-30岁:OR=1.6,95%CI 1.0-2.6;31-40岁:OR=2.1,95%CI 1.3-3.5)的药物滥用者更容易认为吸毒损害职业。(详见表3)

表3 药物滥用者对药物滥用危害认知的影响因素

注:*表示P<0.05

3 讨论

本研究对我国东三省的强制隔离戒毒所的2,195例药物滥用者的调查分析发现,有一半以上的药物滥用者自我报告滥用毒品产生了身体、心理、家庭、名誉和职业的损害,提示了大部分药物滥用者对药物滥用的危害有一定认识。其中女性、文化程度低、使用毒品时间较长、使用阿片类毒品、年龄为20-40岁的药物滥用者更倾向于认为吸毒损害身体健康;使用毒品时间较长、年龄为20-40岁的药物滥用者更容易认为吸毒损害名声和职业;无业、使用毒品年数更长、年龄为20-40岁吸毒人员更容易认为滥用药物损害心理健康和家庭。这提示我们需要对于以上几种特征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特别关注,并开展针对性的规范治疗和教育,减少其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

本研究发现女性药物滥用者更倾向认为滥用毒品产生身体健康损害,女性自认为产生身体损害的风险是男性的1.5倍,这一结果的原因在联合国毒品犯罪问题办公室2017世界毒品报告中给出:虽然染上吸毒疾患的男性人数至少是女性的两倍,然而女性一旦开始滥用药物,特别是滥用酒精、大麻、类阿片和可卡因,其消费率提高的速度往往比男性更快,因而会比男性更快染上吸毒疾患[1]。过去十年,吸毒的负面健康影响在女性中迅速蔓延,蔓延速度高于在男性中的同一速度。2015 年,吸毒疾患,特别是类阿片和可卡因吸毒疾患,造成的丧失工作能力调整岁数在女性中的增长率(分别为25%和40%)高于在男性中的增长率(分别为17%和 26%)[1]。因此,这一现象在国内也应给予重视,在之前的一些专门针对国内女性药物滥用者的调查中[9-11],也均建议加强关心女性药物滥用者的教育,减少对社会、家庭、个人造成的危害。

本次调查还发现,使用毒品年数较长是药物滥用者自我认为身体、心理、家庭、名誉和职业损害的共同风险因素,这表明药物滥用的危害程度与药物使用强度(剂量、累计使用时间、频率等) 有关,即吸毒年限越长、使用频率越高,对药物滥用者危害也越大[12]。调查结果显示,滥用者有无工作跟家庭和心理健康损害有密切关系,无业是家庭损害和心理健康损害的风险因素,间接说明药物滥用者可能存在人际关系紧张,与家人和同事容易发生冲突。这种现象在其他相关研究中也有报道,如海洛因滥用者[13]、冰毒滥用者[14,15]、酒精滥用者[16,17]和大麻滥用者[18],均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紧张、社交能力低下的现象。也有研究报道吸毒人员与亲友、同事的人际冲突屡见不鲜[19],所以,亲友和社会的支持对于药物滥用者减轻自身心理压力非常重要。

本研究结果提示,男性、21-4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无业者是东三省药物滥用的高危人群,这与全国药物滥用人群[20]、山东[21]、重庆市[22]、深圳市[23]调查的药物滥用人群特征一致。但高学历滥用者对自身健康自我认知较低,这一现象应值得我们注意。合成毒品滥用程度远高于传统阿片类毒品,尤其是“冰毒”流行强度最大,其次是同样含甲基苯丙胺的毒品麻古。此结果与2016年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报告药物滥用现状和特征一致[24]。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如下:首先,本研究采取自我回顾报告的方式收集信息,研究开展时调查对象均已停止使用药物,部分药物滥用者由于吸毒时间较长等原因,对其过去毒品使用情况难以准确报告,可能会产生回忆偏倚;其次,本次调查人群主要来自于强制隔离戒毒机构,不能反映社区来源的药物滥用者其毒品滥用特征和滥用危害情况,其结果外推至药物滥用人群总体时应谨慎;第三,尽管存在这些局限性,本研究对了解吸毒人员对健康自我认知态度有一定了解,为后期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猜你喜欢

戒毒阿片类毒品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销毁毒品
针灸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Meta分析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阿片类药物的围术期应用:当前的关注和争议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火烧毒品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不抛弃,不放弃
从“白粉妹”到“戒毒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