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骨软骨瘤1例报道

2018-07-30刘华李松凯蓝旭杨成伟沈伟伟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包块椎弓脊髓

刘华,李松凯,蓝旭,杨成伟,沈伟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总医院脊柱外科,甘肃 兰州 730050)

1 临床资料

10岁女性患者,因“发现左颈部无痛性包块7个月”入院。患者于2016年4月无意间发现左颈部一质硬包块,约2 cm×3 cm大小,无颈部疼痛,随后颈部包块逐渐增大。2016年10月行颈椎CT检查提示“C6椎体左侧附件占位性病变”,遂收住入院。查体:左颈部可触及一质硬包块,约3 cm×4 cm大小,无移动度及压痛。左侧弯曲活动受限。四肢感觉及运动正常。X线片示:C6椎体左侧可见一较大不规则骨密度肿块,边缘光滑,大小约3.4 cm×2.8 cm(见图1)。CT示:C6椎体左侧椎弓、横突骨质异常增生膨大并向左侧颈部间隙突出,边界清晰,横突孔增大(见图2)。MRI示:左侧C5、C6椎体水平可见一团块状不规则形稍短T1稍长T2信号影,边界尚清其内信号欠均匀,边缘T2信号更高,与C6左侧椎弓延续,椎间孔略变小(见图3)。2016年11月27日前后联合下行颈椎肿瘤切除植骨融合术、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髂骨取骨术。平C5~6椎间隙平面行胸锁乳突肌内侧纵行切口,沿血管鞘和内脏鞘间隙进入直至椎旁筋膜,探查见C6左侧横突骨性占位病变,约3 cm×4 cm大小,术中冰冻为软骨样组织。切断颈长肌,仔细用椎板钳咬除C5、C6横突孔前方骨质,直视下在椎动脉外侧缘切断C6左侧椎弓根。将前方占位病变组织与周围软组织分离,大纱布包裹病变组织,暂时关闭颈椎前路切口。取俯卧位,由C4~6行颈后部后正中纵行切口,暴露C5~7左侧椎板及棘突。探查见:C6左侧附件骨性占位病变基底部起始于C6左侧侧块。切断C6左侧侧块及C5左侧下部侧块,将C6占位病变组织(包括周围软骨帽组织)完整切除。C5、C7左侧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并取左侧髂后上棘处髂骨植骨(见图4)。术后病理诊断为“骨软骨瘤”(见图5)。术后患者恢复好,切口一期愈合,复查X线及CT提示肿瘤已切除。随访1年未见复发(见图6)。

2 讨 论

骨软骨瘤为临床上最常见的骨肿瘤,约占良性骨肿瘤的35%,占所有骨肿瘤的9%[1],通常呈膨胀性生长,生长缓慢,没有临床症状。骨软骨瘤为单发和多发两种形式,后者被称为多发性外生骨疣﹑骨软骨瘤病或者Bessel-Hagel综合征,占骨软骨瘤的12%[2-3]。骨软骨瘤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四肢长骨干骺端,最常见于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肱骨近端和骨盆,有学者认为是由部分骺生长软骨的横向移位引起的,从而变成由软骨加盖的类骨样突起[4],但少发生在脊柱,文献报道仅占骨软骨瘤的1.3%~4.1%,占椎管内肿瘤的0.4%[1-2,5-6]。病变可发生于脊柱任何部位,包括椎体﹑椎弓﹑横突,但并非均匀分布,大部分发生在上胸椎及颈椎。Gottlieb等[7]统计显示91.18%有症状的病变发生于T5以上。颈椎骨软骨瘤发生于C2的占24.24%,C1占18.83%,C7占15.15%[1]。骨软骨瘤可恶变为软骨肉瘤,单发性骨软骨瘤恶变率很低,一般不超过1%,而骨软骨瘤病的恶变率较高,为10%~25%,恶变通常发生在骨骼成熟后,而在20岁以前很少发生[8]。Schajowicz等[2]认为脊柱骨软骨瘤恶变率相对于四肢较高。当软骨帽的厚度超过3 cm,或者出现新发症状,或者当肿瘤迅速增长时应怀疑恶变[9-10]。骨软骨瘤的病因仍不明确,与家族性肿瘤抑制基因﹑次级骨化中心软骨组织过度生长﹑微小创伤﹑X线照射骨骺等有关[9],大约10%~15%继发于射线暴露[2,10]。

X线可表现为椎体旁类圆形或不规则骨样密度影,其内密度不均,病灶边界清楚,累及一侧附件,肿瘤向椎管内生长时,X线由于影像重叠,诊断价值有限。MRI﹑CT及脊髓造影可评估骨软骨瘤造成的损伤大小及范围,可显示被普通X线片遮挡的结构[10]。CT对骨软骨瘤本身显示较MRI为优,它可以很好地揭示软骨和骨骼的细节[4],而MRI对神经结构的显示较CT更为清晰,确诊必须靠病理活检。本例行CTA检查,进一步明确病灶与椎动脉的关系,为详细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脊柱骨软骨瘤的临床表现变化从相对无害,例如偶然发现或身体畸形,到更严重的表现,例如神经根性的疼痛或脊髓压迫导致的神经系统缺陷。同时还包括一些罕见的表现,例如吞咽困难﹑Horner综合征和血管损害等,其中许多发生在骨软骨瘤从脊柱向前延伸时[8],发生于C1的骨软骨瘤可突发死亡[4]。早期诊断困难,多数病例直到发生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经影像学检查时才发现。

图1 术前X线片可见一较大不规则骨密度肿块 图2 术前CT及CTA示骨性增生压迫椎动脉

图5 术后病理图显示符合骨软骨瘤 图6 术后1年X线片未见肿块复发

无症状的骨软骨瘤可密切随访,对于有神经损害的﹑长期疼痛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可手术治疗[11]。对于发生在棘突附件上的骨软骨瘤,如肿瘤迅速增大,或出现明显不适,或影响力颈椎的屈伸活动,应手术治疗[12]。疑椎管内骨软骨瘤者,易压迫脊髓脊神经根导致严重后果,病变部位一旦明确则应尽早手术[13]。由于骨软骨瘤多生长于脊柱后方或侧后方,多选择后方入路,将肿瘤及其起源附件彻底切除;若有脊柱不稳定,可行关节突或椎弓根内固定[3]。术中应特别注意完整切除肿瘤表面的软骨帽和纤维膜,基底部要切至暴露出正常骨质,甚至包括椎管内部分,以预防复发[4-5,12]。肿瘤本身对放疗不敏感,故无需放疗[14]。手术的主要困难在于去除骨硬质部分时,需要用硬质的器械靠近脊髓或神经等结构,任何可能增加脊髓受压的动作,如摇动肿瘤组织或将咬骨钳插入椎板下等操作应尽量避免。术中要注意对脊髓﹑神经﹑血管及硬脊膜的保护,以免损伤,本例中肿瘤紧贴横突孔,手术操作不慎可能损伤椎动脉。

手术切除骨软骨瘤后,复发并不多见,Sciubba等[9]通过多中心长期随访27例骨软骨瘤患者,2例出现复发,概率约为8%。多数学者认为,术后复发与瘤体或软骨帽的残留有关。因此,骨软骨瘤虽为良性肿瘤,术中应仔细操作,术后应密切随访[9]。

猜你喜欢

包块椎弓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