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当代黄河澄泥砚的方向
——基于河南李氏澄泥砚的发展思考

2018-07-26李喜阳

文化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李氏砚台精神

◎李喜阳

(河南李氏澄泥砚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0)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文书用具,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成为中华文明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在文房四宝中,砚台质地坚实,“历劫而如常”“留千古而永存”,极具文化价值,因此被称为四宝砚为首,故而砚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也体现在国学底蕴里,一方好砚也就显得格外珍贵。在中国古代时期,各式砚台不胜枚举,澄泥砚正是个中翘楚,与端砚、歙砚和洮河砚并称为“四大名砚”。澄泥砚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以沉淀千年的黄河渍泥为原料,经特殊炉火烧炼而成,宋时欧阳修在《砚谱》中记载道:“唐人品砚以为第一,今人罕用。”这都充分体现了澄泥砚的工艺水平之高和知名度之广,更加之质坚耐磨,观若碧玉,抚若童肌,拥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与艺术价值。经传承千年,光耀当代,澄泥砚在当下,已经不再是作为书房用具而进入人们的生活,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才是最值得注意和最应当善加利用的。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社会广泛倡导国学、中华传统文化,以物载志,以物传文正是对其的一种科学解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1]以下从工艺传承、文化外延、文化传播三个方面浅谈澄泥砚文化在当代的发展。

一、工艺传承

李氏澄泥砚始于汉代,在匠人手中薪火相传,见证了中国古代时期的盛衰,在历史上澄泥砚就作为皇家贡砚为文士雅客所推崇,单就是澄泥砚制作方法,历代就多有著录,其中又以苏易简的《文房四谱》较为详尽[2],而到现在,李氏澄泥砚已经不再是皇家御用或者文人专属,它真正走入了大众的生活,将蕴含深远文化意义的一方方澄泥砚送到了大众的面前,如李氏澄泥砚中的创新文房套装(图1)。直至今日,李氏澄泥砚一直秉持古法,去凡求珍,保持着传统珍品澄泥砚的品质和精髓,严格坚持黄河寻泥、自然阴干、人工粉碎、化泥入水、绢布过滤、自然脱水、古法打泥、手工制坯、雕刻打磨、传统烧制、入蜡熏蒸等古法步骤,保持澄泥砚制作技术的原生态特色,正是这样原生态,古技艺的坚守和传承造就了如今的李氏澄泥砚。

图1 李喜阳创新文房套装

这样的工艺传承,是对“非遗”真正的尊重,只有真正将古法工艺慢慢习得,才能谈得上技艺的创新和发展,如果连本身的工艺传承都出了纰漏那么就更谈不上技艺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了。“非遗”传承人通过继承和坚守完成了对传统技艺的保护,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寻求精致古法技艺与现代快节奏的平衡,这样细致精巧的工艺水准不仅仅作用在每一方澄泥砚上,也体现了工匠精神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正是由此引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匠心匠意和社会主义文化所希翼的勤劳敬业。李氏澄泥砚的工艺传承的不仅仅是原生态的古法古艺,也是中国人传统文化中的勤劳和当代精神中的爱岗敬业,这样的匠心独到,正是李氏澄泥砚发展的精神支持,也是澄泥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二、文化外延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重礼则重教,重教则重文,习文学礼都需要一个合适的载体来完成,于是“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就处在了重中之重的地位,汉代刘熙在《释名》中解释“砚”字:“砚,研也,研墨以和濡也。”就是对中国砚台文化最好的诠释,砚台不仅仅只是一个工具、一个用品,它也融入了使用者的隽秀神采,挥毫之际也彰显着传统文士的气度,或仁者爱人,或格物致知,这样的精神和文化正是砚台文化的集中体现和表达。

现今国家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期,所谓关键期,就是既处于深水区,又处在机遇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力量、精神价值就显得更加的重要,砚台文化所包含的国学精神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从小处看这中间蕴含着尊师重道,慎思笃行的思想,从更广阔的的角度思考,国学精神也是育人以忠诚爱国,诚信守礼,这些都完美地契合于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因此,澄泥砚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器物层面的发展和创新,更要延伸在精神层面的进步。就如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发展中,恪守古法的意义更是警醒世人要尊重传统,不忘初心;又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下,传统技术与新兴产业相融合体现出李氏澄泥砚推陈出新,绝不墨守成规。

李氏澄泥砚的发展道路就一直将器物与精神进行有机结合,找到共同点,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例如李氏澄泥砚的新文创产品,李氏澄泥砚在2018年与荥阳市合作,利用黄河支流鸿沟之泥和传统澄泥砚工艺制作了象棋砚(图2),其一面是中国传统的象棋棋面,另一面则是一个精巧的小砚台,这样的文化创新融合了中国的砚文化和象棋文化,构思精妙,意蕴万千,表现出当代李氏澄泥砚拒绝固步自封,锐意进取不断创造新的活力。这样将文化底蕴与器物合二为一,正是在文化层面延伸发展,再切合当下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这才是黄河澄泥砚发展的真正方向。

图2 象棋砚

三、文化传播与发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文化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为重要,文化战略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则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澄泥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存在于中原文化、黄河文化、河南省的地区文化之中,所以澄泥文化的精髓也深深植根于河南的地区文化、黄河文化之中,而澄泥文化又在产生和发展的道路中孕育出澄泥砚和澄泥印等优秀的工艺品。众所周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辩证统一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犹如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不可偏废[3],河南建设文化强省,发展地区特色文化都离不开像澄泥砚这样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器物载体。

优秀的文化需要立足实际,立足传统,每一个文化强省、文化强国无一不体现着一个优秀的文化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李氏澄泥砚的发展也一直在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文化传播,笔者致力于澄泥砚及其文化的传承与推广,积极发掘传统技艺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李氏澄泥砚、汴绣、汝瓷等“非遗”古法技艺赴外交流,在国际上充分展示了我国炫目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澄泥文化的开发,不仅仅是对澄泥文化自身的发展和传播,也是对优秀的中原文化、河南文化的传播,对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结语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这两者都离不开传承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强国以及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作为当代“非遗”传承人,我对此有着深刻地认识,李氏澄泥砚在多个方面力争上游,是当代“非遗”发展的良好代表,在发扬传统工艺的同时,也发掘“非遗”的内涵,在器物层面和精神层面同时进行创新发展和传播发扬。通过继承原生态的古法工艺,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将澄泥砚文化植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中,为澄泥砚发展的发展努力,为澄泥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为“非遗”发展助力,也为工匠精神,制造强国提供力量。

猜你喜欢

李氏砚台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如何鉴别砚台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翰墨飘香的砚台
文言文练习
拿出精神
墨锭和砚台
辽《韩德源嫡妻李氏墓志》校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