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氧气性质实验的改进与思考

2018-07-25刘凤丽朱磊刘征刘自力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改进

刘凤丽 朱磊 刘征 刘自力

[摘 要]利用快速制取氧气装置中剩余的氧气进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铁丝的燃烧等实验,提高装置的利用率;在一套密闭装置中,分别完成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实验,使火焰更加明显,燃烧时间更长,并利用尾气模拟酸雨的形成,验证了生成气体(SO2)的溶解性、漂白性等;实验最后喷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尾气,防止环境污染。氧气性质实验的改进体现了实验的探究性、趣味性以及绿色化学理念。

[关键词]氧气性质实验;硫的燃烧实验;改进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7-0073-02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教材的经典实验固然有现象明显等优点,但有些实验缺点亦很明显,如实验装置利用率不高,部分实验未对废液、废气进行处理等,故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为了让实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河南省实验优质课比赛于2016年10月在河南南阳举行,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比赛,并荣获一等奖。下面就“氧气的性质实验”教学谈一谈笔者在此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思路。

《氧气》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为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性、氧化性),教材安排了实验2-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2-3: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实验2-4:铁丝在空气中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等实验内容以及“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的讨论内容。此前在教学本节内容时,笔者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为了完成四个班的教学任务,需要提前制取O2,且每班至少需要制取四瓶O2,不仅存在需要携带仪器多、搬运困难的问题,而且还有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内剩余的O2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收集的O2不易储存,逸出造成损失等问题。另外,在实验过程中还存在木炭燃烧的产物不易观察、硫燃烧造成环境污染、铁丝燃烧实验成功率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实验效率,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笔者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并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部分氧气性质实验的改进

笔者采用图1实验装置,利用H2O2在MnO2的催化下快速制取O2,待气体均匀冒出,用两支注射器收集,橡皮泥封口后备用(如图2)。后取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瓶口,观察到木条复燃(如图3),说明氧气支持燃烧。将单孔塞拔去,将引燃后的细铁丝伸入集气瓶,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如图4)。

利用一套快速制取O2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氧气的收集、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铁丝的燃烧等实验,减少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且氧气的供给充足,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二、硫燃烧实验的改进

为了完成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对比实验,且消除生成的SO2对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利用生成的SO2模拟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增强实验的探究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对“SO2是一种空气污染物”的理解,笔者改进了实验装置并增加了相应的实验内容。

1.实验装置

①实验仪器及药品:标本瓶、注射器、长颈漏斗、Y形管、气球、止水夹、玻璃管、铁丝球、碎砖块、花瓣、碳粉、镁带、H2O2、NaOH、硫粉。

②组装步骤:如图5,将多孔塞塞入标本瓶,多孔塞上分别连有经改良的长颈漏斗(长颈漏斗的另一端与Y形管相连,Y形管一支与盛有150 mL空气的注射器相连,另一支与盛有150 mL氧气的注射器相连)、盛有50 mL氧化剂H2O2(或尾气处理剂NaOH溶液)的注射器、气球(系在玻璃管上,玻璃管下端挂有花瓣、pH试纸、镁带等挂件)。

2.实验步骤

a.将包裹碎砖块的铁丝球(受热快、保温效果好,且无焰色反应)受热后放入经改良的长颈漏斗,将硫粉洒在灼热的铁丝球上,打开止水夹1,推入空气,硫粉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打开止水夹2推入氧气,硫粉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硫粉在空气、氧气中的燃烧对比,体现了氧气的助燃性。

b.将H2O2溶液推入,模拟酸雨的形成。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挂件上的pH试纸变红及红色花瓣的颜色褪去,镁带被腐蚀。模拟酸雨的形成及危害增强了学生对“SO2是一种空气污染物”的认识与理解,体现了知识的连续性。将盛有H2O2溶液的注射器换成装有NaOH溶液的注射器,推入NaOH溶液来处理废液和废气,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

除了上述改进,笔者还增强了学生小组实验的目的性,通过对实验报告的设计及实验结果的处理,加强了实验内容与教材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效率,完善了学生的知识 体系。如在完成实验现象的记录后,引导学生对比木炭与硫分别在空气、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得出结论: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氧气化学性质活泼,体现为助燃性和氧化性;对比硫燃烧和铁丝燃烧时瓶底留水的原因分析可知:一些实验加入碱液或者留水是为了处理废气或吸收热量,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

此次改进,效果明显,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装置略显笨重;有些操作虽无危险,但对操作者的操作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等等。因此,实验创新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多琢磨、多请教、多实践才有可能日趋完美。

总之,不囿于成见,不断创新,是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作為一线教师,我们要注意在科学探究中渗透优良品质,并有意识地训练、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品质,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使实验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 参 考 文 献 ]

[1]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3.

[2] 汪希清.实验室“硫燃烧实验”改进及意义[J].科学教育研究,2015(3):123.

[3] 贺瑞红.从污染性角度谈“硫燃烧”实验改进[J].新课程(中学),2015(1):18-19.

[4] 童昌.对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育,2013(1):71-72.

[5] 杨国萍,齐俊林.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新方法[J].化学教学,2016(2):69-71.

[6] 李德前,李为才,张玲.初中化学教材中“酸雨模拟”探究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育,2011(7):58-59.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改进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与创新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