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紧实施过程管理做好学生项目指导

2018-07-24邓小雷谢长雄王建臣林欢翁盛槟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8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过程管理创新能力

邓小雷 谢长雄 王建臣 林欢 翁盛槟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引入PDCA循环质量持续改进理念,构建基于PDCA质量管理模式来对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使得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变目标管理模式为质量管理模式。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创新能力;过程管理;PDCA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8-0017-02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的现状

1.重视立项、轻视管理。相关管理部门往往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立项数量、立项初期的项目质量和资金的分配,对过程管理缺乏较好的方法。虽然大学生项目的申报、实施、结题均以科研项目的模式进行,但是大学生项目应属于“自主教学”的范畴,而不是“科学研究”的范围。因此,项目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获取科研成果,而在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常规教育模式的增益。即使项目研究的结果不太理想,只要学生在项目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主创新精神,自身能力得到了提高,那么该项目也可以说是成功的。

2.项目监督管理方法简单,缺乏明确的程序和管理制度支撑。项目管理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信息的采集,常见的信息采集方式有中期检查等抽查方式或由学生团队自行填报执行情况,很难全面、准确地了解项目实施的真实情况,而且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目前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造成管理程序不明确,激励约束机制不明显,管理职责不明晰。目前对于很多学校来说,学生项目或多或少来源于指导教师,而在大学生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指导教师的权责并不清晰。

3.过分关注成果,不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设定目标的实现。目标管理模式过分关注创新项目取得的如获奖、论文、专利和实物等成果情况,对参与学生所做所得关注不够,对那些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取得成果的学生关注较多,但对未取得成果的学生及其项目实施过程都关注较少,这样一来学生也可能因此导向而过分追求成果,其创新思维得不到很好的培养。而这样的做法其实都与大学生项目设立的初衷和目标是相违背的。

二、PDCA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为了抓好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工作,本文引入质量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质量持续改进理念,构建了一种基于PDCA质量管理模式对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使得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变目标管理模式为质量管理模式。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djust(调整)的第一个字母,即PDCA质量管理模式包含计划、执行、检查和调整四个阶段。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就是依次按照P→D→C→A→P的顺序进行项目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直至项目完成。

1.P(plan)——计划阶段。该阶段的内容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在这一阶段,对于项目组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要教他们如何制定计划和规划人生,要求学生要用最短的时间明确项目要求和自己所需完成的任务和项目中所承担的角色。在此,大學生的项目如果来源于学科竞赛作品的话,项目组成员可以是参与学科竞赛的成员,这样他们本身对于项目和自身分工的认识就会比较明确。同时,项目准备过程中还要注重团队年龄结构的组成,也就是梯队培养,这样一来老生可以带新生,减轻教师压力的同时,一旦有高年级学生退出去考研了,也不至于项目实施突然因此中断。

2.D(Do)——执行阶段。该阶段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为了保证执行阶段内容的顺利进行,还需建立必要的考勤制度,可以购买一些考勤设备来辅助考勤,明确要求学生一学期要有的出勤次数。只有要求学生保证了出勤时间,才能保证他们对于项目的投入时间和项目的完成质量。这个方法其实对于学科竞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课内教学实践环节也是适用的,尤其是对于学生较多的团队管理也是非常有效的。本文笔者团队在运行过程中,发现学生大都很自觉地履行这项规定,一步步循序渐进,项目执行起来就会越来越顺畅。

3.C(Check)——检查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每个阶段的总结和反思也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非常有必要定时、定量地组织召开一些检查、谈论与反思的环节,可以参照研究生的管理模式,定时召开项目组例会。例会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可以进一步要求每次例会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学生用PPT汇报的形式来向教师汇报课题的进展情况。这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项目实施情况及时地获取第一手资料,并且可以组织邀请几个教师一起对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例会汇报制度的实施也大大锻炼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

4.A(Adjust)——调整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同时对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这个阶段其实就是对于前面三个阶段的总结和纠错。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出的成果要及时总结,可以进一步发表论文或者申报专利,切忌拖延,这样最后就不会担心项目结不了题。同时,还要告诫学生做事不要“临时抱佛脚”和“有病乱投医”,一定要留有足够的余地,这样的做法对于学生团队会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同时对于其他学生也是种无形的压力和激励。对于做的好的学生和团队,可以适当考虑给予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谈心谈话,查找问题的根源,保证下一个循环的顺利开展。

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了,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PDCA循环每转动一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就会得以持续改进,原目标、措施和职责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使目标调整更合理,措施调整更有效,职责调整更清晰,由此项目的质量得到了完善和改进。

三、建议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对于目前很多高校的情况而言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教学双向、多层面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创新,勇于挑战;鼓励教师立德树人,悉心指导,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及时发掘人才,因材施教。同时,建立类似于科研项目的管理机制,对于项目结题时给予不同等级的评分,比如5分制(A、B、C、D、E),而非通过和不通过的2分制。对于项目执行情况好的指导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在下一次项目申报时予以优先资助考虑,对于项目实施不利的情况也要及时终止项目实施并追回项目和经费等。

2.氛围的营造与交流平台的建设。如组织各类座谈会、经验交流会、讲座及专题辅导,对各类立项、结题和获奖进行公示,提供前沿科技信息及资料;建立大学生科创专题网页,为学生网上交流、信息查询及资源共享提供方便等。

3.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学校或者二级学院等管理部门可以拨出一定的款项作为大学生项目的预研究经费来支持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开展前期的研究工作,对于开展好的项目可以作为省级、国家级项目的优选,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四、结语

本文第一作者来自浙江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自从2012年起至今共指导过1个国家级大学生项目、2个省级大学生项目和2个校级大学生项目。采用PDCA管理模式对这五个项目开展过程管理,当项目结题时,项目组学生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一级论文1篇,EI收录论文1篇),获授权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3项,项目转化成毕业论文并完成毕业设计14人次,项目组学生获省级优秀毕业生和校级优秀毕业生9人。

综上所述,重视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不光提升了项目的完成质量,更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章春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过程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0):202-207.

[2]章春军,吕晓琴.基于质量管理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8):42-48.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能力过程管理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以机器人为载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培养
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与信息系统实现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事务过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教学过程管理信息化探讨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怎样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