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乡土材料的实践研究

2018-07-24吕青湖北省大冶市滨湖学校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乡土美术材料

吕青/湖北省大冶市滨湖学校教师

吕青

在农村学校,很多老师虽已认识到乡土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但是每个地区的乡土资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应该从研究农村乡土资源出发,让农村美术教师充分利用乡土材料并在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改变农村学校课程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寻求合适的方法使农村美术教师有效利用各种有价值的乡土材料,实现有效课堂并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能充分挖掘农村资源,能使新课程的实施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为此,笔者设置了人美版《美术》教材一年级下学期一门《走进大自然》的课程,该课程要求学习领域是造型与表现,结合该课程教学目标,笔者认为,运用乡土材料进行教学完全符合教学要求。

亲近自然,拓宽视野

开始美术课前让学生去大自然自由地选材,这让孩子们更加懂得关注每天的活动区域,让孩子们津津乐道地构思怎样创作美术作品,通过活动激发孩子们强烈的兴趣。在创作前,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法(如图1)培养学生画草图的意识,让学生能在课前有目的、有计划地去选材。

在执教《走进大自然》一课时,我带领着学生从身边环境中发现各种不同类型的乡土材料(图2),并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所想。以树叶为例,很多学生起初就是简单的树叶拼图,表现的作品不新颖且材料单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这样作品的表现力会更好。在农村,乡土材料随处可见,稻草、麦秆、高粱、棉花、枯萎的枝叶、梧桐树的花、桃花、菊花、飘落的叶子等。稻草、麦秆能够编制各种形体,棉花、花瓣、颜色丰富,在拼图方面比其它材料更容易粘贴而且使用方便。

图1 我们的美术课堂也用思维导图

利用乡土材料开展课程实践

把乡土材料融入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农村学生比城区学生更适合利用乡土材料进行美术学习,因为他们能随时从身边获取乡土材料,如树叶、石头、稻草、竹子、南瓜等,从而更容易进行思维创作,必然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取材方面能够多样化?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他们明白怎么样让自己的想法和选材能够有效结合。

起初学生从对乡土材料的认识不够深入,到现在能够非常灵活地运用这些材料,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也有很大提高。笔者还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有目的地进行选材,他们也从之前的盲目选择、不知道选取什么素材,到如今对材料的形体、色彩能够很好地运用。

“与美术教材有机结合”

根据乡土材料“与教材有机结合”的实践运用,笔者按照美术课程的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了相应目标:

与造型·表现结合

“造型·表现”结合在一二年级学生选料应该趋于生活方面,把树叶和其它的乡土材料相结合,体验课堂活动的乐趣。

1.重点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通过学生自由选材,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想象,写生画出叶子的联想,根据联想寻找乡土材料,让学生巧妙地运用树叶组合,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法。

2.抓住一年级学生童趣的心理特征,通过各种卡通动物和人物的形象特征,给学生设问题,激发儿童的好奇心,让其思考并产生联想,很好地引入课程主题。

3.通过欣赏各类树叶拼图的作品,从色彩、造型和结构上分析其特点,让学生感受各种作品的特点,学习制作方法和过程。

4.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小组间相互学习运用不同的乡土材料进行创作表现。

在这一课的学习实践中,学生能够熟练地利用工具对不同的水果蔬菜进行加工制作,通过小刀简单的切割后,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形式的作品。在制作作品时,教师应该提前让学生了解不同季节的各种蔬菜瓜果,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取材,学会利用身边常见的素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与设计·应用结合

“设计·应用”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好奇心,执教三年级下《奇异的水果蔬菜》,我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水果蔬菜进行造型(如图3),让学生勇于尝试和探索,并激发他们产生联想与思考,很好地引入到本课的蔬果的主题。通过学生的观察,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执教课程《奇思妙想》中笔者引导学生用稻草制作稻草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稻草也在学生的手里变成了农家院,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身为农家孩子的乐趣,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孩子们终身受益。

与欣赏·评述结合

欣赏与评述这一学习领域,要求学生欣赏优秀教师的作品,并且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讲评的方式来完成。

1.学生出示范画,简单讲解水果蔬菜的造型设计要求。

2.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成果展示,教师讲述学生在《走进大自然》这一课中,学生通过选取山里的野果、石头、野花,经过学生的小手变成了美味佳肴;河里的贝壳经过学生的小手,变成了海底世界。学生用各种各样的乡土材料创造了一件件另人赞叹的艺术品,“美丽的农家院”“贝壳组画”“菜肴”“海底世界”,等等。

3.师生互评,评析作品的成功之处,通过师生互评评选出金叶奖(如图4)和优秀奖(如图5)。

与综合·探索结合

学生通过课程实践了解了各类水果、蔬菜,通过设计各种水果蔬菜的造型,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思维和创新精神都有很大提高。在课程实践中,学生通过材料制作出好的作品,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如万圣节、中秋节等节日;结合节日主题来制作作品,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和探索。

根据“综合·探索”的目标笔者还设置了课程《奇思妙想》和《浠水竹编》选自六年级下册《劳动技术》实用编制单元,根据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要求设定了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由于五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个领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图2

图3

图4

图5

“用智慧开发更多农村资源”

乡土材料运用到小学美术课程实践中,从素材选择到运用,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观察能力、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同时学生在收集整理素材、小组汇报、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无形之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乡土材料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运用乡土材料进行再创造是与自然情感沟通的最原始的方式。而美术作为是人类演变过程的文化载体,农村资源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发。农村美术教师应该注重农村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机结合,同时也注重与地方民间艺术的融合,开发更多优势的农村资源,提升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乡土美术材料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