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角下日语语言文化特点研究

2018-07-21杜秋雨

青年时代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文化视角

杜秋雨

摘 要:文化的产生与人们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思维方式、历史进程息息相关,不同文化氛围产生具有差异性的语言文化,语言文化作为文化的衍生物之一,在发展演变进程中不断显现出其独有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文化视角下日语语言文化特点进行研究,以期为深入探究日语文化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文化视角;日语语言;文化特点

日本属于岛国,坐落于太平洋西北部,由上千座小岛构成,和族为其主体民族,约有1.3亿人口且均说日语,日语已然成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日语作为文化形式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使其语言特点更加贴合日本文化发展实况,是研究日本文化的有力途径之一,为此研究日本语言文化特点势在必行。

一、探究日本文化

语言是表述自己主观意愿的文化符号,其意图性质与语言所产生的社会环境、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具有之间关联,在研究语言文化特点前期,需对文化进行系统解析,基于此在研究日语语言文化前需对日本文化及其精神进行探究。日本文化受大和民族所崇尚的“和”等传统思想影响较为深远,使日本语言委婉且含蓄,日本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较为谨慎,用谦和的姿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种日本文化为日语语言文化发展奠定基调,用“以心传心”的方式展开日常交流,使日本人无需用过多的语言就能明晰对方的真实想法,这是源于日本人具有极强的集体观念,认为共同生活在相同的生活与文化氛围中,无需冗余陈述就能明晰对方所要表达的深意,继而在文化基础上经常使用省略表述方式。日本人互敬互爱,谦逊守礼是其重要的文化之一,使其在进行交流时以对方的观点及态度为出发点,体察对方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展开對话陈述自己的观念,这为有效应用日语语言夯实文化基石,也为系统分析日语语言特点奠定基础,受其文化底蕴影响,日语语言表示方式较多,依据不同形式表述不同语意,达成人们日常交互的目的,为使日语语言文化特点分析更富成效,分析日语语言表述方法势在必行[1]。

二、分析日语语言表述方法

(一)词汇表达

词汇时构成日语语言的最小单位,只有人们明晰日语词汇正确表达方法及表达深意,才能有效把握日语语言特点,了解其文化内涵,例如はい作为日语常用应答用语,在日语语境中出现频率较高,可表示一种肯定的语气,如“今日の天気は本当に良いですね。”对方则可回答はい作为一种可肯定回复,同时はい可表示双方正在交流过程中,并处于同一交互频率,使对话更富成效,如某人在陈述一件较长的事件时,倾听者可偶尔说出はい,以表示自己一直在倾听,在倾听者说出はい后同时会配以点头的动作,继而明晰双方语言表达状态,确保交互顺畅有效。这种日语语言词汇表达习惯,若置于日本人与外国人交互的情境中,该词汇在表达过程中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日本人在说出はい之后不代表其会立刻履行某项承诺,仅表示自己已经成功接收了对方的语言信号,不熟悉日本语言词汇表达特点及日常用语习惯的外国人,在与日本人交流过程中嫌少使用はい,使日本经常怀疑对方没有听到或听懂自己的意思,继而频繁使用“私はそれを再び述べる必要がありますか?”及相关句式,用以明确对方与自己处于同一交互状态[2]。

(二)句式表达

在日语语言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为使语言表述更为高效,依据自身语言环境及表述习惯,日本人形成了自成一派的句式表达方式,在熟练掌握句式基础上,可有效把握日语语境及语言特点,通过句式分析便可有效分析日语内涵,以すみません为例,通常情况下它表示极为抱歉的一种谦卑姿态,在某种语境中该句式还可代替ありがとう,继而抒发无尽的感激之情,同时该句式在特定语境中还可代替もしもし、こんにちは等表示问候,すみません句式依据不同语境所表述的内涵存在差异,这是日本本土居民多年生活实践所总结出来的对话默契,可在许多场合灵活运用,这与何もございませんが句式,在日语待人接物语境中的频繁应用现象道理相同,表示日本人谦卑有礼的文化底蕴[3]。

(三)省略表达

在日语应用过程中,省略表达较为常见,这是源于日本人为了避免在与他人进行交流过程中太过突兀,会在对话前用省略表达方式对二者或多者对话情境进行铺垫,在铺垫过程中还可为对方思考语境及对话内容给予充足时间,继而达到交互目的,例如在进行对话前先对自己近期遭遇进行省略表达,“最近私は中国に行ったので、私は多くのことを逃した...”,在简要交代后进行深入交流,为双方或多方交流奠定基调,在婉拒对方要求时也会采用省略表达方法,如“私の個人的な理由から,私はあなたの党に出席できません,本当に申し訳ありません···”,待明晰对方态度后再思考进行下一步解释内容。

除在双方或多方交流初始应用省略表达方式外,日语通常还会在文末使用省略表达,通常情况下这类表述出现在解释、道歉语境中,在还未结束一句完整的陈述时会应用该表述方式,例如在陈述自己为何未依照对方要求达成某种目的时,通常会说“今日は申し訳ありません···”,未对引起该现象的始末进行陈述且结束了这段对话,进而向对方表示自己有无法言说的情由,这种省略表达方式更能关照对话双方或多方的情绪,使交互氛围更为融洽,通常情况下均会得到对方的谅解[4]。

三、研究文化视角下日语语言文化特点

通过对日本文化理念及语言表述方法进行分析可知,日本思想较为保守,其在漫长的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始终未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以传统文化为养料,为新时期语言文化的发展提供养料,日语语言表述方式在日本人特有的文化及生活习惯加持下形成固有模式,并在社会发展、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本国国风的特色语言,具体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内外意识性语言文化特点

日本受传统思想影响较为深远,内外意识较为强烈,使其成为日语语言发展进程中的特点之一,例如日本人交流时通产不会说“你、我”这类人称代词,这是源于日本人具有极强的排外意识,在本国人心中并无你我之别,为此这类在语言交互过程中较为刻板的词汇,通常不会出现在日本人常用语中,在这种内外意识较为严重的语言文化特征下,敬语成为代替人称代词最为常用的语言,相较于汉语来讲,日本语言缺失灵活性,无法依据自身交互需求得以灵活运营,且缺乏专门性词汇,这种差异性凸显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历史背景、自然环境、政治环境对语言文化的影响。

(二)模糊性、暧昧性语言文化特点

在日语语言文化众多特点中属暧昧性较为突出,究其内因源于日本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以含蓄为基调,不愿意直抒胸臆,这与日本和族谨慎性特点息息相关,这就造成日语语言在应用过程中,显现出极为明显的模糊性,使其在语言表述过程中经常含糊不清,以间接式方法展开对话,使用中性词汇对自身语境进行描述,词汇及描述通常不够精准,在对话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真正所要表达的语言内涵进行揣摩,继而达到交流目的。例如,有些日语语言在不同的场合下有不同的内涵,需依据语境才能真正体会语言的深意,如“尻”在“お尻”一词中为臀部之意,在“鍋の尻”一词中则为器皿的底部之意,再如“パン”则有面包、饼、锅等意思,在日本这类一词多义的词语较多,需要人们针对特定情境对语言深意进行理解,达到精准掌握对话信息的目的。在与日本人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其经常在数字或时间之前加上おおよそ、~について、おそらく等概数词,为日语语言渲染一种模糊性较强的语境,凸显其暧昧性语言文化特点[5]。

(三)禮节性语言文化特点

基于日本受传统文化影响较为深远,具有极强的等级意识,在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发展态势下,礼节性成为其语言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敬语,如すみません、あなたは一生懸命働いた等日常敬语使用频率极高,这足以证明日语语言具有极强的礼节性特点,礼节性语言频繁使用,使日本社会氛围极为和谐,降低社会矛盾发生几率,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在使用礼节性语言过程中,日本人通常会配以谦卑的姿态,点都颔首、鞠躬成为日本人在交际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动作,并成为一种语言文化性动作,凸显其语言礼节性特点,尤其是对上级与长辈,日本礼节性文化动作更为到位,继而表示倾听者对诉说者的爱戴与尊敬,表示自身修养,起到增进彼此感情,提高交互成效的积极作用。除文明用语配以礼节性文化动作可表示日语语言文化具有礼节性特点外,其在人际较为中很在意对方的“面子”,这不是因为日本人谨小慎微,而是在于日本人担心交流双方承担较重的心理压力,影响彼此和睦的关系。基于此,在拒绝对方时,也会先说“非常に残念です”采用婉拒方式表示是因为个人原因,无法按照对方预期达成某种结果,在措施时会尽量婉转,不会给对方造成心理伤害,同时可达成自己的某种目的。

(四)发展性语言文化特点

伴随世界文化交流趋势越发频繁,日语语言文化为更好融入世界文化,在保留自身语言文化特色基础上,为使别国人可更好了解本土文化,在语言发展进程中作出调整,展现出其语言的吸收性、发展性、交流性,如コンピュータ(电脑),其与computer读音相仿,就是典型的吸收外来语言,发展本国语言的行为,其在为本国语言文化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基础上,可推动日语语言文化良性发展,使其更容易被国外人所接受,在状态日语文化同时,可确保日语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实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日语语言文化受传统思想影响较为深远,“和为贵”的思想使其在语言表述过程中注重委婉、含蓄,在交流过程中关注并在意对方的观念,使其语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内外意识性、模糊性、暧昧性、礼节性及发展性语言文化特点,为人们有效了解日本文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至燕.文化视角下日语语言文化特点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6):119-121.

[2] 齐芯.文化视角下的日语语言文化表达[J].西部皮革,2016(18):273.

[3] 张群.跨文化视角下日语人才培养研究——评《跨文化理解与日语教育》[J].新闻与写作,2017(8):后插13.

[4] 邓滔.从文化视角看日语中的委婉表达[J].文学教育(下),2017(10):95.

[5] 柳玲.跨文化在日语教育中的导入——评《跨文化理解与日语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17(4):后插15-后插16.

猜你喜欢

文化视角
从文化视角看十大流行语之“创客”
文化视角下的高中物理新课程研究
文化视角下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基本模式
从文化视角来看日语接受与表达
历史文化视角下秦皇岛旅游资源的开发
文化视角与民族话语
用“文化视角”观“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