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级全能生”2018高考全国卷26省12月联考乙卷

2018-07-21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画匠本题人工智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人们在思想、生活等各方面的变革。“人机大战”引发广泛关注的深层原因,在于它在文明史和人类史尺度上以一种仪式化的效应表征了一个时代的来临,即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从人工智能的主体结构看,无论“阿尔法狗”战胜人类顶尖棋手,还是“微软小冰”创作诗歌,抑或是IBM公司的超级机器人“沃森”跻身杏林、悬壶治病,它们目前充其量属于某种弱的人工智能,离真正的智能主体相去甚远。然而,这并不能消除一种日益滋长起来的恐慌性担忧:一旦人工智能大规模进入我们的生活,人类未来会怎样?斯蒂芬·霍金、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比尔·盖茨等发出警示说: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存在的最大威胁。埃隆·马斯克甚至说:“有了人工智能,就相当于我们开始召唤恶魔。”

透过各种各样的“悲观主义—乐观主义”的观念对峙,我们看到,我们真正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是:既然认识到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要如何行动才能使自己成为未来的一部分?换言之,为了避免人工智能在唤醒万物的同时唤醒人类无法控制甚至最终控制或取代人类的“恶魔”,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行动?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紧要处只有放在规范性的先行构建上,才能未雨绸缪。它涉及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建构问题,应从“人为自己立法”的规范性原理中产生。就形式方面而言,笔者将这种规范性的先行构建概括为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让算法遵循“善法”。因为“善法”的主体性总是与“目的”相关,而算法在总体上永远只能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而已。

具而言之,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建构,让算法遵循“善法”的原则包含两个重要的伦理尺度:一是人工智能自身嵌入的道德,涉及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主体模式及其相关伦理尺度;二是人类在拓展人工智能的过程中进行的道德建构,涉及常见的人类主体模式以及人类主体与人工智能主体相处的“主体间”模式及其相关伦理尺度。前者以医疗自主式机器人为例,当不当决定导致原本可避免的伤害发生时,那是谁的责任?在这个问题上,人工智能的主体模式虽然凸显了道德算法的重要性,但其更深层次且更为重要之依系,则无疑是人类为自己所立之“善法”。后者如自主性机器人可能会做出我们认为在道德上有错误的决定——例如被授权不为病患提供止痛药。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让“算法”遵循“善法”的前提下做出新的探索。

(节选自2017年9月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阿尔法狗”“微软小冰”“沃森”等的出现,让所有人产生了恐慌性情绪。

B.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存在的最大威胁,其未来可能出现的影响已经让有些名家深深地忧虑。

C.人工智能在有益于人类的同时会唤醒最终控制或取代人类的可怕的“恶魔”。

D.为了避免人工智能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需要让算法遵循“善法”原则成为先行构建的基本原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引用“阿尔法狗”等事例,是为了说明人工智能的主体结构确实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B.在第二段罗列现象的基础上,第三段提出了人类面对已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该如何行动的问题。

C.第四段作者列举现实中的两个尴尬事例,意在引发人们对算法遵循“善法”原则的伦理尺度的探索。

D.作者先指出恐慌现象,后提出解决方案,进而又对“善法”方案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机大战”以仪式化的效应表征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所以它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关注。

B.如果人工智能的算法能遵循“善法”,那么可能取代人类的“恶魔”就变得可以控制了。

C.即使“微软小冰”“沃森”不再让人恐慌,但更高形式的人工智能仍然会给人类带来挑战。

D.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算法遵循“善法”原则的两个伦理尺度已经让人类获得了收益。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象牙刀

吴 晓

画匠的眼神越来越不行了,先前是他给徒弟的活儿开眼,现在是徒弟给他的活儿开眼。徒弟毕竟是徒弟,任他千叮万嘱,最传神的那几笔总是不尽如人意。

画匠说,娃,你得练画呀。

徒弟说,师父,我想去打工。

画匠不说话了,闷着头拾掇他的塑刀。这是一套十八枚的象牙刀,像练武人的十八般兵器。

画匠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从牛皮包裹里取出来,一件一件摆在神台上,用棉布蘸着清水逐个慢慢地擦。擦干净了再用浸着香油的布头一点儿一点儿地给这些兵器上油。

这些兵器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有大如尺子,刮泥用的平头刮刀;有像梳子一样给神胎刻发痕的齿刀;还有小如掏耳勺般的点锥;歪头的劈刀;三角头的刻刀,等等。画匠很耐心,一件一件像侍弄他的宝贝般,把这些武器都弄得清清爽爽。完事了,再净手,焚香,给他们这个行当的祖师爷磕个头,说些感激的话。最后,再一件件把这些兵器收入囊中。

这个活儿才算是交了。

交了活儿,兴儿跟着师父下山,一路上俩人都不语。山里空寂寂的,遍野的石头和冷风。兴儿踮脚往山那边看,山那边是城市,有车水马龙,有高楼大厦。兴儿决定了,他要去城里打工。

兴儿走后不久,那山就成了国家级风景区。上边要求,景区要有景区的样儿,于是,所有白石黛瓦的小庙都给拆了,统统换成了气势恢宏的飞檐大庙。拆庙时,画匠塑的神胎也被请了出去,委身在山罅隙里,任凭风吹雨淋。

再后来,大庙建成了,木雕替代了泥塑,画匠彻底失去了生计。

没了生计的画匠终日郁郁寡欢,有事没事就爱摆弄他那套象牙塑刀。一件件取出来,把玩一会儿,再一件件放回去。

闺女每每见了,就上前去劝慰,说,爹,把这东西收了吧,眼不见,心不烦。

画匠不语,抚摸着象牙刀,只是摇头,叹气。

搁了数日,山上逢庙会,画匠突然对闺女说,走,上山去。

闺女很高兴,爹多些日子没上山了,遂陪着,从山底逛到山顶,又从山顶逛到了山底。

闺女怕爹难过,指着那些檀香木雕说,真丑啊,白刺拉拉的脸,一点儿也不像个神的样儿。

画匠说,别哄爹了孩子,人家这活儿好着呢。说完,苦笑一下,说,走吧,去戏台子那卖玩意儿去。

闺女跟着画匠去戏台那,找个平坦的地方,摊块儿布,把带来的小玩意儿逐个摆好,等人来。

画匠趁此间隙把泥塑包打开,取出块河泥,开始塑下一个小玩意儿。玩意儿塑出大样,他停下,去包里取刀具。手指刚一触到象牙刀,心里就咯噔了一下,这滑溜,这润贴,可是经了几辈人的手了,心里就有些酸楚,心想着,师父,我说啥得给您传下去呀。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摊前冷清,连个询价的也没有。闺女有些不耐烦,说,收了吧,爹。

画匠说,不急,再等等。

刹戏了,人潮汹涌着往山下去。闺女又说,收了吧,爹。

画匠说,不急,再等等。

终于,有个小伙子带着个衣着光鲜的男子往这边来了。闺女兴奋地拍拍画匠,说,来了来了。画匠不抬头,只管忙手里的活儿。

那男子走过来,蹲下身去摆弄那些小玩意儿。边摆弄边问那小伙子,这些哪吒悟空啥的,咱家不是有塑钢的吗?小伙子不理睬他,弓着腰,痴痴地看画匠手里的活儿。

那人见小伙子不理他,又回过身来问画匠的闺女,这堆小玩意多少钱?

紧紧抓住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办法,以培养专家型教师建设为核心,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优化梯队结构,培育优秀团队,要引进一批青年人才,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的更新换代工作。同时相关部门应该组织一批高等院校毕业生走进农村,参与社会实践,不仅可以提升农民生产技术与自身文化素质,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身毅力,提升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适应力。

闺女说,一千。

那人说,啥啥?一千?就这堆泥巴?

画匠生气了,冲他摆摆手说,你走!你走!我不卖给你。

小伙子急了,直冲那人跺脚。边跺边嚷,你干吗呢爸爸?这是艺术,不是泥巴。

画匠闻听,这才抬起头,问那小伙子,你是做什么的,孩子?

小伙子乐了,说,咱爷俩是同行啊,我,美院的泥塑生。

画匠笑。侧头去看那男子,那男子正从钱包里往外数钱,唰唰,唰唰,足足数了几十张,数完了,恭敬地递给画匠,说,我儿子喜欢,我全买了。

闺女糊涂了,问,爹你想干吗呢?

画匠不语,从包里取出那套象牙刀,笑吟吟地,放在了小伙子手里。

(选自2014年11月14日《江阴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徒弟放弃学习泥塑手艺的选择与小伙子对泥塑的痴迷形成对比,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价值认识的差别。

B.小说运用了肖像、心理和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曲折的叙述提出了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命题。

C.结尾处,画匠笑吟吟地把象牙刀赠送给小伙子。这样的情节安排显得真实可信,寄寓了作者对传统手工艺传承的美好期待。

D.从小说开头对徒弟的千叮万嘱到结尾不卖泥塑反送刀的做法,一个传统、质朴、钟情于手工艺的画匠形象跃然纸上。

5.本文情节一波三折,请结合文本,分析主要的波折及其作用。(5分)

6.请结合文本赏析题目“象牙刀”的妙处。(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自3月份以来,以北京为首,全国楼市开启新一轮调控,据统计,共有46个城市发布楼市调控政策,“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相继进入视野,贯彻落实“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但是对于购房置业者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在堪称史上最严的调控之下,楼市是否会迎来拐点,房价是否会降。

而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2017)》中表示: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的环境下,预计2017年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涨幅回落,尤其是热点城市房价受政策影响回落幅度较大。

《蓝皮书》指出:官方调控思路将由“去库存”转向“抑泡沫和去库存并重”。预计热点城市调控将继续缩紧,市场监管力度加强,而三四线城市政策仍将保持平稳。《蓝皮书》预计房地产市场将进入调整期,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面临需求下滑、增长放缓的压力。

(“网易房产”2017年5月11日)

材料二

针对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的讲话,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宁吉喆局长的讲话主要涉及了三方面内容。

第一个方面,房地产长效机制将加快制定政策。从当前楼市改革和发展情况来看,对于租赁市场、集体建设用地等内容或将写入到此类长效机制内容中来,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第二方面,国家反对投机炒房的思路不会变,这也说明了“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变,后续依然会保持严厉的政策思路。第三方面,未来,房地产调控方面很可能还会加入一些新的政策思路和创新点,这都将有助于楼市的积极稳健发展。

(“中国新闻网”2017年10月11日)

材料三

作为传统楼市销售旺季,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却格外平淡。这表明,购房心态已经发生明显改变,观望情绪浓厚。

专家表示,18个城市交易量下跌,印证了楼市降温态势,说明在“房住不炒”的政策指导下,各类投资投机需求得到了有效控制。具体从城市分类看,包括苏州、南昌、上海等一二线城市跌幅较大,当然这也和此类城市新房房源不足有关。而包括东莞、肇庆、扬州等城市也有各类调控政策,市场出现降温也是符合预期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研了一些二手门店。经纪人普遍表示,“十一”黄金周看房人寥寥无几。楼市仍处于量价齐跌局面,绝大部分房源需要议价成交。国庆长假的成交低谷,与今年市场热度下降、购房心态平稳有根本关系。专家认为,当前市场反应冷淡有几个原因,第一是政策管控下购房的首付比例是比较高的,所以部分购房者在没有筹集足够的资金的情况下,不太可能入市。第二是观望情绪也形成各类不同的层级,有一类是“真观望”,是希望房价下跌。还有一类是“假观望”,其实是会在年底前完成投资计划的。

(2017年10月11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材料四

2017黄金周楼市交易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fang.com)

7.下列对原文各个材料相关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提到了楼市的调控政策,并对这些楼市调控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预判。

B.《蓝皮书》指出了楼市上两种不好的现象,并预计会因地制宜地执行房产政策。

C.黄金周期间各地楼市的共性表现说明诸多不良的投机投资诉求得到了有效清除。

D.材料四以数据的形式对各类城市的楼市交易状况进行了对比展示,这种展示直观透彻。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材料一、材料二都提到了国家具体的楼市调控政策,并都提及了制定政策的初衷:让房子回归居住的基本属性。

B.材料二的核心是国家反对投机炒房的定位不变,房产调控政策会有所调整和创新,逐步建立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

C.材料二是对相关讲话的解读,材料三对黄金周楼市的销售现状进行了陈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市场反应冷淡的原因。

D.房产政策的长效机制说明了房地产市场任务的艰巨,而房产市场复杂多变的动态特点则需要房产政策的不断创新。

E.材料三说到今年黄金周格外平淡的楼市销售情况是符合各方面的预期的。经纪人和专家都分析了市场冷淡的缘由。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分析全国多地黄金周楼市交易量下滑的原因。(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稙,字元直,泗州临淮人。幼明敏笃学,两举于乡。太史晁无咎见之曰:“此国士也。”以女妻焉。靖康初群盗四起饷道厄绝环视左右无足遣者有以稙荐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招募忠义二万余众,凡十余战,卒以计达。时高宗驻师钜野,闻东南一布衣统众而至,士气十倍,首加劳问。稙占对详敏,高宗大悦,亲赐之食,曰:“得一士如获拱璧,岂特军饷而已。”承制授承直郎,留之幕府。稙感激知遇,言无不尽。县经杨么荡析,稙披荆棘,立县治,发廪粟,振困乏,专以抚摩为急。大盗马友、孔彦舟未平,稙请修战舰,习水战,分军马为左右翼,大破彦舟伏兵,诛马友,二盗平。时秦桧当国,稙即丐祠奉亲,寓居长沙之醴陵十有九年,杜门不仕。桧死,方有意大用,以母老,每辞,愿便养,除知桂阳军。丁母忧,归葬,哀毁庐墓,有白鹭朱草之祥。刘锜遗之书曰:“忠臣孝子,元直兼之矣。”服阕,参政钱端礼荐差知琼州。陛辞,帝慨然曰:“卿老矣,琼管远在海外。”改知徽州。徽俗崇尚淫祠,稙首以息邪说、正人心为事,民俗为变。逾年,金人败盟,朝廷将大举,以稙漕运有才略,授直敷文阁、京西河北路计度转运使。稙措画有方,廷议倚重。稙上书极言防江十策,其略曰:“保荆、襄之障,以固本根;审中军所处,以俟大举;搜选强壮,以重军势;度地险厄,以保居民;避敌所长,击其所短;金人降者宜加赏劝。”皆直指事宜,不为浮泛。疏上,帝嘉其言,以太府卿召赴阙,有疾不克上道,遂以中奉大夫致仕。年七十有六卒。谥忠襄。

(节选自《宋史·李稙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靖康初/群盗四起饷道/厄绝环视左右/无足遣者/有以稙荐/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

B.靖康初/群盗四起/饷道厄绝/环视左右/无足遣者/有以稙荐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

C.靖康初/群盗四起/饷道厄绝/环视左右无足遣者/有以稙荐/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

D.靖康初/群盗四起饷道/厄绝环视左右/无足遣者/有以稙荐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承制,在古代指的是秉承皇帝旨意的意思或指官名。本文用的是前一种意思。

B.幕府,旧时将帅办公的地方,后泛指衙署,或指军中、官署聘用的文职人员。

C.丁忧,在古代指的是遭遇父母之丧。而“丁艰”与“丁忧”的意思是不同的。

D.服阕,指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如子为父、妻妾为夫、未嫁女为父都要服丧三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

A.李稙自幼聪明好学,为官后高洁自持。李稙聪慧好学,曾两次被乡里举荐;李稙十九年闭门不出,说明他为人正直,不愿与奸臣同朝为官。

B.李稙国难显身手,敢于担当重任。靖康初年社会混乱,他以下层官吏的身份被举荐担当大任,督战船送银粮,反复作战,最终成功完成任务。

C.李稙有功受封赏,畅所欲言感恩情。李稙在钜野率众助援后,被授官重用,他有情有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意见。

D.李稙竭忠尽智,忠孝有加。李稙发廪粟,破盗贼,正民俗,谋漕运,献防策,尽显其忠;为高堂,求便养,谋近职,因母丧,哀毁容,尽显其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徽俗崇尚淫祠,稙首以息邪说、正人心为事,民俗为变。

(2)帝嘉其言,以太府卿召赴阙,有疾不克上道,遂以中奉大夫致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开龙门八节石滩①(其二)

白居易

七十三翁旦暮身,誓开险路作通津。②

夜舟过此无倾覆,朝胫从今免苦辛。

十里叱滩变河汉,八寒阴狱化阳春。

我身虽殁心长在,暗施慈悲与后人。

[注]①八节石滩:伊河洛阳龙门潭以南的一段河道,河底乱石堆积,水流险恶。②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龙门香山寺,会昌四年(844)捐资并号召民众开凿八节石滩,以利船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写已过古稀之年的诗人依然“壮心不已”,立志有所作为。

B.颔联写出了先前石滩水运的艰险,可见开凿石滩,百姓蒙恩被德。

C.颈联的“十里叱滩”“八寒阴狱”形象地写出了龙门石滩河水的湍急寒冷。

D.尾联写诗人晚年一心向佛,无心国事,以佛家慈悲心肠广施恩惠于人。

E.诗人一生为官清廉,心系百姓,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开凿龙门石滩等政绩。

15.请比较本诗与诗人早年作品《观刈麦》在主要表现手法和情感方面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渲染了深秋时节战场上的悲壮气氛和从白昼持续到黄昏的战斗的惨烈。

(2)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描述了月出前主客泛舟江面的活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在这个创造奇迹的时代里,工作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身无长物者必将被社会淘汰,所以,我们要趁年轻多学点知识和技能。

②如果忽视活生生的创作实践,只满足于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推导,就会胶柱鼓瑟,无法透彻地理解千姿百态的文艺作品。

③人生之路难免山高水低,关键是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尤其失败时要看到其中孕育的成功因子,使自己重拾信心。

④在以“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为主题的《中国民歌大会》中,嘉宾用高屋建瓴、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民俗文化知识。

⑤此处曾经是丝绸古道上车马辐辏、驼队云集的驿站,而如今成了一望无际的草滩,萧瑟的秋风里没有了当年的喧嚣和繁华。

⑥在漆黑昏暗的环境下,经常看手机等电子屏幕,容易导致青光眼,严重者甚至会失明,对此许多青年人却不以为意。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金砖合作契合五国发展的共同需要,其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互尊互助走适合本国发展道路的合作之道的结果。

B.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和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已通过系统认证的两颗脉冲星。

C.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华文化已走出国门,更多的海外友人想要感受中华灿烂文明的魅力,进而感受中国的风土人情。

D.民众大多能了解自我防护的重要性,但普遍对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认知不足,自身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进而维护健康的意识不强。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

A.在父亲的寿辰宴上,李华说道:“今天是父亲的八十大寿,感谢各位亲朋好友的到来,招待不周,叨扰之处还请谅解啊!”

B.小张在准备市里的科技竞赛时,一有难题就请教他人,最终获得科技能手称号,在颁奖典礼后,他感谢师傅和同事们说:“谢谢你们的鼎力相助。”

C.今年教师节,小王和小刘一起去看望敬爱的孙老师,回忆往事,小王不禁感慨:“咱们忝列门墙,同为弟子,实属缘分啊!”

D.毕业前,好友送我一本书,扉页上有我俩最喜欢的作家的签名,我感动不已,不住地说:“你太好了,我一定会好好惠存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爱运动是人类的天性,而人类引以为豪的大脑,很可能就是人类运动的副产品。大脑神经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毛细血管的供氧能力,保证大脑有足够的能量。同时,研究显示,运动能促进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等。这些生长因子不但能加快神经细胞的分裂速度,还能促进神经细胞创建更多的联结,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再不煮饭,今晚我们就要挨饿”,是一种假两难推理,因为除了在家煮饭外,还可以外出就餐或叫外卖。这种假两难推理所给出的两个选择看似难以抉择,二者只能取其一,其实并不全面,即不是所有的可能。请联系生活实际,另写一个假两难推理,并说明理由。(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熊孩子”常指代那些岁数小、不懂事、非常调皮的孩子,常常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近日,著名主持人孟非就因坐高铁被吵而发了一篇针对“熊孩子”的微博,以国外已经有女性专用车厢一事,建议中国高铁设“熊孩子专用车厢”。此微博一发出便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和批评者。

对材料所陈述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中的表述“所有人”有违文意。文中只是列举了几个名家的说法。另文章第三段中说“悲观主义—乐观主义”的对峙,可见“所有人”的说法是片面和夸大的。B项中“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存在的最大威胁”说法不对。犯了绝对化的毛病。原文第二段中说的是“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存在的最大威胁”。C项中“会唤醒”说法不当,文中的“为了避免人工智能在唤醒万物……”说明这是一种未来的可能性。选择肢犯了可能变必然的毛病。

2.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解题思路】“现实中的两个尴尬事例”的说法不对。犯了曲解文意的毛病,原文的这两个事例都是对未来情况的假设和预见。

3.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题思路】“已经让人类获得了收益”属无中生有。原文第三段中说“我们要如何行动才能使自己成为未来的一部分?……笔者将这种规范性的先行构建概括为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让算法遵循‘善法’”,可见算法遵循“善法”原则是对未来情况的讨论,更不用说它的两个伦理尺度了,说两个伦理尺度已经让人类获得了收益更是无中生有。

4.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读懂题干要求】

该题干表述为: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里面有三个词需要注意,“内容”“艺术特色”“不正确”。我们要明白“内容”这个概念是庞杂的,小说中所有的文字都与内容相关,“艺术特色”涉及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我们都要特别留意。“不正确”一词让我们明白了大多数的正确和错误的唯一,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提高我们做题的速度。命题者往往就选项中有关“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核心词语或短语设误。因此,做题时准确标注敏感点并把握其对应错误类型至关重要。

5.①波折一:画匠年老,满心希望徒弟精益求精,但徒弟却决心放弃这个手艺,这令画匠很失望。这个情节的转折显现了传统手工艺面临衰败和后继乏人的窘境,与结尾送刀形成对比,扣合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主题。②波折二:好不容易盼来个顾客,可这个父亲却用金钱来询问“这堆泥巴”的价值,这个波折让画匠心中一沉,很不舒服。这显现了传统手工艺价值无法得到公正认识的现实,为结尾的心满意足蓄势,再次暗扣主题。③波折三:在画匠生气决定不卖的情况下,小伙子的身份和对泥塑的痴迷,使画匠看到了希望,画匠将象征传统手工艺的象牙刀赠给小伙子。这个结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显示了传统手工艺得以传承的宏大主题,引发读者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每点中作用和波折各1分。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各波折对应的作用,从主题、结构、内容任一方面作答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读懂题干要求】

题干为:本文情节一波三折,请结合文本,分析主要的波折及其作用。(5分)

题干中“一波三折”写出了本文情节的特点,“结合文本”写出了回答问题的具体操作方式,“主要的波折及其作用”写明了答题的操作方向,一是众多情节中的主要波折,二是波折的作用。5分则是让考生明白至少需要答出三点内容,每一点将会有相应的赋分。

6.①洁白、优雅、贵重的“象牙刀”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②“象牙刀”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具(线索)贯串全文,它串联出了一系列的人和事,揭示了对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及其传承需要重新认识的主题。

③形态各异、功用齐全、历经传承的“象牙刀”,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能激起我们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

【读懂题干要求】

题干为:请结合文本赏析题目“象牙刀”的妙处。(6分)

这个题目的要求比较简单,一则要明白针对的对象是题目,所有的回答必须紧紧围绕题目;二则是分值6分,这就要求至少要回答3个要点;三则是必须结合文本,结合小说中的情节、人物、主题等来作答。

7.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首先找到各个选择肢相应的段落,然后在文中仔细对照相应的信息。C选择肢中的“有效清除”与原文的表述差别较大。原文说的是“各类投资投机需求得到了有效控制”。选择肢的表述夸大了政策的影响和效果。

8.AE(选对一个2分,选对两个5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中的“都提到了国家具体的楼市调控政策”错。材料一是提到了,但材料二中没有具体的楼市调控政策的信息。E项中“格外平淡的楼市销售情况是符合各方面的预期的”与原文信息不合。材料三中说的是“市场出现降温也是符合预期的”。市场出现降温与销售情况显然是不一样的对象。另外房产商肯定是不希望出现销售平淡这种情况的,可见“符合各方面的预期”也不恰当。

9.①政府调控思路的调整;②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调控措施的实施;③购房的首付比例比较高;④观望情绪的出现;⑤部分城市新房房源不足。

(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首先我们要结合文本分析,也就意味着答案要从四则材料中来。然后分别从每一则材料中搜索相关的下滑原因的信息,之后再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合并和归纳即可。

10.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厄绝环视左右”是讲不通的,因为“厄绝”非人名。故A、D两项错。只能是“四百艘”做“督”的宾语,宾语不可能是“四百艘总押”,故B项不对。答案选C项。

11.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丁艰”与“丁忧”都是一样的,指的是遭父母之丧的意思。

12.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题思路】文中说高宗“闻东南一布衣统众而至”,可见当时他还不是官员,只是平民。

13.(1)徽州民俗崇尚滥设祠庙,李稙首先将消除邪说、端正人心作为自己的要事,民俗因此改变。(“淫”“息”“正”“为”各1分,句意1分)

(2)皇帝赞赏他的话,用太府卿的官职召他赴京,他有病不能上路,于是凭借中奉大夫的身份退休。

(“嘉”“阙”“克”“以”各1分,句意1分)

【文言译文】

李稙,字元直,是泗州临淮人。从小聪明好学,被乡里两次举荐。太史晁无咎见到他说:“这是国士。”把女儿嫁给了他。靖康初年,群盗四起,饷道被隔断,环视左右没有能派遣的人。有人推荐李稙。让他督率四百艘船,负责押送犒劳军队的银子百万两、粮食百万石,招募忠义之士二万多人,共作战十几次,最后用计到达目的地。当时高宗驻军钜野,听说东南一平民统领众人到来,士气十倍,首先进行慰问。李稙对答详细敏捷,高宗非常高兴,亲自赐他酒饭,说:“得到一个士人就像获得大璧,不仅仅是军饷而已。”(李稙)秉承皇帝旨意任承直郎,留在幕府。李稙感激皇帝的赏识和恩遇,尽情表达自己的看法。县里经历杨么起义动荡离散,李稙披荆斩棘,建立县衙,发放粮食,救济困乏,专以安抚为当务之急。大盗马友、孔彦舟没有平定,李稙请求修战船,练习水战,把兵马分成左右翼,大败孔彦舟伏兵,杀死马友,平定二盗。当时秦桧掌权,李稙就请求任祠禄官来奉养父母,寓居长沙醴陵十九年,闭门不出来任职。秦桧死后,正想重用他,因母年老,多次推辞,希望任有利奉养的官职,任桂阳军知军。母死守丧,回去安葬,在墓前哀伤过度,有白鹭朱草的祥兆。刘锜给他送信说:“忠臣孝子,元直二者兼有。”服丧期满,参政钱端礼推荐他为琼州知州。辞别皇帝,皇帝感慨地说:“你老了,琼管远在海外。”改为徽州知州。徽州民俗崇尚滥设祠庙,李稙首先将消除邪说、端正人心作为自己的要事,民俗因此改变。过了一年,金人背叛盟约,朝廷将大举发兵,因李稙水路运输有才略,授直敷文阁、京西河北路计度转运使。李稙策划有方,朝廷主要依赖他。李稙上书极力陈说防江十策,大略说:“保护荆、襄的屏障,来巩固根本;审慎考虑安置我军的地方,来准备大举进兵;集选强壮军兵,来加重军势;选择险要的地方,来保护居民;避开敌人所擅长的,攻击敌人所缺乏的;对投降的金人应加奖赏劝勉。”都直指具体事宜,不是泛泛而谈。奏疏呈上,皇帝赞赏他的话,用太府卿的官职召他赴京,他有病不能上路,于是凭借中奉大夫的身份退休。七十六岁去世。谥号忠襄。

14.DE(选E得3分,选D得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题思路】D项,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阳度过,笃信佛教,大多是以闲适的生活反映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但并不是“无心国事”,出资开凿龙门石滩则反映出他“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E项,“修筑西湖堤防”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的政绩;由注释②可知,“开凿龙门石滩”是其离任后所做的一件大事,是诗人始终不忘百姓疾苦的体现。

15.相同点:①手法,都用了对比;②情感,都关注百姓疾苦。(每点1分,答出要点,意思对即可)

不同点:①(对比的)对象不同,本诗对比开凿石滩前后百姓的出行状况;《观刈麦》是农民与作为官员的自己对比(或劳动人民的辛苦与统治阶级的享乐对比)。②情感,本诗抒发了为百姓排忧解难的雄心壮志;《观刈麦》批评了造成百姓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对自己无功无德、不劳而获却丰衣足食深感愧疚。(每点2分,答出要点,意思对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读懂题干要求】

此题考查的知识面较广,既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和情感的理解,又复习了课内知识。审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在主要表现手法和情感两方面与《观刈麦》进行比较,不能漏答任意一方面;二是与《观刈麦》比较异同,答案要在表现手法和情感两方面都有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概括分析,要全面不能漏答。

【诗歌赏析】

首联直接点明自己虽已七十三岁高龄,但仍立下誓言要开凿八节石滩,让险路变作通途。颔联抓住细节写出开凿后的八节石滩让百姓少了往日的艰辛,也不会出现触礁沉舟的情况。颈联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出八节石滩的变化,十里夺命的险滩变成宽阔温情的河汉,既有真实的冬天河水彻骨之感也有开凿后百姓沐浴阳春之乐。尾联再次抒情言志,即使生命终结,体恤百姓之心也不会泯灭,悄悄地为百姓做些实事,惠及后人。全诗抒发了诗人“誓开险路作通津”的雄心壮志,正是出于对人民冷暖疾苦的同情与关怀,诗人才会在晚年无官职的情况下开凿这段险滩,而这项惠民工程只是诗人为百姓排忧解难的一个写照。

16.(1)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2)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7.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题思路】①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或俭朴。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此处为望文生义。②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符合语境。③山高水低:指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此处不合语境。④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不合语境。⑤车马辐辏:指车马集聚拥挤。符合语境。⑥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符合语境。

18.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句式杂糅。删去“的结果”。B项,成分残缺。在“脉冲星”后加上“的消息”。C项,语序不当。“中华灿烂文明的魅力”和“中国的风土人情”调换。

19.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叨扰:客套话,打扰(多用于受到款待,表示感谢)。B项,鼎力:敬辞,大力(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C项,忝列门墙:愧在师门。只能用于“我”。D项,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

20.①而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或:扩大毛细血管的宽度) ②多种生长因子的分泌 ③最终促进脑力的提升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解题关键】解答连贯补写题的关键是读懂语段,找到语段的叙述对象,在补写时要时刻关注补写语句与对象之间的联系,然后再根据前后文的语境去推断答案。

21.示例:(1)你赶不上这班公交车,上班就要迟到了。

理由:除了坐这班公交车,还可以打车或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去上班。

(2)你如果考不上大学,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理由:读大学不是找到好工作的唯一途径,还可以学一门技术或手艺等。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

【解题关键】解答此类创新题的关键是读懂题干,明确题目的新颖点,从示例中挖掘答题的切入点。

22.【材料解读】

这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的作文。我们首先得审清材料,材料里面的人物有:孟非、“熊孩子”、网友。事件:孟非坐高铁被吵。事件的结果:孟非建议中国高铁设“熊孩子专用车厢”,引发网友热议。出题人要求考生谈出看法,体现考生的思考,事实上就是要求考生明确自己对这个事件的鲜明观点。考生可以赞同孟非的建议,也可以批评孟非的建议,还可以提出第三种折中的或更好的看法。如果同意孟非的看法,就要说出这样做的原因、必要性、实质、益处等。如果不同意这样做,也要分析出这样做的实质、危害或是不可行之处、好的措施等。

(本套联考试题为杂志社第二阶段原创研发项目“语文D2全国卷Ⅰ”研发组成果)

猜你喜欢

画匠本题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数读人工智能
小画匠
下一幕,人工智能!
小画匠
今天是几月几日
小画匠
小画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