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耀州青瓷的刻花工具的运用

2018-07-20吕艳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单刀刻花泥坯

吕艳艳

耀州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南侧,因宋代属耀州府管辖,古称耀州窑,耀州窑是我国陶瓷史上著名的古瓷窑之一。以烧造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宏大,品种丰富,制品精良,工艺技术先进,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耀州青瓷刻花技术是最有代表性的,以刀锋犀利,线条流畅,生动活泼,被誉为《中国北方刻花青瓷之冠》的美赞。

陶瓷刻花装饰,吸取了书法艺术用笔的技法,以刀代笔在泥坯上刻花,不仅要手腕灵活,而且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耀州瓷刻花装饰的刀具形状有直角环状刀、直刀、弯剔刀、梳齿刀、竹签等工具。我们以常用刀具的运用作以论述:

工具的运用:因使用的工具不同,继承的传统和装饰效果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单刀刻和双刀刻两种。

《五福洗》

1、在修好的半干泥坯表面用直角环形刀刻花,以刀代笔刻花而成,又成“单刀刻”主要是由刻花装饰演变发展而来。装饰纹样自然生动,线条流畅,如烟云变幻一般,单刀刻花装饰速度快、效率高、整体感强。使用时需要根据纹样的方向与角度,有规律的转动刀具,保持刀尖与纹样线条一致,控制好刀痕的深浅变化和运刀速度的快慢。做到下刀要准、走刀要稳、手腕要灵活、深浅要得当、宽窄要均匀而有变化。青釉刻花牡丹纹盘为此技法的典范(附图)。在半干的泥坯上用直角环形刀一次刻成,刀的拐角从牡丹花头入手到花瓣、茎、再到叶,最后用篦纹工具加上叶脉。一幅形象生动的牡丹适合纹样出现于盘内,在耀州瓷中,众多的刻花青瓷均采用此技法。

2、直刀和斜剔刀在半干的泥坯上,直刻、斜剔各一刀,形成浅浮雕效果,又称“双刀刻”。其刻法为:先用直刀在坯体表面的纹样上垂直扎划一刀,再用斜剔刀在已划的轮廓外侧用斜剔刀刻出深浅渐变的斜坡面,斜剔时一条线一刀剔成,切忌复剔。形成剔刀痕迹,用刀要有序而流畅,起刀与收刀要轻,控制好斜剔刀的深浅以及尖刀与直刻线条的相遇点,去除两刀刻后夹在刀痕中间的多余部分,使所刻线条的深浅变化有节奏,所剔斜坡面的宽窄变化有韵律。呈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生动而和谐的装饰视觉效果,双刀刻线条流畅,刀锋峻峭,用刀深浅不同带来釉面的厚薄变化,形成自外轮廓线和结构向外,釉色由深至浅,具有层次分明的立体感和有效空间效果。青釉刻花执壶就是采用此技法的杰作。(附图)

作品采用传统手拉坯成型,造型是宋代典型器物。瓶颈细长,肩部一侧有上翘龙头流。净瓶为一件宗教徒常用的器物,亦称“军持”,此净瓶长颈到口处折边,滑肩鼓腹、弧线收于底足,通身施青釉,釉色晶莹剔透。纹饰采用耀州瓷传统手工刻花,腹部缠枝牡丹纹,上下以莲花瓣为衬托,作品寓意吉祥,造型大气,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耀瓷精品。

代表作品《耀州窑—净瓶》

刻花装饰无论是单刀,还是双刀技法,在装饰纹样轮廓线和结构线之后,有时根据装饰纹样的结构需求,还需要用梳篦刀划出叶脉。刀锋的走向因花、叶、茎、枝的结构,自然生长方向和装饰面积大小而定,梳篦刀痕或宽或窄、或疏或密,排列活泼而工整,收放自然流畅,刻花纹样填充得更加丰富,突出了纹样构图的主次关系,深化了纹样结构的层次空间。

陶工们正在日积月累的刻花劳作中寓意于胸,碗灵刀活。对刀法变化的娴熟驾驭及各种刀法的协调配合使用,创造出了精美绝伦的作品。

猜你喜欢

单刀刻花泥坯
浅谈青瓷刻花装饰艺术的现代表现形式与图案创新
西夏黑釉剔刻花瓷与宋元黑釉剔刻花瓷的对比研究*
一条忍着不死的鱼
梅青原陶艺雕塑作品
刍议青瓷的刻花工艺及纹饰特征
单刀双掷开关在初中物理电学中的重要作用
浴火涅槃釉色凝 妙手幻形刻花魅
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