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比特

2018-07-19姚谦

新民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比特当代艺术艺术品

姚谦

曾经听朋友把艺术投资与比特币投资对照的论述,说实在,这两样投资我都不懂,不过,听他的说法倒开始觉得,投资是一件有趣的事,而且是只有够聪明的人才玩得起,但那绝对不是我。最近碰巧看了一本简述比特币历史的书,浏览时我总想起朋友曾经说过的一番话,也忍不住对照了自己在艺术市场上遇见的人事物。当我意识到艺术也可以是投资,其实是这些年才算开始,当我看到拍卖图录如奢侈品宣传的精装书般,填满形容词然后放大尺寸,美术馆展览成了拍卖预展时,才明白我已误闯了一个新兴交易产业中。

过往艺术圈偶尔会听闻,艺术品收藏后来经过拍卖这样的二手市场,意外产生了很大的差价而获利,其中都包括了两个很重要的成本──时间与眼光;然而在2000年左右,当代艺术忽然跃身成了拍卖二手市场的最重要的交易场,当然前期经过拍卖公司与各国际大型连锁画廊暖身,加上数字时代带来的传播上的变化,成就了此生意模式。在相近的时间点,比特币这个新思维的数字货币概念也付诸真实世界中,从少数人参与发展到众人关注的局面。透过当今数字媒体标题式信息,及快速散播难求证的特质,一夜之间撒千金的新富名人和千万倍获利的匿名者成了网红,在这渴求被认同的焦虑时代,两者都在近十年内获得了高度关注。

最初对艺术性与币值流通新定义的信仰均已淡去,这是两者相近之处。

比特币说服群众的过程,我觉得类似把一件艺术品说明得让人愿意买下一样,都得从形而上的核心精神说服起,只要推得动第一波有影响力的人,制造出群众向往的下一步人生形象,都将是个好的开始。因此,比特币从匿名的创始人以对抗政府监管、财产隐秘、流通容易为立意,而得到第一波数字产业的研究人群的相信,如今已经不用推广也无需让人相信其初心了,它千万倍的升值已似博弈的诱因,这才是聚焦的原因。如同艺术品的收藏风潮,如今大多人相信它可以快速翻倍而参与。最初对艺术性与币值流通新定义的信仰均已淡去,这是两者相近之处。

而两样最大的差别,则是比特币有数量之限定,当代艺术却很难控制数量,因为,当代艺术家是可以继续生产的,因此,其价值的未来性只能靠一次又一次交易高金额,来延续参与者的信心。比特币创造者至今仍是个谜,他或她还拥有多少比特币?为什么创造比特币?一直被大家讨论,不过这样的猜测产生的想象也是其最重要的魅力。

藝术产业和比特币都是目前暂时的赢家。如果仔细观察,就商业定义来讲,稀缺又被期待的事物必是成功爆款,比特币接近了这特质,而艺术品本来应该每一件都是其独立和不可比较的,但是当艺术家面临市场索求而大量产出,则有相当大的风险。最悲伤看到的是:产值增高、质量降低的结果,这似乎是近几年来在许多已成名的当代艺术家身上见证到的真实案例。这也考验着艺术市场和收藏者如何再界定其价值。于是艺术市场的营运者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各种方式去让更多人聚焦、关注,让人渴望拥有,最好变成一种流行;这也莫怪艺术图录编辑和展览的排场,一次必须大过一次,如同木块堆高塔游戏。

然而,所有被认同的另外一面,也将会有更多怀疑的存在。当代艺术的推广必须从仅靠着越来越大声的宣传中找出新的方法来。眼看借各博览会、各双年展和拍卖会的声势,更多时候只发展出越来越巨大的艺术品满足惊人交易金额,已经让人疲乏生厌了;跨足到时尚产业,让买不起这样价位的人,借由较低消费的时尚设计品也能沾一些裙带关系,更让人对当代艺术的不知所云而困惑。买艺术品撇开金钱价值后,创作与收藏的各自动力在哪呢?

现在看得出来在艺术收藏圈,科技产业的喜爱者依然是少的,就如同在比特币圈,银行系统的金融投资者少于科技业人,这点倒有着有趣的对照。不过财富在这两类人手中,已是不争的事实。

猜你喜欢

比特当代艺术艺术品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比特币还能投资吗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比特币一年涨135%重回5530元
多个超导磁通量子比特的可控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