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套路深深深几许?

2018-07-19姜浩峰张玮

新民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男科吴先生女士

姜浩峰 张玮

从家附近的社区医院上了一辆面包车,68岁的吴先生心里感到有点慌。

原来,看到小区门口贴着的居委会告示称,65岁以上老人可到社区医院免费体检,吴先生才赶去社区医院体检,没想到第二天上了这么一辆车。

去年、前年,两次在免费体检中查出直肠息肉,并根据体检结果到某公立医院住医院、做手术,解除身体隐患,令吴先生对这一免费体检颇为感激。既然今年6月1日依旧有免费体检,吴先生就又来了。

这一次查出的问题是——眼睛充血。

“你可以到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也可以到专门的眼科医院进一步检查。”社区医院的医生告诉吴先生,“明天早晨7点半,有一家眼科医院会派车来接。希望进一步检查的,可以带好医保卡来社区医院上车前往。”

6月2日一大早,吴先生赶到社区医院,一眼就看到那辆车——满车身都是一家眼科专门医院的形象宣传图文广告,和自家楼道里公示栏里张贴的广告画面一模一样。吴先生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这是家民营医院嘛,靠不靠谱?

但见许多老年人正在车前,问东问西问长问短。穿白大褂戴馄饨帽的小姑娘听着阿姨爷叔不太标准的带有上海口音的普通话,热情地说:“我们免费接送,免费的,是免费的。到我们医院进一步检查。你看——眼科医院,可不就是检查眼睛的嘛!”

吴先生听着觉得也有几分道理,就跟着上了车……

《新民周刊》记者调查发现,类似吴先生这种方式,上了民营医院免费班车的中老年人,不算少数。譬如这家位于沪西内环线内的民营眼科医院,不仅会到吴先生家所在普陀区西北角“揽客”,还会到位于外环外的老闵行挖掘客源。

日前,有多名民营医院内部人士披露的一份达20页、近万字的《男科最新内营销模式》,揭露的民营医院宰人、骗人套路。

无论是在城市的哪个角落里与之相遇,一旦上了车,他们就会殊途同归,来到这家眼科医院。他们会在医院里遭遇什么情况呢?

把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少病说成多病,大处方、高收费、重复检查,甚至在检查前精准判断来院者的支付能力,连蒙带骗加洗脑。

日前,有多名民营医院內部人士披露的一份达20页、近万字的《男科最新内营销模式》,揭露的民营医院宰人、骗人套路,是否存在于民营医院领域的其他科室呢?据记者调查,这些模式确实存在,只不过各类专科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套路组合而已。

精准圈定“治疗”对象

原本,像吴先生这样65岁以上老人可以参加免费体检,是政府有关部门的一项惠民实事,这几年来口碑一直不错。即使是今年的免费体检,吴先生也一如往常一般检查、等待体检报告。但今年与往年不同之处在于——社区医院里停了辆面包车,而吴先生上了车。

车上满满当当都是吴先生的邻居,或者相邻小区的住户。车到医院门口,一大帮人下车,竟然受到了列队欢迎。一大队排列整齐的年轻护士过来异口同声地热情招呼,让老人们感到乐得有点蒙圈。与此同时,他们每个人的医保卡都被收走了。院方同时收取每个人一块钱的费用,统一交到前台。

事后吴先生才知道,这是挂号费——自掏现金1元,从医保卡里扣除9元。从扣费情况本身来看,这样的挂号费扣除金额没有任何问题。并且,也不知是谁咕叨了一句:“既然做了‘免费班车过来,哪有不消费的道理?”大家哈哈一笑也就纷纷认可。但早前吴先生得到的信息是——来做进一步检查,可没说是来就诊的。而且吴先生在上车前,满耳朵听到的就两个字——免费。

在统一交出医保卡的同时,吴先生跟随“大部队”开始了各种检查。“大约七八个摊位,每个摊位查一个项目,倒也仔细的。”吴先生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关键是大约花了个把小时查完后,直接把我送到一个医生办公室。”

接下来是“一对一”PK。门一关,就该是医生说了算。“唔,高血压引起的眼底充血,这个不是大毛病,只要控制血压就可以了。”医生说,“但是我们查下来,你有白内障,要开刀的。最好今天马上就开刀。”

年近七旬的吴先生一听吓一跳。自己近视达1500度,又有高血压,怎么能说开刀就开刀?他当即摇头表示反对。

和吴先生有着类似遭遇的是靳女士。同样年过六旬的靳女士住在老闵行,平时省吃俭用,也不怎么到市中心来。可那天看到小区居委会告示栏里的张贴,内容是“60岁以上老人免费眼科检查”,她动心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自己确实感到眼睛不舒服;另一方面,既然在居委会告示栏里贴着,靳女士感觉这很靠谱,应该不假。

“曾经有个打着‘中国名头的研发中心,来小区检查、诊治静脉曲张。我看那架势就觉得太假,没有上当。”靳女士说,“但这个,应该是为阿拉老年人服务的。”就这样,靳女士就跟着“大部队”上了车。

瞄准社区老人常见病,精准圈定对象进行“围猎”,是一些民营医院的固定套路。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在于一些民营医院的医生并非专职,其兼职到岗,每周固定那几天坐诊,需要在坐诊时间有大量“客源”。另一方面,主动到民营医院看病的患者数量不多,特别是大城市,有较多可供选择的公立医院。

6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民营医院的数量超过公立医院,有18759家,占比60.4%,但在民营医院诊疗人次则不及公立医院的1/6。

记者还了解到,类似吴先生、靳女士遭遇的案例中,一些民营医院刻意安排工作日白天进行“揽客”。这样,老年人家里子女上班不在家,往往更容易说服他们去医院。

至于医院的取名上,也有很多讲究。譬如前些年有头顶“中国”字样的,如今则有傍大学的——譬如与知名大学名讳一字之差的,还有的民营医院采用近似知名国有医院前身名称的——尽管这些名称早已废弃不用,但看着似乎与现在的知名大医院沾边。

精心选专科疯狂投广告

男科、妇科,特别是一些不孕不育症状,是各大“有志于”民营医院的投资人看重的科目。另一方面,诸如眼科、皮肤科等,也往往有“玩家”入场。租场地、投广告,说干就干,如果遇到问题,也能做到说停就停的。假如一个人开办这类专科医院成功了,他的老乡、族人会拷贝这个模式,最终形成规模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民营医院有一个共同特点——只有一个专科。譬如“某某男科医院”“某某眼科医院”“某某心胸医院”。原因在于医疗风险相对可控;科目少,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特别是有些专科医院,保留当年电线杆招贴“老军医”的传统,“专攻”难言之隐,这些专科的疾病大多涉及个人隐私,患者吃了亏不好意思声张。

据《男科最新内营销模式》披露,一些专攻男科的投资人认为,此类专科对“诊断”要求低,手术技术含量低、门槛低,对医护人员水平、医疗设备的要求不高。

以吴先生遭遇的这家眼科医院为例——白内障手术在如今来说,确实不算大手术,甚至有知名医生送医下乡,在流动手术车里就能为许多病患解决痛苦。

但在充满套路的民营医院从业者来看,诊断、手术较为简单只是其乐于投资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要找对医生。

在一个男科医生业内群中,一则医院招聘广告显示,招聘“泌尿外科接诊医生一名,(要求)执业医师以上职称,需要变更注册,单体高,复诊率高”。

何谓“单体高”“复诊率高”?有内部人士介绍称:“这则招聘广告的意思,就是投资人要求很高,要求医生能力强,需要把单体人均费用做好,业绩就高。比如一个月给你100个病号,人均1万元,那就是100万元,老板一高兴,医生收入也就高。这就得对病人深度开发、过度治疗,要求病人多次复诊,故意拉长疗程,欺诈手段花样百出,否则无法完成任务。”

选对了专科,选对了医生,接下来,就是疯狂投广告。从早年的电线杆子贴“老军医”,到集中在网上“轰炸”,直至2014年“魏则西事件”,让世人知道——网络医疗广告早已成为违法广告重灾区。201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魏则西在体检中查出滑膜肉瘤晚期,通过百度搜索找到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花费近20万元医药费后,仍不治身亡。此事引发公众热议,将百度和莆田系医院之间的勾当显露无遗。

百度搜索在“魏则西事件”后对医疗搜索进行了整改,宣布撤除大量疾病搜索结果页面中置顶的推广内容。但事实是,在2017年裁撤医疗事业部后仅仅一个月,百度就因为发布未经审查医疗机构广告,被上海市工商局开出罚单。时至今日,竞价医疗广告和在线医生无资质等乱象仍在移动端泛滥,甚至不乏“仿冒”公立医院链接,为民营医院引流。

近日,记者在虹口区网上信访受理(投诉)中心网站上,看到一封2017年7月22日的投诉信表示:在百度上查上海复旦儿科医院,却显示的是上海复大医院。在公布的处理情况中显示:经对上海复大医院现场检查,上海复大医院已经对百度搜索结果进行整改,目前无法通过“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搜索到上海复大医院。

男科、妇科,特别是一些不孕不育症状,是各大“有志于”民营医院的投资人看重的科目。另一方面,诸如眼科、皮肤科等,也往往有“玩家”入场。

6月18日,记者在百度搜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科醫院”字眼,出现在前两名的网址竟然统统是——上海复大医院耳鼻喉科,且其网页明确标出为上海市非营利性医院。

2018年4月4日,上海复大医院有限公司就曾因发布违法广告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处罚32400元。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上海复大医院有限公司为营利性医疗机构,从2017年9月1日起其在官网对话框广告中使用马某、李某、徐某三位医生的名义和形象,并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专家领衔坐诊”等内容的广告语对医生的身份进行介绍,但是其中仅徐某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在职医生,定期至上海复大医院指导并非坐诊;而马某、李某为上海复大医院的医生。

复大发布的这些很有问题的广告,效果如何呢?记者当天询问两名前往上海复大医院就诊的患者,这两名患者都不是上海本地人,在百度上搜索看到该医院而来,其中一名表示从去年年底开始来治疗面瘫,有一定效果。另有患者将“复大”二字错看为“复旦”二字前来就诊。

与此相类,从湖南老家来到上海工作已有几年的田女士称,去年9月份她感到身体不舒服在网上搜索妇科医院,误将排名第一的医院错认为三甲医院,该网站网址内容丰富,“24小时健康热线”、“在线咨询”、“优先预约”。这家民营医院周一至周日营业,节假日无休,在线预约后不到一周,田女士就来到这家医院就诊。

一些有针对性的专科医院,还会将套路放到更新的网络形式上。譬如去年,太原曾有一家男科医院的所谓“医生助理”,通过网络直播招揽患者就医。此外,这家医院还通过招聘平台招聘网络女主播,来直播揽客。应聘条件则是——“长得漂亮”。

而吴先生所去的这家眼科医院,因专攻社区老人市场,则派人将铜版纸印刷的小广告往各家信箱里塞,以提升人们对之的认知度。

撇除医术都是心理大师

田女士就诊时,医院护士告知她这是家三甲医院。田女士对此深信不疑,当天医生表示需要微创手术,田女士也没有犹豫。田女士没想到的是,迎接她的是一系列复杂的流程和高价账单。术后,医生表示连续三天每天需来医院进行清洗等流程,每次八百元左右。田女士表示自己只能抽出一天时间,当天账单达到两千多元,医生解释“一天的为加强版”,价格也更高。

由此,田女士对这家医院产生了质疑。此后,田女士的症状时好时坏,几个月下来共花了一万八千多元,医生为田女士开了一个月两千多的中药,喝了以后有拉肚子的症状。于是,田女士重去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检查,得知自己的病症很普通,花了几百元病情慢慢好转。后来,田女士了解到在之前医院的许多附加流程都是不必要的。

吴先生则告诉记者,在眼科医生的办公室,医生跟他软磨硬泡了一个上午。跟他说,白内障手术当天可以做完,手术费用本来应该是八千元,这次因为是院方搞活动,只需要在他医保卡里扣除1500元即可。吴先生告诉医生,68岁的自己有着1500度近视,且昨天在社区医院检查出来有高血压引起的眼底充血。另一方面,自己两天后要出门五日游。他问医生这样的情况是否可以手术?

医生说,最好当天手术,否则病情会急剧加重,眼睛会瞎掉。开刀后可让近视度恢复到200度到300度,且一劳永逸解决白内障问题。“晚开不如早开。今天这么优惠,你一定要考虑!”医生给吴先生反复念叨的是这几句。

吴先生心下有些被说动,特别是医生说自己不需要额外掏钱,只需要医保卡里扣费。吴先生于是对医生说,他跟家里人说一下。遂离开医生办公室给女儿打电话。电话那头,女儿一句话提醒了他:“你去年在公立大医院不是检查过白内障?当时医生说,到实在看不清了才考虑手术。再说高血压造成的眼底充血,是否能马上手术?手术完难道保证可以不要住院直接回家?”

女儿的一番话让吴先生想明白了。自己目前的白内障并不严重。公立医院医生曾对自己说过,白内障初期不建议手术。于是,吴先生在医院外等着邻居们出来。等到中午11点半左右,这家医院的“免费班车”倒是如约开动,把所有没开刀的人送回所在社区。一路上,大家交流起来,发现所有人都被医生要求做手术,无一例外!而真正留下做手术的,也确实有那么几位。

在《男科最新内营销模式》里,有关“如何判断病人的支付能力”方面,教材称,可以“看病人的穿着打扮,看衣服的品牌、质地。女性顾客可以看她的化妆、包、使用的香水、发型、手饰等等。男性顾客可以看他的香烟、打火机、手机等等”。

而对于诸如吴先生这样的退休老人来说,熟悉套路的医生,更多的是要与之软磨硬泡,而护士要做到的则是查清老人们的医保卡账目。反正,对付不同的“客源”,各有各的套路。

猜你喜欢

男科吴先生女士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男科特效中药产品市场抢手赚钱稳定可靠
女士找茬
传承创新、共同推进我国中西医结合男科事业发展——评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年会
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大会纪要
“三因制宜”论治男科病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