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实推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07-18张永军

北方经济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质量

张永军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三个扎实”,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既体现了总书记运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大逻辑,也体现了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视关怀和期望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首先要在扎实推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加以认识。

关键词:思维变革 高质量 抢抓机遇

一、用思维方式变革把握高质量发展内涵和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掌握和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式,来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学懂”“弄通”“做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

首先,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你们的区情特点是,发展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发展潜力和困难都比较突出。一方面,自然资源丰富,资源型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另一方面 ,产业发展较多依赖资源开发,形成单一化、重型化,新的产业增长点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这就要求我们,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客观看待内蒙古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找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找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找准未来发展潜力。

其次,学会运用重点论找准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才能精准施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设施欠账还很多;从满洲里、二连浩特出入境的中欧班列多数是酒肉穿肠过;产业发展不能老是盯着羊煤土气;改变挖煤卖煤、挖土卖土的粗放型资源开发模式”等等,这些问题反映了内蒙古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必须面对的“坎”,也是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过的“坎”。这就要求我们,以问题导向为重点,要紧紧围绕“五个结合”,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再次,学会从普遍性与特殊性出发找准方向。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也就是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着力在5个结合上下功夫”“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这是在充分考虑内蒙古区情的基础上做出战略部署,明确了资源型产业转型的要求和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要突破传统“能源产业”限制,突破“煤电”路径限制,突出能源的“基础、战略、引领”功能,把现代能源经济纳入内蒙古现代化经济体系之中,构建以能源技术、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通道、电网建设为支撑的现代能源经济体系。

二、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三大考验”

首先,改变传统思维方式的快慢问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是大势所趋,等不得、慢不得。早转,早见效,早主动。慢转,积累的问题会越多,后续发展会更加被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路径依赖,站在新起点上考虑问题。例如,把资源当作经济发展的唯一条件,紧盯“羊煤土气”,加之缺乏人才、技术,对非煤产业、非资源型产业、高技术产业培育不足;例如,在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认为俄罗斯、蒙古国环境不稳定,直接影响合作,却没有从自身找问题,产品进出口遇到的产品和服务标准问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遇到的铁路宽轨和标准轨问题,这些倒逼我们必须加快我们自身改革步伐;例如,认为工业发展起来以后,服務业才有基础和空间,等等。这些说明我们缺乏科学思维方式。改变传统思维,迫在眉睫。

其次,对市场变化适应能力的强弱问题。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革命的影响,孕育新的产业生机。例如,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目前业态融合需求大,但部门改革或者协同难度大。例如,田园综合体、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文化旅游融合、医养结合等项目谋划储备不足。例如,将军民融合简单地理解为必须当地拥有军工产业或者军工企业才能发展,实质上军民融合战略更多的是借助全国“军转民、民参军”的战略导向,关键是将国内军工技术与当地产业发展结合好,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对市场不够敏感,对宏观政策导向把握不够深入。增强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刻不容缓。

再次,对区情认知的深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7·26讲话中强调“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随着技术革命和人们需求变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也在发生变化。如,页岩气开发会使我们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度,能源消耗成本降低,导致一些高能耗的产业发生转移;传统沙漠是生态治理的难点,随着休闲旅游旺盛需求,以沙漠为主的旅游产品倍受青睐,特别是沙变土技术,有些甚至是“无中生有”,这就需要我们重新界定资源优势,立足于技术革命和市场需求,找准潜在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区情的再认识,刻不待时。

三、主要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对于处于转型关口期的内蒙古,更需要用战略思维把握全局,用创新思维促进发展。

(一)围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抓好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

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智能电网,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2016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神华宁煤煤制油示范项目建成投产作出重要指示“这一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对我国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对能源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发展方式的有益探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立足我国国情,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由此建议内蒙古: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等重大战略思想,重新审视和评估内蒙古“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五大国家级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建设,按照发展现代能源经济(能源+经济)的要求,构建能源基础产业,以及依赖能源消耗的新兴产业、高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科技密集型产业等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

(二)抓好国家实施新一轮战略的机遇期,推进新产业发展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例如,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 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把“三个新”和“三个第一”结合好,才是创新思维所在。纵观内蒙古改革开放40年,创造了8年全国增速第一,一方面得益于国内对能源重化工的巨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内蒙古紧紧抓住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机遇。抢抓机遇仍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党的十九大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这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确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期路线图,每一个战略的实施都意味着数以万亿计的巨大潜能的释放,也意味着巨大发展空间的拓展。由此,建议内蒙古增强机遇意识,再次紧紧抢抓新时代国家实施重大战略的机遇,根据每一战略国家确定的实施要点,对于自治区已出台规划的,列出责任清单,抓好落实;未出台规划或者实施方案的,尽快制定行动方案,明确近期需要抓好的重大事项。

(三)顺应技术革命趋势,推进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技术革命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既能带来科学革命,也能带来产业革命。这就要示我们必须深刻把握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革命的变化趋势,顺应生产和消费模式变化,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来谋划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建议内蒙古一要率先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以建设智慧城市等为抓手,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打通信息壁垒,形成覆盖全区、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二要建设全区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内蒙古文化旅游资源、产业与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对接。三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如,建设全区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共享平台。四要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车间改建,拓展传统产业发展空间。

(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抓好内蒙古营商环境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参照全国其它省区“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议以“破、立、降”改革为契机,出台相应具体举措,改善政府服务效率;二是目前各省区纷纷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内蒙古人才问题更为突出,建议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抓好人力资源建设,充分考虑人的智力成本回报问题,真正落实好总书记提出的“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做好了,在全国都有积极意义。”三是妥善处理好人才“存量”与“增量”的关系,给予现有人才宽松的政策保障、灵活的机制保障,防止“存量”人才流失,在此基础上,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加快引进“增量”人才。

(五)突出转型引领作用,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

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关系人民福祉增进,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入推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经济转型升级,是振兴实体经济、实现一二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建议内蒙古尽快修订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和编制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切实发挥好服务业在引领工业、农牧业转型升级的牵引作用。每年召开一次全区服务业创新发展大会,提振信心,营造良好环境。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高质量
以高质量项目带动高质量发展
关于高质量推进省级乡村振兴立法的思考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咸阳何以“一路向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央企境外业务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