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性地运用民族文化经典,构建中国情境教育儿童学习范式

2018-07-18

未来教育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范式儿童情境

为儿童的学习是我探索的原点,让儿童不仅快乐、高效地学习,还要身心健康,使一个个充满情感的生命个体心灵也美起来,是我追求的教育高境界。

为此我走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走在这样的路上,虽艰辛,但更多的是快乐与充实,直至现在,让我这近80岁的老人也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这种创新激起的生命活力让我乐此不疲,努力地朝着彼岸前行。

在“儿童情境学习”的探索过程中,我不断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理论滋养和启示。一千多年前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及近代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可谓“意境说”的经典。中国古代的诗人蘸着情感的水,在特定的情境中写下了一首首让读者连同诗人自己心动的诗篇,写下多少不朽的中国古代诗词流传至今。这充分显示了“意境说”诗词创作理论其底蕴的丰富及深厚,使它具有永恒的价值,充满了无穷的生命力。

这种文化自信在我心中早已树立,我越来越感悟到在学习国外教育先进理论的同时,中国教育要走自己的路,这就必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里寻“根”。在时代的召唤下,出于对教育更高境界的追求,触动我将古代文论经典“意境说”大胆地跨界,创造性地应用于今天的儿童教育中。我深感“一切境界无不为我、为儿童所设”,使儿童情境学习的实践与研究一步步走上民族文化引领的道路。

(一)概括真、美、情、思四大核心元素,儿童情境学习理论架构逐步形成

30年间我持续研读“意境说”,深入地进行探究,终于从中概括出真、美、情、思四大元素,导引着我,影响了我的儿童教育理念与教学策略,并成为儿童情境学习的重要支撑。

●真:让儿童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符号学习与多彩生活链接。这是儿童智慧的源泉。

●美:美是教育的磁石,以美的愉悦唤起情感。

●情:情是儿童情境学习的命脉,情感生成的内驱力推动儿童主动地学习,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能,并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思:思维是儿童发展的核心。广远的意境引发儿童的思维活动,拓宽了儿童思维和想象的空间,从而有效地开发儿童潜在智慧。

随着认识的加深,结合我教学实践中的感悟,更感真、美、情、思正是儿童发展所需,不可或缺,从而将此确立为四大核心元素,并由此逐步形成中国式儿童学习的理论构架。以下作简略介绍。

●理论构架之一:

营造最佳学习环境的模型

(1)拓宽教育空间

为儿童情境学习营造一个开放的富有美感的空间。

(2)缩短心理距离

以情感为纽带,缩短儿童与教师的心理距离,情感的链接给儿童带来亲切感和安全感。

(3)保证主体位置

引导儿童投入一系列学科活动,使儿童在情感与角色意识的驱动下,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4)突出创新实践

引导儿童着力进行创新与实践的学习活动,强调着眼发展,着力基础,使教育目标得到落实。

我从脑科学的视角审视,为儿童情境学习营造的正是脑科学强调的“丰富而美的、安全的,且保证儿童活动其间”的学习环境。为此从实践到理论,充分表明这是科学的儿童学习环境。

●理论构架之二:

从儿童心理倾向,揭示儿童主动学习的基本原理

儿童情境学习理论架构,除渗透体现真、美、情、思四大核心元素外,我还同时结合哲学、美学,又借鉴心理学,反复琢磨儿童为什么在优化的情境中学得那么主动,探究其基本缘由是什么。由于自己在实践中感悟,我又从感悟中提炼概括。这两年我更明确了基本原理。1994年已经有了轮廓,如何概括才更为准确、妥帖,又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到1996年12月才提出。我从儿童心理倾向的不同角度,揭示、确立了儿童主动学习的四大基本原理。

(1)情感驱动原理

情境学习所创设的情境,首先渲染了具有一定力度的氛围,从而激起了相应的情感。儿童情境学习利用移情作用,情感不由自主地移入情境中的相关对象上;随着情境的延续,儿童的情感逐步加深,最终由于情感的弥散渗透到儿童的内心世界。儿童情境学习的优越性就在于以情感驱动促使儿童主动投入学习活动。

(2)暗示倾向原理

课堂上利用艺术手段创设的情境,连同优选的现实生活场景的美感,直接诉诸儿童的感官,正符合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儿童进入这样的情境,引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情不自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这种不显露目的,又对儿童的心理及行为产生影响,就是暗示的作用。“凡是影响心理都是暗示”,而每个儿童身上天然存在着接受暗示的能力。情境教育运用暗示倾向原理,让儿童主动性大增。

情境学习正是利用暗示倾向,“用无意识导引有意识”“用情感伴随理性”,二者交织起来和谐进行。这种最佳的心理活动正是挖掘人类潜在能力的重要通道,使儿童的能力和潜在智慧得到充分的发展。

(3)角色转换原理

关于“角色转换”我在心理学书上并没有读到。这是在长期的儿童学习研究中自己感悟、体验、发现到的。而事实表明,“角色转换”的确是影响儿童心理的。

儿童通过扮演角色、担当角色,产生进入角色的知觉,这种“有我之境”,可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导引效应。凭借这种如临其境的知觉,会很快理解角色在情境中的地位、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从而设身处地地体验角色的情感。于是,自己仿佛变成了那个角色,“我与角色同一”,产生顿悟。角色扮演的热烈的情绪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是角色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成了真正的主角,从而迅速推进儿童自主学习进程。

(4)心理场整合原理

根据心理场理论,儿童生活的空间,无不对他们的心理发生作用。明确地讲这就是一个“心理场”,任何一个人不可能超越这个空间。无论是优选的,还是优化的,富有教育的内涵,富有美感的充满智慧和儿童情趣的学习情境。其力度、其真切感和美感,都足以影响儿童的心理世界。心理场理论指出,儿童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的愉悦,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向着教育教学目标整合的“力”。这便是正诱发力。进而使已创设的情境更为丰富,情境渲染的氛围更为浓烈。并形成良性推进的、多向折射的心理场得到优化整合,促使儿童用整个身心去学习,顿悟加速产生,从而随之改变儿童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结构,因而使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理想境界成为现实。

●理论构架之三:

概括促进儿童发展“五要素”,确立五大教学原则

真、美、情、思四大核心元素,让我在实践研究中提出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并进一步提升为“五大原则”。

(1)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

(2)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美感性;

(3)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

(4)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人文性;

(5)以训练学科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十多年的审视和反复验证,“五要素”发展为儿童情境学习五大原则:“主动性原则、美感性原则、创造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理论构架之四:

揭示指导儿童学习五大操作要义

根据四大核心元素具体提出指导儿童情境学习课程的“五大操作要义”。

(1)以“美”为突破口;

(2)以“思”为核心;

(3)以“情”为纽带;

(4)以“儿童活动”为途径;

1978年,马科斯·费尔逊和琼·斯潘思在研究个人汽车共用问题时提出了“合作式消费”的概念。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共享经济主要指的是我们通过一些高科技以及新型的技术来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让我国通过高科技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更好的为人们服务。但是在传统的共享经济中,很多企业没有采取完善的监督管理,所以很多部门在实现共享经济时都只是了解共享经济的表面现象,而不能让我国的经济状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现阶段我们就需要通过技术的改革来加深共享经济的监督管理手段,保证人们可以更好的进行使用这些共享设备。

(5)以“周围世界”为源泉。

如上简述都显示了“真、美、情、思”在构建儿童情境学习的操作体系和理论构架中的核心作用和关键性的启发与引领。

(二)发现儿童学习金钥匙,情感与认知融合,确立儿童情境学习核心理念

我回顾自己在第一轮实验班为儿童设计、亲授的一千多节课,亲身感悟到,当我把儿童带入优选的、真实的情境或课堂优化的美的学习情境中时,情境的“美”顺乎自然地激发了儿童的“情”,而情绪具有形成动机的力量,形成主动投入学习活动的内驱力,思维活动积极展开。智慧的火花竞相迸发,碰撞着、感染着。课堂往往进入了忘我的沸腾状态——一个个踊跃,甚至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表意见。在这样的形态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其中。我意识到,儿童情感的暗流涌动起来,孩子智慧的门扉已被激起的情感推开。在大量的实践中,我思考着,从自己的“感受”“体验”中进一步去“悟”,我觉察到儿童的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认知的活动,儿童的情感已顺其自然地融入其中,而且极大地影响、推动了儿童的学习。在优化的情境中,随着儿童身心愉悦,潜在智慧萌发,呈现出学习主体生命的多元色彩。在“真、美、情、思”核心元素的影响与导引下,我终于发现儿童学习“快乐、高效”的金钥匙,那就是在优化的情境中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的融合。

脑科学告诉我,儿童内心的愉悦感和热烈的情绪会使脑释放大量的神经递质,刺激神经元生出更多的树突,并加快链接,思维进入最佳状态,指出“丰富环境中的儿童明显具有更高的智商”。

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界定什么是“情境教学”时,1987年《江苏教育》11期,我发表的论文《情境教学的探索过程及其理论依据》,明确提出“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优化情境,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融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20多年来,我和实验班的教师们一直将这一“金钥匙”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我们学校历届学生普遍学得快乐,又获得高效,而且负担不重。这正是充分运用了儿童学习的这一秘诀的效果。

近年来,这一核心秘密从学习科学那里得到了验证。学习科学指出,“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的结合是学习的核心”。为儿童情境学习范式的“核心理念”明确提出并提供了相关的科学依据。

(三)为儿童快乐高效学习,构建中国式的儿童学习范式

情境教育的创造性突破,从民族文化经典中概括出四大元素,这正是儿童发展所需,确立为儿童情境学习的核心元素,连同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融合的儿童情境学习范式的核心理念,让教师真切的情感凝聚着智慧,闪烁着育人的光亮走进教室,走进儿童中间,让课堂亮起来,让儿童的心灵亮起来。在儿童学习的真实情境中,在众多的学习现场反复观察、体验、感悟。积淀必然产生飞跃,“三部曲”主旋律终于有了音符,有了节奏,有了乐章,终于揭开儿童学习黑箱的一角。此时的感觉正如王国维先生所阐述的学习的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我顿觉豁然开朗、融会贯通。那时的感觉该是多么兴奋,内心非常愉悦,思路清晰而顺畅。多年来研究的一个一个成果一下子联通,得到整合,顺其自然地渐成体系。由此构建了儿童快乐、高效学习,全面健康成长的“中国式儿童情境学习的范式”。

其内容概括为:择美构境、以美生情、以情启智,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融合起来,引导儿童在境中学、做、思、冶的儿童情境学习范式。

1.儿童情境学习范式要则的阐述

择美构境。我深知爱美是儿童的天性。美能给幼小心灵带来愉悦,无论在真实的情境中优选的美的情境,还是在课堂上通过富有美感的音乐、图画、戏剧等艺术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再现的优化的情境,他们在美中获得快乐的审美感受,都会激起愉悦的情绪,常常随之展开美妙的联想、神奇的想象。“择美构境”是顺应儿童天性育之的有效举措。

以美生情。事实表明,充满生趣的美的情境,吸引了全体儿童快乐地学习。在教学现场我无数次感受到,“美”极大地激发了儿童的热烈情绪。课堂上,儿童学习往往达到了一个比教学设计预期目标还要丰富得多、广阔得多的境界。正如艺术心理学所阐明的“美能唤情”,是情境的美激发了儿童热烈的情绪。

以情启智。在大量亲身实践感受与理论感悟的双重作用下,我领悟到儿童在热烈情绪的内驱力推动下,在课堂上为求知而乐,为探究、想象而兴奋、激动。情感伴随儿童的学习活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随之大增,认知活动转变成一种体验,思维活动积极展开,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以学为乐,以思为乐。在这普遍的学习热情高涨的课堂里,学习效能不断提高成为必然。我深刻感悟到儿童有情,情感是动因,情能启智。脑科学已证实,“愉悦的情绪可以加速大脑神经元的链接”“情绪信息总是比其他信息优先得到加工”,“只有情绪才能为我们提供足够多的热情来达到目标,促使儿童主动投入学习过程,且留下难以磨灭的情绪记忆”。

儿童在情境中学习获得快乐高效,找到科学的理论依据。“以情启智”是儿童学习的必然,是规律。

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融合。如上所述,美的情境给儿童带来愉悦,美能唤起儿童的情感。在情感的驱动下主动投入学习,极大地发展了儿童的思维。如此顺理成章,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融合起来,成为儿童学习范式的核心理念。

2.儿童情境学习范式的操作策略

境中学。儿童情境学习的知识不再是孤立的、抽象的符号,而是有场景、有事件、有角色,甚至有情节,与生活中的人物似曾相识,具有相似性。这样,强调知识镶嵌在情境中,儿童也在情境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利用经验所学的知识,儿童感到熟悉、亲切,而且笼罩着情感色彩,因而从“已知”敏捷地进入到“未知”领域。情境中的这些来自儿童经验的信息与儿童学习的新知识融合在一起,符号学习与生活的真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从而留下久远的记忆。

境中做。“学”是为了“用”,所以在“境中学”的同时,引导儿童在“境中做”。

儿童在境中“做”的多种活动,使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包括肢体都会获得最为和谐、协调的兴奋,以至整个身心都投入其中。这种感受在教育目的的导引下,形成了蕴含知识意义的活动。神经科学告诉我们,这种多种感官协调的活动带着信息进入大脑,留下的印记深刻而鲜活,难以淡忘。这就保证了儿童通过自身活动在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所谓具身认知。儿童不仅体验到学习知识的运用价值,且在运用中有效地培养学习力,磨炼才干,并产生成就感,强调了学以至用,学用结合。

境中思。儿童在境中“学”和“做”的过程,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着力引导儿童在境中“思”。而情境的“美”,情境的“形”与“情”,更易于激起儿童所思所想。在情感的驱动下,儿童往往会进入“美美地想,乐乐地学”的状态中,还带着想象去学习,教师顺势就学习内容提出“是什么”“像什么”“为什么”,引发儿童进行思维活动,相机引导儿童面对现象举出实例、提出疑问,进行比较、优选、归类,并有意识地激起儿童展开联想与想象。如此在境中“思”,不仅有效地发展儿童的思维力、想象力,而且开发了儿童可贵的潜在智慧。

记得当时我教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习《小小的船》,我创设了孩子飞上了月亮的情境,用“在蓝蓝的天上,()”这个题目让孩子进行说话训练,孩子带着想象,争先恐后地发言,有个孩子说:“我在‘蓝蓝的天上’,给李老师打电话。”我听了真是惊喜万分。试想,在20世纪80年代初,除了科学家还有谁能想到在太空里打电话?!算起来我们孩子的幻想比我国宇航员在“神九”上给家人打电话的现实竟早了近20年。美的情境给儿童带来愉悦,让孩子的智慧迸发出如此灿烂的火花。

刘勰的《神思》篇中指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意境广远的情境,是启迪孩子潜在智慧,发展创造性的最佳境界。那是最适宜儿童想天说地的、宽阔的思维空间,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思维、想象,神而往之。他们在意想中揣摩,在幻境中塑造,迸发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欣喜的、智慧的火花,并燃烧、升腾……

我由衷地赞美儿童的思维是“长翅膀的”,儿童的思维是“会飞的”,他们的想象力可以神通江河湖海,意攀高山白云,同样可以进入思接往昔、憧憬未来的境界。这也使我更加坚定了中国式的儿童情境学习以“思为核心,着眼创造性”的主旨。因此,儿童情境学习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学科活动的情境中,几乎是全体儿童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从“乐思”到“多思”,如此日久天长,儿童势必就渐渐学会“善思”。在儿童的思维、想象无拘无束的生命早期,大脑处在生长的关键期,在情境中有意识地着力发展儿童的思维力、想象力,优化儿童的思维品质,这正是为创造性人才作了重要的早期训练。所以在儿童情境学习范式构建后,我明确提出培养发展创造潜能的举措,并且以“发展儿童的创新精神”作为不懈追求的境界。

境中“冶”。“美”是教育的磁石,爱美是儿童的天性。在中国式的儿童情境学习中,我先后明确提出从“以美为突破口”到“以美为境界”,“以美育美”,主张引导儿童在境中通过感受美——理解美——表达美——创造美。正如康德所说:把“美与形象”“美与心灵”“美与世界”“美”与“真”和“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这充分表明,情境中的美,儿童非常乐意地接受,在优化的有美感的情境中,课堂是美美的,儿童的心灵也是美美的,进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当儿童持久地、多侧面地获得审美感受,就会一次又一次地产生对客观现实的美好的情感体验。体验到审美愉悦,进而形成对美的追求,且择善而行,正是“道始于情”,这就能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对儿童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这正如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所说,“事外有远致”,作为老师一定要认识到每个儿童都是洋溢着生命情感的个体,我更感“教外有远致”。儿童情境学习绝非局限于儿童作为学习主体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还必须以丰富的、纯美的、高尚的情感塑造儿童幼小的心灵,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尤其让儿童在他们的价值观尚未形成时,就逐渐感受到知识之美、世界之美、生命之美。这样从小通过美的,有情的,智慧的熏陶,作为有情的生命,幼小的内心世界里也很自然地会在懵懂中依稀懂得“爱美”“乐善”“求真”,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从而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为洋溢着情感生命的个体,甚至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大自然,移入生活,移入他人。这种对儿童心灵的塑造,将有效地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为培养儿童核心素养、卓越品质提供了可行性。真、美、情、思育人的理念,让儿童情境学习范式的构建具有前瞻性,关注顺应儿童发展的未来的趋向,最终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在此,我举一个实例,说明儿童在真实的情境中将审美、情感、思维三者结合起来,获得的意想不到效果。

记得1981年初夏,从南斯拉夫伏伊丁那体育中心传来喜讯,中国乒乓球健儿囊括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七项冠军。我是那样急切地向孩子们报告着:“乒乓球队的叔叔阿姨们在我们的国歌声中走上领奖台,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字,又一次镌刻在那辉煌的奖杯上……”好些小手举起来:“我们全班赶快写封信祝贺呀!”“不,全班一封信太少了,一人一封才带劲儿!”一双双快活的眼睛告诉我,他们的心,正在为祖国的荣誉而欢跳……一个小男孩若有所思地说:“要是能捎上一点礼物该多好!”我顺着孩子的思路给他们即兴设置一个“障碍”——“但是叔叔阿姨是不喜欢我们乱花钱的,该怎么办?”

第二天,晨曦初露,就有人来敲门。啊,是我的学生——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她拿着两朵花,认真地说:“老师,这是咱自家栽的长春花,我挑了两朵最大的,一朵送给叔叔,一朵送给阿姨,愿我们的体育事业像长春花一样永开不败。”多美好的祝愿!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紧紧地握着她的手,一起向学校快步走去。教桌上早已放好一大叠信,孩子们都围拢来:“老师,我画了一座宝塔,愿乒乓球队的叔叔阿姨更上一层楼。”“老师,我多么希望插上一对翅膀飞到叔叔阿姨身边,表达少先队的祝贺,所以我寄上两根小鸟的羽毛,作为我的礼物。”“我没有什么礼物,几块从江边捡来的小石子,向叔叔阿姨表示一个在长江边长大的孩子的心意!”“还有我!”一向胆怯的小苇也挤到我身边,小心翼翼地打开手帕,细声细气地说,“这只小小的玉蝴蝶,是爸爸过生日那天,奶奶送给爸爸的,我过生日时,爸爸又把它送给我,如今我要把它送给叔叔阿姨留个纪念。”……啊,我惊喜不已。这些普普通通的小花、羽毛、石子、玉蝴蝶,顷刻间在我的手中变得沉甸甸的,我无法掂出它们的重量——其间渗透着孩子们纯真的感情。

我凝望着这些信件与“礼品”,两眼湿润了,那是播种者欢乐的泪水。我依稀看到,播下的热爱祖国思想的种子,已在那奇异的土地上萌发,并向着美好的未来微笑……

中国式儿童情境学习范式的漫长历程,是从儿童教育的现实出发,提出问题,不断地吸纳民族文化经典“意境说”的理论滋养,并且借鉴美学、心理学及脑科学、学习科学等方面的理论,集中外诸家论述,对儿童学习的规律认识一步步加深,一步步具体化和系统化。我深切地感悟到,是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给予了我智慧的启迪,让我寻到了“源”,找到了“根”,引领我构建了中国的儿童情境学习范式。儿童情境学习范式实施,改变了儿童的学习方式和状态,从而让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审美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使中国式的情境学习真正成为儿童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儿童情境学习范式经过漫长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充分显示出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且又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生动显现了东方文化的智慧。

猜你喜欢

范式儿童情境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