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书育人,润物无声

2018-07-16单福玉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感恩教育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单福玉

摘 要: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品德修养的教育,近年来,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速度迅速,对中国文化产生强大的冲击,诸多小学生存在严重的奢侈浪费现象、对于帮助他们的人也从不言谢。因此,加强学生的感恩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品德修养的载体,对学生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旨在通过语文教学向学生传播感恩思想,并对其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制定科学系统化的措施来提升小学生的感恩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感恩教育;教学策略

感恩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在我国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因素,对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以及思想观念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与感恩教育相关的资料,开展感恩教育,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一、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感恩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种品德,只有一个人真正懂得了感恩,才能算是一个完美的、有意义的人。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应当明确将感恩教育列为教育的中心。开展感恩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的感恩之心,使其成为一个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人,无论对家庭、社会,以及个人今后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现行教育中缺少了感恩教育,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就失去了指导方向,学生长大之后由于缺乏感恩之心,而不懂得孝敬;与朋友交而缺少爱心。即使未来有所成就,也不会回报社会、帮助他人,从而成为一个孤僻之人。

自实施计划生育以来,我国的家庭人口显著减少。独生子女家庭数量日渐增加,在生活中,父母过度地宠爱自己的子女,对子女的请求尽量地满足,长此以往,受到过度溺爱的孩子就会失去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养成只懂享受而不懂奉献的意识,即所谓的“公主病”。即使长大,这种享乐索取的本性也不会消失。因此,我们要从小学做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以使其长大之后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德修养,作一个懂感恩、知回报的有用之人。

二、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一)筛选信息——知恩

知恩,是感恩教育的第一步,在进行感恩教育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懂得知恩。语文课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筛选,感恩中首先学生需要了解的是:感恩的对象是谁;感恩的事件是什么。例如,当我们感恩大自然时,一般都通过记叙文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将其应用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突出景物特征,根据景物特征叙写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二)情感体验——感恩

感恩的培养要通过亲身实践才能了解感恩的真实意义。在感恩教育中,要增添实践环节,以使学生身心都可以感受到感恩,从而形成深刻的记忆。

1.在朗读中体验

感恩的情怀需要通过朗读来表达,选取与感恩相关、文采优美、文章内涵丰富的篇章作为朗文。朗读期间,充分发挥自己的情感,与文章内容相吻合,能够全面地体会到感恩之情,并将其通过语言来表述出来。朗读中要做到:(1)直抒表达感恩的语段,例如,《世界多美呀》可朗读文章的后二段,以全面了解世界的美,体会世界对人们的奉献,表述人们对世界的感恩之心。(2)突出语言,心理及动作中人物的感恩情怀,体会作者的崇高之情。例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场景描述了瑞金城沙洲坝对毛主席的感恩之情。

2.在想象中体验

对于描述大自然美景的文章中,可以通过想象来体会文章的意境,以使景物的美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例如,《可爱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体会到西沙群岛的魅力,从而表达出对大自然创造力的感叹,以及对祖国魅力山河的喜爱,通过想象使景物更加逼真化、优美化,表述自己对大自然的敬佩之情。如《小英雄王二小》中可以想象王二小与日军奋勇抵抗的情境,以展现王二小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爱国情怀。

3.在思维中体验

对于通过事物来描述意义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从中体会到文章所表述的真实意义。例如,在《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诵,以体会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从而阐明大自然对人类不可替代的意义。《卢沟桥》,通过卢沟桥事变来展现日军对中国的侵害和战争对人们的危害,从中体会到人们对和平世界的渴望,以及中国人民奋勇抵抗的爱国心。

(三)倾诉衷肠——报恩

通过上述所言,学生不仅要学会知恩、感恩,同时也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恩情怀,将感恩的心声升华到报恩的层面,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升华:

(1)通过文章来诉说情怀。例如,《出色的老师》一文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作文的形式,来抒发对老师的感恩。

(2)变换角色诉情怀。例如,《提灯女神》一文中,可通过转换角色的方式,来表达对南丁格爾的感谢,如果你是一名受伤的士兵,你会如何表达?

感恩对于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知恩的心、感恩的心,同时也要有一颗抒发感恩情怀的心,以在不断的成长中,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做一个有意义、懂感恩的人。

参考文献:

[1]王从吉.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渗透[J]. 新课程,2011(6).

[2]王伟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J].学周刊,2010(11).

[3]张红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J].广西教育,2009(10).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感恩教育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