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

2018-07-16陈莉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德育语文教学

陈莉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如何使语文教学与德育有效融合?为此,从挖掘教材渗透德育、作文教学融入德育、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三个方面浅谈这一观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

一、挖掘教材,渗透德育

当我们翻开语文课本的时候,一个个充满生命气息的文字、一句句跳动生命旋律的话语、一首首闪耀情感光芒的诗歌便迈着轻快的脚步向我们走来。这一字、一文、一篇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笔墨横姿,不仅具有文学性、多样性,还具有启发性、思想性。学习《师恩难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浓浓的师生情,从而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品质;在学习《长江之歌》《三亚落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从而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学习《轮椅上的霍金》时,教师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坚强的力量,从而培养他们愈挫愈勇的精神;在学习《钱学森》《詹天佑》时,教师可以使学生领略“大国工匠”的风采,从而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总之,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子,并在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德育。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时,我不仅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还注重培养他们“滴水穿石”的精神。首先,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张图片,并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仔细地观察这些图片,并说一说图片上是什么景色。”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一滴滴的水珠滴在了一块大石头上。”有的学生说:“石头上有一个圆润的小洞。”我说道:“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吗?”其次,我让学生通过自读、齐读等不同的形式朗读这篇课文。学生不仅明白了石头上小洞形成的原因,还从“水滴石穿”的现象中受到了启发。再次,让学生说一说哪些人具有这种精神品质,并说说与他们有关的故事。有的学生说:“达·芬奇学习画画时,反复练习,不辞辛苦。”有的学生说:“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苦练书法,终于写出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讲述故事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能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作文教学,融入德育

作文是内心世界的外现,是自我认知的表现,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小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一扇窗户,透过它,教师可以看到一颗颗烂漫纯洁的童心。基于此,教师不仅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紧抓德育,还要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

就以作文的命题为例吧,教师拟就的作文题目对学生的作文主题以及写作方向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意义的作文题目来启发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赞美某个人的角度来命题:《我们班的“小雷锋”》《敬爱的老师》《无私的母爱》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以及乐于助人的品质;也可结合文化传统来命题:《美丽的剪纸》《春联》《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等,这样的命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结合环境保护命题:《我是绿色小天使》《我赞美小草》《守护绿色》等,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选材、写作、批改等环节渗透德育。这样的作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会识别是与非、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

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专业素质、高水平的教学能力,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確的价值观以及高度的责任感。试想,一个意志力不坚强的体育教练怎能训练出顽强拼搏的运动员?一个居心叵测的律师怎能做到客观公正?同样,一个道德败坏的教师又怎能教出品行良好的学生呢?因此,只要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并用自己的真心、爱心、耐心以及人格魅力、高尚情操影响学生。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3课《孔子游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说一说孔子给弟子授课时所采用的方式。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明白孔子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还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是寓教于乐了,有没有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最尴尬的莫过于,在赞赏孔子的教学方式的同时,教师自己还在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授课。再比如说:教师要求学生把字写工整、写清楚时,自己先要把板书写工整、写漂亮;在要求学生不要迟到时,自己也不要迟到;在让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或回答问题时,自己也要先做到说话标准、发音准确。教师应积极发现语文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并在备课时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此一来,这就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还使他们如沐春风。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并积极挖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与此同时,还要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如此一来,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成才,还有利于他们成材。

参考文献:

[1]孙云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课外语文,2015(16).

[2]郑诗畅.新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浅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3).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德育语文教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