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的对策

2018-07-16杨启春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网络游戏手机游戏

杨启春

摘 要:学生沉迷手机游戏不能自拔,这是老师和家长最烦心的教育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老师和家长要分析和研究导致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采取良策,善用妙方,把学生从手游迷途中挽救回来,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手机游戏;沉迷;网络游戏

由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今天的手机游戏已经取代了PC客户端游戏和主机控制台视频游戏。手机游戏具有便携性、及时性、互联性、社交性等特点,使得庞大数量的手机用户成为手机游戏的玩家,这些玩家当中,除了部分成年人,绝大多数就是青少年了。手机游戏的娱乐性和诱惑性是人尽皆知的,处于未成年阶段的学生一旦沉迷于手机游戏中就难以解脱,无法自拔。这样不仅影响学习,而且严重地迫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阻碍孩子健康成长。如今,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已经成为老师和家长最为棘手的问题。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以下教育方法确实是矫正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的良方妙药,家长和老师不妨试试。

一、堵不如疏,疏不如导

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孩子一旦沉迷于手机游戏,犹如碰上了“洪水猛兽”“精神鸦片”“电子海洛因”。的确,如果不及时引导和教育,不但危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业,甚至出现自闭、孤僻等不良心理特征。面对学生对手机游戏身陷囹圄、不能自拔的处境,老师和家长不要一味地阻止和遏制,家长越是阻止和遏制,越容易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顽固的叛逆情绪。这时候,家长要主动提出允许学生玩手机游戏,并帮助孩子选择游戏,指导孩子将游戏进行分类,筛选出健康益智、娱乐性强、孩子喜欢的游戏,给孩子安排一定的游戏时间,一般每天不要超过40分钟。随着学生抵触情绪的缓解,教师和家长再循序渐进地提出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家庭作业的要求,并承诺:只要认真完成作业,好好学习,适当合理的玩手机游戏是可以的,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但如果孩子不认真完成作业或者作业敷衍塞责,立即取消当天的游戏,并进行批评教育,从而让学生明白,要想痛快地玩一场游戏,搞好学习,认真做好作业是前提。这样,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的程度自然会逐渐淡化。

二、讲清危害性,培养自控力

老师可以召开主题班会,专门研究和讨论未成年人沉迷手机游戏的危害性,在开班会之前,班主任可以布置学生回家查找有关玩游戏对未成年人身心造成危害的案例。在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要结合学生搜集来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老师要特别强调长时间沉溺于手机游戏对于未成年人的身體和心理的危害性。如视力急剧下降、脾气暴躁、性格孤僻、睡眠不足、交往障碍、影响成绩等方面进行强化,促使学生提高警惕性,控制玩手游的时间。

三、抽空陪伴,让家长成为孩子最好的玩伴

孩子之所以整天抱着手机不放,沉迷于虚拟的手机游戏之中,究其根本原因,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很少陪孩子沟通与交流,更无暇与孩子一起玩耍,让孩子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只能用手机游戏寻找刺激和获得成就感。作为班主任老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家长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陪一陪孩子,比如抽空和孩子看看课外书,下下棋,讲讲故事,聊聊天,谈谈心,讲一讲孩子在学校发生的故事,说一说家长单位发生的趣事等。要发挥家长的陪伴作用,家长要成为孩子最真诚的伙伴和朋友。这样,学生玩游戏的时间自然少了,还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关系。

四、培养兴趣,分散注意力

为预防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家长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利用好周末和假期,比如带孩子一起去游泳,在游泳过程中缓解沉重的学习压力,通过游泳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带孩子去体育场打球、去野外爬山、到农家乐去钓鱼,甚至带着孩子散散步、逛逛公园;也可以培养一些艺术爱好,比如学习书法,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等。兴趣广泛,爱好多了,朋友也会增加不少,手机游戏自然就淡忘很多。

五、限制时间,共同参与

孩子在提出玩游戏的要求时,家长要提出时间限制。每次玩游戏时间一般不宜超过40分钟,如果超过了时间,家长要强制阻止,不与孩子讨价还价。同时,杜绝孩子睡觉前玩游戏,睡前玩游戏会让孩子大脑兴奋,游戏结束后仍沉浸在虚拟的游戏之中,让孩子久久不能入睡,时间长了,孩子睡眠不足,将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在限制时间的同时,家长还可以与孩子共同玩手游,参与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既满足孩子的游戏瘾,又拉近了亲情间的距离,家长可趁此机会和孩子一起讨论游戏的种类,游戏的内容,游戏的选择等。保证孩子健康玩手游,以免不健康游戏对孩子身心的侵蚀。

总之,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不是孩子的过错,更多原因是老师和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或者引导方法不科学,孩子的身心被手机游戏锁住了,老师和家长要探索学生沉迷手游的原因,找出解决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办法和途径,只要方法得当,手段科学,家长倾心,学校给力,相信充满诱惑的手机游戏是锁不住孩子的。

参考文献:

[1]张鑫.小学生网瘾的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J].黑河教育,2016(10).

[2]周飞,黄朝斌.手机游戏的负面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8).

[3]姜海男.浅谈手机游戏对中学生的影响[J].内蒙古教育,2017(2).

[4]翟瑜.如何与手机游戏“争夺”孩子[N].衡阳日报,2017-07.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网络游戏手机游戏
基于手机游戏中UI界面的交互设计研究
陕西省大学生手机游戏迷恋度实证分析
让手机游戏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新渠道
手机游戏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
停止侵害在网络游戏侵权案件中的适用
网络游戏的品牌推广策略研究
青少年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浅谈手机游戏业务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