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策略教识字 提升能力促发展

2018-07-16巢肖琴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识字兴趣策略

巢肖琴

摘 要:小学是学习、积累语言的黄金时期,识字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渗透识字方法,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多途径识字。

关键词:识字;策略;兴趣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小学识字方法有很多,但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并不善于归纳相关的识字方法,而且如果都使用相同的方法去识字的话,很多学生久而久之便会失去识字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及年段特点,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善用字理教学

汉字集音形义于一体,从结构上可分为独体字(象形、指事)与合体字(会意、形声)两种。字理教学是指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和理据进行识字教学。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在利用字理时要注意学会分类教学:

(一)丰富汉字文化,在字形揣摩中学象形字

中国汉字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会意字,最后升华为形声字。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识字内容也遵循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在一年级下学期教学《识字3》时笔者就抓住象形字的特点进行教学。《识字3》中的“舟、川、燕”等是比较简单的象形字。比如在教学“燕”这个字时,笔者先出示“燕”的象形字,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再出示汉字“燕”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观察比较学生会发现“燕”其实是根据燕子的外形图画演变而来。通过看图画识字,展开想象,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了,同时字形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掌握了。

(二)感受汉字魅力,在字义体会中学会意字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象形字。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通过看图、演示,学生会比较容易地掌握会意字的学习。在二年级上学期教学《识字7》中的“亭—停”“鸟—鸣”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亭子的图片,让学生对“亭”有个形象理解,接着又出示一个人站在亭子旁的图片,学生自然联想到人在亭子里停下来休息,紧接着出示“停”字进行学习,这个字的音形义很容易就记住了。在此基礎上让学生利用相同的方法自学“鸟—鸣”这两个生字,学生在有方法的指导下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三)巧记汉字声旁,在形旁辨别中学形声字

形声字既表音又表意。在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生涯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形声字。在教学形声字时,我引导学生先读识记形声字小儿歌:“学习形声字,辨别要仔细,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记住这一点,识字变容易。”在教学形声字时重点要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形”,引导学生通过加偏旁、减偏旁、换字、换偏旁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字义。在学生学会一个简单生字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会一串生字。在二年级上学期教学《识字4》时,我先带学生学习“禾苗”的“苗”字,接着在这个字的基础上通过加不同的偏旁来识记“描”“瞄”“喵”“猫”“锚”,让学生观察这些汉字的形旁。比如“描”的形旁是提手旁,我问学生:“提手旁大多与什么有关呢?”学生经过回忆会回答:“大多与动作相关。”因此这个“描”可以组词“描红”“描写”。比如“猫”这个字的形旁为反犬旁,反犬旁大多与动物相关,因此“猫”这个字与动物有关。这些有关联的形声字通过比较异同,学生会发现它们在字形、字音和字义上的联系,更好地掌握这些汉字,不仅培养了识字兴趣还使识字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妙用儿歌教学

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其中有一类汉字字形相似,但是偏旁不相同,偏旁则导致字义不同。小学生对于这类汉字的运用经常容易混淆,因此我们可以运用缩减和编儿歌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辨别这些相似的汉字。所谓缩减即将要记的内容缩减成一个关键性的汉字,将这些汉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转变成自己熟悉的内容,再将它们编成儿歌来识记生字。例如为了让学生辨别“肖”字族的汉字,我引导学生熟记儿歌“冰化雪消,春来静悄悄。峭壁悬崖,几树寒梅花枝俏。庆元宵,春意闹,市场繁荣货畅销。开创改革路,壮志冲云霄。削根紫竹当乐管,横吹笛,竖吹箫。”儿歌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比较适合小学生识记。学生通过儿歌很快就记住了“肖”字族的汉字。

三、拓展课外教学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识字教学从根本上是与生活相联系的,把语文识字教学封闭在课堂内,切断它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联系是不可取的,也不可能让学生真正领会语文识字的重要性。生活中到处能看到汉字的踪影:广告牌、商品包装袋、交通工具上的友情提醒、学习用品的名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中的汉字,将生活变成学生识字的资源,让学生自主识字,使原本枯燥的识字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着重强调识字改革,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更新、更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最新理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在标准的引领下,结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识字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升其自主识字能力,让他们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享受识字带来的欢乐。

参考文献:

[1]佟乐泉,李枫.小学识字教学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08.

[2]杨涛,郑国民,陈双新.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字种、字量研究(三)[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05.

[3]张行涛,周卫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开明出版社,2011-10.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识字兴趣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识字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