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2018-07-16夏爱华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探讨培养策略

夏爱华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不断深化,老师在开展教学时应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使整个教学成果得到质的飞跃。同时,现代老师就课堂教学内容也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和丰富,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基础语文知识和发展各项学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培养,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语文课本内容,进而激活小学生语文思维,实现知识延伸和拓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一)朗读时间较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加以培养,虽然朗读能力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受到传统教学影响,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朗读的时间比较少,即使有也集中在个别学生朗读上,也就导致学生朗读能力比较低[1]。

(二)朗读内容单一

老师对学生朗读能力进行培养,通常是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仅仅依靠固定课堂时间,学生所朗读的内容和形式都较为单一,而在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具有贪玩、好奇心重等性格特点,单一的朗读内容和形式只会降低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朗读训练也都只是为了快速地完成教学环节,无法使学生获得良好阅读体验,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三)缺乏朗读指导

在对学生开展朗读教学时,语文老师自身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也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培养效果。若是语文老师对课本知识内容了解不够透彻、语言朗读不规范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造成影响,在实施培养之后也很难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四)朗读评价呆板

通常情况下,老师就学生朗读实际情况进行评价,语言表现为“读得不错”“感情很好”等模糊性评价,不能够就学生实际朗读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发挥指导和激励作用。在实际评价中还需要从语言、情感、语调等方面对学生朗读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对于建立学生朗读兴趣和自信心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2]。

二、小學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扩展学生朗读时间

扩展学生朗读时间作为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为达到这一教学效果,需要老师做好以下工作:(1)充分认识到朗读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作用,并在实际教学中体现;(2)科学、合理安排朗读内容,即合理扩展学生朗读时间,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感受朗读的魅力,培养朗读兴趣;(3)有效计划朗读活动,通过布置朗读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朗读,以增进学生理解,提高朗读效果[3]。

(二)朗读方法多样化

在对小学阶段学生开展朗读教学时,既要注重小学生朗读兴趣,又要重视多种朗读方法的运用,通过不同种朗读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和积极性,朗读效果也会得到极大提升。如:在对《小蝌蚪找妈妈》开展朗读教学时,就可以将角色扮演方法应用其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活跃朗读氛围,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能力。

(三)老师示范指导

在小学阶段,学生认知水平、智力发展等发展不够成熟,使得学生在理解力方面还稍显欠缺,然而在这一年龄阶段,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老师就可以在朗读教学中结合学生这一年龄特点,充分发挥老师示范指导作用,学生听取老师朗读以后会进行模仿,然后再由老师就学生朗读效果加以纠正和指导,使得学生准确掌握咬字、读音、停顿等,以此提高学生朗读效果[4]。此外,为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融入自身感情,老师也要注重向学生解释阅读课本主要内容,以此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充分感受作者感情,对整个课堂教学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优化评价方式

在学生朗读之后,老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朗读情况做出评价,老师的评价对学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老师在做出评价的时候既要贴合实际,又要重视评价对学生发挥的激励性。学生在获得老师关注和评价的过程中,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班级团体中的个体价值,进而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朗读活动中。如:“朗读得很好,在语速上较快,这也说明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在以后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对语速的控制,会更加完美”,运用这种带有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评价方式,不仅对学生起到了激励作用,还委婉地指出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学生在以后的朗读中进行改善,不断提高朗读能力和水平。

在本文中,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主要是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分析展开,并对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朗读时间较少、朗读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和朗读评价古板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通过扩展学生朗读时间、朗读方式多样化、老师亲自示范指导和优化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对朗读充满兴趣和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获得更好的朗读体验。此外,也为学生朗读营造了更好的环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自身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子兴.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探讨[J].中外交流,2017(2):199.

[2]赵喜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速读(下旬),2017(11):177.

[3]杜彩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6):751.

[4]钱俊龙.体味朗读之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3(27):28-29.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探讨培养策略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