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习惯养成

2018-07-16王波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语文学习课堂教学

王波

摘 要: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习惯养成是奠基工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更是时时处处渗透着习惯教育,并使学生在习惯养成中学到知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习惯养成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寻找规律,制定必要的教学规范,使学生在习惯养成中形成一定能力,进而灵活运用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关键词:习惯养成;课堂教学;语文学习

中国有句古话“不以规矩,难成方圆”,说的就是一种习惯养成。这在班主任工作中极为常见,比如说画个什么符号表示翻书,做个什么动作表示安静。久而久之,学生便懂得了规矩,养成了习惯,见到翻书的符号便知道迅速打开书本,看到表示安静的动作便都停止说话。俗语说“习惯成自然”,优秀的班主任就是这样从日常的行为训练中让学生养成许多好习惯,也成就很多好的学习方法。所以行为养成常常让人由衷地感叹教师那神奇无比的内在力量,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习惯养成在教学实践中显得尤为珍贵。

一、根据学科特点寻找习惯养成的规律

(一)从语文教材中寻找特点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小学低段主要由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组成,小学中高段主要是课文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能从纷繁复杂的课本中针对拼音、生字和课文在总体上有一个统领全局的教学思路。尽管有许多声韵母和音节,有几千个常用生字和各种类型的课文,尽管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教法,但不同的课型仍有着与它相关的教学规律。如在学习拼音时要求会读、会认、会写,学习生字时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阅读教学时要求理解课文内容,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情感教育等,这就是所谓的“万变不离其宗”。

(二)从教学任务中寻找规律

每一堂课虽然都有不同学习任务,但它们都离不开一个总的目标指引。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对于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可能并不明确,但时间长了学生就能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归纳出当堂课的学习内容,从而明确目标进行任务驱动。如在进行拼音教学中,一般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般是学习声(韵)母,达到会读、会认、会写。第二课时一般是会认读声韵母相拼的音节。如在声母y、w的第一课时教学中,学生就会归纳说出当堂课时的学习任务:学习声母y、w,能够会读、会认、会写。在看图读拼音识字的教学中也可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是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纯拼音句群,根据内容确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第二课时是学习生字,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如在生字“日、月、水、火”的第二课时教学中,也是由学生说出学习任务:学习生字日、月、水、火,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这样由学生自己规范总结说出当堂课的学习任务,更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根据习惯养成进行课堂实践

(一)增强课堂教学的清晰度

如在进行声母y、w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整堂课即可根据学习任务清晰地分为三大部分,将会读、会认、会写贯穿课堂始终。从韵母i、u的读音引出声母y、w的读音,韵母i、u读得稍轻稍短些,就是声母y、w的读音,即完成“会读”。晾衣服的树杈和两座房子的屋顶的倒影,与声母y、w的字形十分相似,通过观察挂图认识y、w的字形,即完成“会认”。指导学生观察y、w在四线三格的位置,认真书写注意笔顺,即完成“會写”。这样就使整堂课的学习目标能够通过习惯养成而逐层有序完成。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小学低段的教学中制定一些习惯养成的规范,形成一定的教学规律显得尤为重要。如在进行生字教学过程中教学生如何组词、如何数空,读几遍、写几遍都要进行一番严格训练。特别是学生在刚接触生字时,笔顺掌握较难,教师可以培养“一笔x、二笔x、……x笔组成x”的笔顺习惯,学生学写笔顺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如写“日”时,学生就可读成“一笔竖、二笔横折钩、三笔横、四笔横,四笔组成日”,这样既练习了笔顺,又加强了字的总笔画的练习。在形成一定的习惯之后,教师就犹如一位优秀的指挥家,而学生就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如地学到知识。

(三)给予家长及时的知识反馈

在通常情况下,小学中高段课文教学第一课时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即初读→抓题眼→整体感知。抓住课文主线,理清课文思路,进行段落的划分,即导读→抓主线→理清思路。第二课时是理解课文的内容,即精读→解词析句→提炼中心,进行朗读训练和情感教育。教师如能将这种授课习惯和学生对基础课文的学习习惯及时建立家校联系,家长便会对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有所了解,也就能根据教师所教的课时对孩子进行有计划的辅导和练习。如在学完第一课时后家长就会辅导孩子朗读,检查孩子了解课文情况;学了第二课时后,家长就会给孩子布置一些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等的练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就能有机结合起来,给予有效学习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三、灵活运用课堂求知习惯养成

形成一定的教学习惯养成并不等于画地为牢、故步自封,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本课内容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声母y、w的教学中,课文中出示的晾衣服的树杈和两幢房子屋顶在水中的倒影和y、w的字形极为相似。既然图画和拼音的字形联系较紧密,这时就完全可以打破“先看图,再学拼音”的传统教法,而采取先读拼音、再看图、最后再认形的教学步骤。在看图的过程中完成“会认y、w”的学习任务。总之,只有有利于课堂的习惯养成才是教学中最为可行的方法。

在不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找寻出有利于教学的行之有效的学习习惯养成方法,学生必能更为迅速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在语文学习中由“学会”变为“会学”。

参考文献:

[1]高久悦.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倾听习惯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7(11).

[2]张英.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J]. 作文成功之路,2017(8).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语文学习课堂教学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