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儿童学会艺术地表达

2018-07-16阚俊雯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表达美术儿童

阚俊雯

摘 要:美术是儿童认识世界、表达情绪与思想的最直接的方法,而美术课堂却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儿童的想象力扼杀在摇篮里。教师应该正确引导,让孩子用美术的视觉去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学会用美术表达,感悟生活。针对这个视角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儿童;美术;表达

纵观现在的美术课堂,你不难发现,现在的课堂大多数是依据教材去教授孩子绘画,照本宣科、循规蹈矩的路数使得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难较好地发挥出来。十九大召开,要求全民都要创新,更何况孩子,更应该让孩子在“美”的课堂生机勃勃,而不是让儿童对美术的热情日渐消退。造成这些现象的成因如下:

—、师控课堂,“我说你做”

现在的美术课堂大多数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投放一个画面,毫无生趣,儿童的美术课学习便形成了针对教材的内容或者参照物的复制。在课堂上,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就很难发挥出来,儿童就是被动地让教师带领着学习,缺少了美术个性的思想情感的表达。

如,教学《动物朋友》这一课时,看到题目,如果老师做得恰到好处,就会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尽可能地把平时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总结出来,让学生根据自己头脑里存在表象去绘制自己最喜爱的动物形象。可是老师怕学生画得五花八门,老师就在黑板上画范画,老师边画边讲技法,然后学生去临摹。同时教师在范画时不断地强调图形的比例,只注重图形的“形”,而忽略了图形的“神”,学生无法用美术的语言表达,美术课堂只是临摹这个老师的范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而美术的视觉形象主要来源于古今中外无数的经典美术作品。为了能更好让学生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获得审美并提高的素质,每册美术教材都安排了适于学生欣赏的经典作品。作为美术老师就应该带着孩子走进“美”的课堂,让孩子学会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老师越俎代庖,限制学生的发展。

二、模仿型“依样画瓢”

正是传统的美术课堂,让学生对美术没有了“美”感,失去了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的积极性。简单地理解为美术课就是无休止地画、画……这样的课堂让学生无法实现自我与情感的表达,难以个性地进行美术的创作,只有随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而进行学习和练习,长此以往,美术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大减弱。对美术那份钟爱的热情也会渐渐消减。

今年,在笔者听的一次美术公开课上,有个三年级的孩子画了一个黑色的村庄,而且周围的一切都是黑色。不知道在孩子的眼里村庄为什么是这个颜色,当他兴高采烈地来到老师面前说:“老师给我打分。”老师看看他的画,二话没说就展示给同学们看,并且说:“你们见过这样的村庄吗?如果让你给打分你会给他多少分?”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0分、5分、10分……”听了学生的话,教师也有点发火,吼道:“怎么会有这样的村庄?”收到批评的孩子似乎想辩解什么?但是在教师的威严下,他仅仅努努嘴就离开了。这个孩子或许以后可能像其他的孩子那样中规中矩,做个“乖”孩子,但是孩子那份想象的翅膀似乎就被此被折断,再也飞不起来。其实美术哪有什么评价的标准,只要画中倾注着了作者独一无二的情感,这就是美的艺术。如达·芬奇《最后的晚餐》、雅克·路易·大卫《那拉之死》……这些作品哪一幅不倾注作者的情感在里面呢?所以,老师能否“停一步”让儿童用儿童的视觉、美术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要操之过急,孩子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

美术课程重在利用视觉的形象自我表现。我们的美术教材过于明确地提示或示范有可能束缚学生的自我表现。更不能让学生用美术来表达美术独特的魅力。为此,美术老师应该在运用教材的同时,高于教材能触类旁通,让学生用美术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如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敢说敢做,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这时我们美术老师应该在班级里举行一些“小梵高风采”活动,针对“小梵高日记”中的美术表达,尝试让学生去说,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表达,线描、水粉、手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多种表达方式。

三、无根性“不知所起”

其实美术课应该多问问学生“所为何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可是在当下的美术教学中,美术课只是一种辅助的学科,也就是非考试学科,学生也感觉上美术课的压力很小,画得好坏也没有什么压力。只作为兴趣或者特长涂鸦。教师也不给学生讲为什么要学习美术?学习美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怎样的作用和意义?未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从而缺失了对于美术学习行为本身的一种源发性思考。对于儿童来说,更是不明白为何学习美术?学习美术有什么意义及作用,更不知道美术对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著名的艺术家田汉也说过:“有生命的艺术常常是野生的而不是温室里的。”因此面对儿童的作品,是一种原生态的,老师的评价要有效。这样儿童才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兴趣盎然地表达。

美術的学习学无定法,但是贵在得法。对小学美术教学来讲,不是让学生画多少画,而是让学生学会美术的表达。通过美术来反应他们的儿童世界来宣泄他们的情感,不断提升儿童的艺术表现力与实际运用能力,使之以良好的审美观念和美的表现力来感受生活。

参考文献:

[1]孙建军.学前儿童生活化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J].美术天地,2013(3).

[2]邵艳波.浅谈少儿美术教育[J].小学美术大世界,2013(12).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表达美术儿童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