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创设中撬动学生心灵

2018-07-16史平平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个性化发展创设情景

史平平

摘 要: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学生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其实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情。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善意的)。在教学中巧妙创设适当的情景,将有助于诱导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学生在教师的严密组织和积极引导下进行的探究、发现活动,将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思想和心灵;创设情景;个性化发展

一、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学生的协作探究兴趣

说到游戏,学生肯定热情高涨,尤其是电脑游戏,他们更是爱不释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懂得如何将学生迷恋电脑游戏的热情转移到信息技术学习当中去,将游戏中可取的部分发挥和运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来。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玩转鼠标”这一课时,在课前经过对教材的认真解读和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以“涂一涂游戏”和“熊出没拼图”两个游戏为载体教学。在教学中使用了这两个游戏,让本来单调的信息技术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从而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堂上合理使用游戏情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和发展,从而达到玩中学的效果。

二、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欲望

信息技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其实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景,强化感性的认知,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观察、操作、交流,让学生能够体验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并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优化解题的策略。教师导入新课的教学语言要巧妙合理、生动而形象,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触发学生的兴奋点。例如,在学生学习五年级scratch《编排节目顺序》这一课时,通过结合“迎六一”这一生活中的主题,让学生很快理解如何编排节目顺序,学生的兴趣也比较浓厚。导入环节通过“迎六一”节目表演导入。引入即将到来的“迎六一”庆祝活动。通过发出指令、接受指令,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一系列的动作。结合本节课的广播和接受广播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因势利导,把“生活”适时引入到课堂,把学生潜在的学习势能转化为动能,就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创设质疑情景,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显得特别强烈。”创设一定的质疑情景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景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地设置的。学生被这有趣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从而积极的对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取。創设问题情景,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的过程。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探究目标,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学生的思维以动力。对于问题情景中隐含的“问题”,教师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探究。所谓“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四、创设任务情景,让学生自动形成协作探究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这样在教学中就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学内容中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是在情景中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在这种任务情景中,课堂教学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挥,教师随时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适时加以指导。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应鼓励他们尽量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可以请教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如果小组成员都无法解决时,还可以向其他小组请教。他们的角色可以互换,遇到有重要问题时集体讨论,共同研究,这样不仅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个性,挖掘了他们的潜能,也发挥了集体的创造性。

五、创设个性特色的创新型情景,引领学生的创新探究

教师除了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还应当自己创新,给学生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情景开展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探求新知,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挑战色彩的情景,能有效地激趣、导疑、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创新情景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开放性的色彩,任何教师都可以创设,但是只有对于学生的学习有意义的情景才是值得借鉴和发扬的。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做导演,让学生扮演演员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剧,通过让学生自己扮演多媒体工作人员、PPT讲解员、微软员工等角色,让学生将自身掌握的信息技术展示给全班学生。

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最好的教师,是成材的必由之路。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他们愉愉快快、轻轻松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学生的兴趣真正被激发,才能使小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易学,从而最终实现“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这一根本宗旨。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个性化发展创设情景
谈体制化时代下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及对未来教育之路的见解
改善学校教育,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
民办高校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模式探索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鼓励学生个性张扬,培养创新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