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探讨

2018-07-16丁绍美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有效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丁绍美

摘 要:数学本身具备一定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偏低,难以理解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当采取情境教学方式,通过创设各种有趣以及生动的情境,对教学课堂进行优化,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数学知识能力,进而带动学生的素质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

情境教学方式是目前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各种情境等,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当中,进而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以及掌握数学教学内容,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促使学生智力得到开发,在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素质。情境教学借助常见的生活案例、生活现象以及演示实验等,促使学生数学感情得到有效培养,能够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情境上,从而促使学生数学成绩得到提升。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较多,以下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

一、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情境创设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课下学习以及课堂教学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是学生进行数学分析的基础和关键,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场景的创建,合理的教学场景能够将学生带入到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思考中,形成认知冲突。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已经掌握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延伸性的情境创建,同时,还要重视课堂教学情境设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进行计算比赛,先列出20道相关试题,对于在比赛中表现良好的学生设定相应的奖励,学生在紧张的竞争氛围中会自动对已有知识进行回顾和应用,相比于教师通过口头讲述带动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这样的效果会更好。在对已有知识进行回顾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導,指出计算活动中所包含的知识要点,包括数字相加位数对应、同位数上数字相加超过十后要向前进位等。此时,教师再展示一组相对简单的小数加法示例,学生会自动对已有知识进行迁移,从而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并尝试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在探索中将对知识点逐渐进行掌握,最终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

二、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问题情境的创建

小学数学知识和小学生思维发展模式是相互适应的,在知识点的设定上主要以形象化思维为核心,大部分的知识点都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例子和案例支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进行数学知识点的教学,不仅能够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标,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形象化的思维模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当前,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调动,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引导以及多媒体音频视频创设授课情境等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比如,在进行《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一节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常见的“包书皮”问题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建,让学生设想假如自己要给自己喜欢的书籍包上书皮,需要购买多大的书皮纸才不会造成过多的浪费。同时,在要求学生利用手头的工具大致确定好自己需要多大的书皮纸,学生必然会拿出格尺等工具对书的各方位尺寸进行测量,同时进行记录,学生在测量和计算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此时,教师要给予积极的鼓励。最终学生会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与生活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此时教师再对计算的公式进行讲解,学生会更加容易去理解和接受,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

三、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情境教学法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中形成的新型教学方法,其坚持的基本理念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当仅仅是将知识的灌输作为授课的重点,而是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情境教学法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核心,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感官的调动,引导学生以灵活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和理解问题。对此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开展课堂讨论活动,通过对情境问题的设定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小组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重视对情境问题的层次化设定,比如在讲授《加法结合律》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列出1+2+…+100=?的计算问题,该问题的设定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同时更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学生对于计算规律基本知识已经掌握,因此必然会尝试解答,但是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通过对各自想法的表达学生会探索相应的简便算法。每个小组可能都会形成不同的解答技巧,包括借助计算器等工具,经过小组讨论后教师再对计算的过程、规律以及思考方式进行讲解,能够大大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创设各种生动的情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作为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情境创设,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问题情境的创建。与此同时,应当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以及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曲辉,王玉芬.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J].学周刊,2018(4):27-28.

[2]吴建.创设有效情境加深合作体验:关于小学课堂情境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的研究[J].语文知识,2017(24):42-44.

[3]赵国军.试论“一课二教”教研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8(1):107-108.

[4]杨莲芳.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与导入: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与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0):193.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有效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如何有效创设数学课教学情境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