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18-07-16王亦君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课堂实效想象力多媒体技术

王亦君

摘 要: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它因其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优势,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其优势,可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兴趣;想象力;课堂实效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准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极大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巧用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欣赏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點。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它的这一特点,巧设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课的古诗《望天门山》,这首诗描绘天门山壮丽的景象。在学习这首诗时,巧妙地利用多媒体优势,让学生观看汹涌的长江水从两山之间狭窄的通道奔腾不息的视频,营造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磅礴气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观其景,闻其声,醉其境,古诗的学习成了一种美的享受。学生在动态的画面中领略了天门山磅礴的气势和长江的汹涌浩荡,增强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同时也感受到了古诗用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内容的特点。

二、巧用多媒体,加深理解语言文字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内容远离学生生活体验,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单凭语言描述,学生很难完全理解,而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利用其独有的手段,再现画面,将书本上静态的知识转换成动态的信息,从而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例如,学习《卢沟桥》一课第二自然段时,仅凭老师的讲授,让学生理解“每个石柱上都雕刻着精美的石狮。这些石狮姿态各异: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在倾听流水声,有的像在检阅桥上的车马……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这段文字时,学生仅凭想象很难理解这些石狮的不同姿态。此时,及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卢沟桥的全景图及雕刻有石狮的近景图片,让学生一边听老师的朗读,一边欣赏这些图片,学生一下就进入了课文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中,无需老师多讲,学生就轻松理解了。巧妙地利用多媒体,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加强了学生的感知,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巧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语文教材知识丰富,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拨动学生的心弦。但一些较为深奥的科学道理、专业名词等小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会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人类的“老师”》一课,作者在课文中介绍了人类从蜻蜓、鲸、袋鼠、鸡蛋等一些动物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防震飞机、轮船、越野汽车及“薄壳结构”的建筑物,而称自然界的广大生物为“老师”。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如:“流线体”“‘薄壳结构的建筑物”是课文中词语理解上的难点。在教学中,适时出示鲸和悉尼歌剧院、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图片,只要对着图片指出鲸的这种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就是流线体;悉尼歌剧院、北京人民大会堂就是“薄壳结构”的建筑物,学生很容易地就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从而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扫清了障碍。

四、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有声的画面和生动的形象,打破时空限制,丰富感知内容,让学生自觉进入学习氛围中。如《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教学中,教师将课文内容制作成动画视频,配上课文朗读录音,重点字词与课文朗读同步出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一边听课文的朗读,一边看介绍每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视频,在视听中也同步理解了诸如“藕断丝连”这样的词语的意思。看完视频后,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课文,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画出课文中介绍新型玻璃的名称和其特点及作用的语句,而后引导学生归纳每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完成表格学习任务,学生就会很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效果也非常好。课文中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你想发明哪种新型玻璃,它有什么特点和用途?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有的同学说:“他想发明一种蓄电玻璃,可以解决停电带给人们的不便,既环保又实用”有的同学说:“他想发明吸烟玻璃,有了它就不怕烟雾对人体的伤害。”……

巧妙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感知、表象,构筑了一个跃动的思维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了桥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多媒体可谓不可多得的辅助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科学合理,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各方面的优势,可以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极大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学得主动、灵活、有兴致,在身临其境的语文天地里,畅想遨游,在快乐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绪常,龚明斌.多媒体设计与运用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课堂实效想象力多媒体技术
看见你的想象力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打开新的想象力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对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