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于生活

2018-07-16叶丰媛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

叶丰媛

摘 要:品德课程主要是把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前提,把培育品德良好、热爱生活的学生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最为精彩的地方就是老师对生活化教学资源的运用。主要根据当前小学品德课程,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对生活化教学做出了有关探讨。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

作为小学品德老师,应当将实际生活内容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才可以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具体生活。经过课堂教学,将学生和实际社会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根据学生喜爱新奇事物、专注时间相对较短等特点,让其在生活化的活动过程中真正回归生活,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实际经验与切身体验,同时正确引导其在体验过程中提升认识,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一、寻找课堂和生活之间的连接点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下,小学品德课程其实就是把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基本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此门课程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课堂教学进行了较好的连接。品德不仅来自生活,同时也存在于生活的所有角落。尽管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不过并不是一张白纸,所有学生都会因为生活环境与经历而具有一定差异,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征。在小学品德教学过程中,如若可以引导学生在书本上学习与自己生活相近的内容,进而将其和教学要求当中的品德内容连接在一起,那么必定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中秋节》这一课中,中秋节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传统节日。这一内容不仅来自生活,并且还和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在正式上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搜集大量相关素材。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则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将课程主题引出:“什么节日有吃月饼的习俗?”之后便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家庭是怎样过中秋节?”“中秋节有哪些习俗?”“中秋节的时候心情如何?”“是否发生过有趣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拉近学生和教材、课堂之间的距离,促使他们深入了解到中秋节的来历、传统故事与活动,并且还能让学生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文化娱乐活动,了解更多的节日特色等。同时,在中秋节活动中,还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其发现中秋节活动过程中很多新鲜且有趣的事情,进而加深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应当贴近生活,并与实际相连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过程中,从而更好地体现品德课程的实际价值,使教学目标得以真正达成。

二、寻找生活在课堂中的切入点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需按照教材内容,精心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并且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符的活动情境。学生不仅可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体验,同时还可以经过相互之间的分享而获得学习经验,进而使其对生活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解与感悟。

比如,在教学《热闹非凡的市场》这一内容的过程中,老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组照片,照片中的人们正在市场购买商品。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便能够快速调动学生的记忆,进而让学生积极分享自己在购物过程中发生的事情。部分学生会分享和爸爸妈妈一同去市场购买生活用品,部分学生也会分享和爸爸妈妈一同去市场买菜等。然后,老师便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共同做一些相关游戏。例如“我是聪明消费者”的游戏,老师将提前准备好的部分食品与学习用品拿出,并混入部分过期食品以及没有达到合格标准的用品,让学生分组开展购物游戏,切身体验整个购物过程的快乐。进而使其在无形之中掌握购物常识,真正意识到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价格也会有所差异,以此对商品价格的形成过程有一个初步了解。只有将实际生活真正渗透于课堂教学中,让课堂可以更全面呈现出生活的原本面貌,才可以让品德课程对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寻找品德在生活中的延伸点

即便学生在学校能够进行较好的体验与感悟,不过他们也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感到陌生。并且,小学生会受到自身年龄阶段与缺乏阅历等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很多的切身体验。因此,在小学品德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让学生真正走入生活,使其可以经过实践获得更好的体验与感悟。

比如,在完成《红绿灯》的教学以后,老师可以向学生布置具体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走到交通路口对交警指挥的全过程进行观察,真正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详细记录自己看到的交通现象,进而深入了解交通法规与交通安全,并与同学相互交流自身的收获和感受。经过切身实践,学生能够在实际体验过程中加深认识,对于基本的交通法规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掌握,并了解一些经常见到的交通标志。这样便可以让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品德不仅源于生活,而且存在于生活的所有角落,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将品德课程和實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将实际生活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这种生活化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同时还能够使其将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以此让学生通过真实体验获得更多知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东.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浅析[J].教育,2016(6):24.

[2]代孟泽.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浅谈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之生活化[J].教育,2015(06):206.

[3]颜文生.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探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6(44):132.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小学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