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彩课堂 语文起航

2018-07-16杨秀梅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趣味性小学语文课堂

杨秀梅

摘 要:语文是一切教育的源泉,是人生重要的启蒙科目,还是重要的交流工具,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语文都具有它独一无二的重要性。学习语文不仅是为了提高语文成绩,更是为了培养文学素养。语文是一门积累课程,学习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因此要从小学阶段就注意语文学科的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它不仅传承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还代表着仁、义、礼、智、信的古老哲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小学阶段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小学生如春起之苗,这个阶段正是学生需要悉心栽培的良好时期,此时打下坚实基础必定是以后学好语文的重要保证。但是,家长和学生表示语文的学习很多是记生字、背课文,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语文成绩不尽如人意。如何让学生学好语文呢?其实并不难,课堂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效率,必然要将课堂设计的丰富多彩,灵活有趣。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教育设施的不断完善,多媒体设备在学校的配制早已普及。小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强、情感丰富,但是由于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较少,他们的理解能力比较薄弱。多媒体教学恰好可以弥补这些问题,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把书上的文字转化为美丽的图片或简单的动画,帮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来理解文字内容。实际教学经验也表明多媒体新颖的课件更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更愿意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来辅助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穿插多媒体的使用。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许多小学生并未真正去过西沙群岛,课文里面提到的一些动植物也未曾见过,并且课本上的插图有限,对于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来向学生展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师先找出一张地图带领学生了解西沙群岛与祖国大陆的位置关系,再展示总览西沙群岛美丽盛景、海水五光十色的图片,再对照课文内容分别展示形态各异的珊瑚、蠕动的海参、长相奇特的鱼类、美丽的贝壳和种类繁多的鸟类等图片,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让学生通过视觉直观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另外,在学习《观潮》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让学生通过视频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和弄潮儿的飒爽英姿,从而体会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转变传统教學模式,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传统教育模式下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错误思维逐渐转换,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是这个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协助者。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教师站在讲台上涛涛不绝地讲授,学生很容易走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课堂的把握,把更多学习空间留给学生,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晏子使楚》时,教师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生各自分工把课文内容排练成小短剧。每组选几个学生分别扮演晏子、楚王、武士和囚犯,再选出几个学生分别担任编剧、导演、剧务以及旁白的诵读等职务,教师作为评委为每组学生的综合表现打分。师生通过合作演绎的方式学习课文,增加学生对课文人物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晏子的才思敏捷、幽默智慧。教师活化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是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方法。

三、课堂学习策略性与趣味性并举

学生在生字记忆中常陷入记了忘、忘了记的循环,尽管重复了多次,还是难免出现忘记、记错、记混等现象,这从侧面表明,学生对于所记忆内容并不理解。汉字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它蕴含着古代人民的智慧,许多汉字都有它的由来和意义,因此汉字的记忆也可以运用策略和方法。例如学生学习“木”字,教师可以运用象形来引导学生记忆。教师在黑板上画下一棵小树简笔画,画上包括树干和树枝(整体尽可能贴近“木”字),带领学生想象树苗的长势来学习木的写法(注意最后运用正确的笔画顺序)。教师也可以运用旧知识的更新来学习新知识。学生在学习了“田”的基础上学习“苗”,可以把苗拆解为田上加个草字头,理解为田上长出了草则为苗;学习了“木”字,在学习“林”和“森”时,教师可解释为两个木为林,两个木意义为多棵树在一起便可成林,如果在“林”上再加一个木,就意味着在树林的基础上再加上一片树林则为“森”。另外,一个字加上不同的偏旁还会变成不同的字。“也”字加上土字旁就是土地的地,有土才为地,加上三点水就是池塘的池,有水才叫池,加上女字旁就为特指女性的她,加上单立人就为指男性的他。了解了汉字的意义,学生慢慢就会发现汉字的精妙性,汉字的学习也就不再枯燥,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学习,学生也不容易记错、记混。教师在课上穿插词语接龙、猜字谜等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励学生学习,课堂既有内容又有趣味性,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总之,语文的学习是一项深远的任务,课堂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课堂内容的丰富性直接关系到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的设计。

参考文献:

江政文.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9).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趣味性小学语文课堂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