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越式跳高技术中助跑对成绩的影响

2018-07-16杨天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杨天

摘 要:背越式作为目前跳高领域里最为合理的跳高技术,发展至今有了比较完善的技术特点。其成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助跑在整个背越式跳高技术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技术关键。采用文献资料法、自我实践法等科学方法,对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对成绩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并结合研究对背越式跳高助跑的训练方法进行罗列。使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助跑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起跳效果,为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助跑训练

背越式跳高采用先直线后弧线的助跑方式,助跑是跳高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跳高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助跑的速度、节奏则是助跑与起跳有机结合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助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助跑是运动员成功完成技术动作、创造优异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进一步加强对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的分析与研究,对不断改进背越式跳高技术、提高运动成绩,尤为重要。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南京清凉山业余体校高水平跳高运动员

运动员的基本情况:本论文主要针对南京市清凉山业余体育运动学校田径组跳高专项运动员助跑的基本情况分析。

选取人物:金枫鸣(跳高国家一级)个人最好成绩:1.75m,第十七届省运动会第一名;管洁(跳高国家二级)个人最好成绩:1.64m,2011省田径锦标赛第三;张颖(跳高国家二级)个人最好成绩:1.67m,2011省田径锦标赛第二。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本论文查阅了较多相关文献,对选取的资料进行集体整理,对其中所阐述的观点进行分析研究,为本选题研究做相关准备。

实践法:本人利用自身专业运动训练的优势,通过多年运动实践与观察学习,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下面表一为研究助跑对跳高成绩的影响:

二、结果与分析

1.背越式跳高中的助跑

我以背越式跳高为例,阐述背越式跳高中的助跑。按助跑任务分,助跑分为预先助跑和助跑两个阶段。预先助跑的任务是使运动员摆脱静止状态,在助跑前获得一定的适宜速度,为运动员全程助跑建立起合理的节奏。助跑的任务是为了使运动员获得适合自己力量与技术的理想速度,获得良好的阶段节奏,使运动员进入适宜的起跳位置,为起跳做好准备。

2.助跑技术中各因素对背越式跳高成绩的影响

跳高的腾起初速度是影响跳高高度的主要因素,而跳高的腾起初速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助跑速度的大小。也就是说,助跑的速度越快,腾起初速度越快,从而跳高高度越高。背越式跳高助跑一般前四五步为直线助跑,后四步为弧线助跑,弧线助跑技术与弯道助跑技术相似,所以大步幅、快速、轻松的助跑能使运动员达到兴奋,为更积极的踏跳做好准备。如表二:中外优秀跳高运动员助跑速度情况表:

从该表中外优秀运动员比赛时所测出的助跑速度来看,这些优秀运动员助跑的最后几步是相当快的。朱建华和索托马约尔是快速助跑的杰出代表。朱建华在过2.35m时最后6步的助跑速度是8.73m/s,在创造2.38m时的最后6步达到最高速度,最后2步速度虽有下降但仍接近8.2m/s,朱建华最后几步相当于百米运动员用11秒的成绩跑全程的速度,最后几步的速度都超過了8米/秒。索托马约尔在最后6步助跑时的速度达到8.02m/s,最后2步时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达到7.74m/s。他们的共同技术特征是快速起跑,这是他们成功创造优异成绩的必备条件。

因此,快速的助跑速度与跳高成绩成正比,要提高跳高运动成绩,运动员必须具备快速助跑的特点。助跑速度与技术的衔接是背越式跳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但助跑速度的加快不是盲目的,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和可控的范围,有效提高助跑速度。

三、结论

1.背越式跳高是一个技术性较强,要求运动员基本功扎实,在助跑技术环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助跑节奏与助跑路线,为将来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2.提高助跑速度对背越式跳高成绩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助跑速度的加快不是盲目的,根据实际情况和可控的范围,有效提高助跑速度。

3.合理的助跑节奏是助跑起跳的关键,只有保持良好的助跑节奏,才能充分发挥弧线助跑的优点,更好地为起跳过杆服务。助跑与起跳环节不可分,稳定的助跑对准备的踏上起跳点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刘生杰.田径运动技术诊断与分析[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12.

[2]王俊.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节奏及其影响因素和训练方法[J].辽宁体育科技,2002(1).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