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有现代感的老师

2018-07-16杨丽颖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现代感网络语言规范化

杨丽颖

摘 要:一个有现代感的老师幽默、风趣,容易走进学生内心,引起学生共鸣,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可谓一举多得。

关键词:现代感;规范化;网络语言

“现代感”这个词引用于管建刚老师,管老师在一次作文评选课上提出“21世纪就该用21世纪的语言”,他甚至推崇学生作品中用到的“囧”字,称其具有“现代感”,这是一种较新的想法,我心有戚戚,私以为要让学生有现代感,教师本身也要做一个有现代感的老师。

去年,我带的是毕业班,课堂上也许是我的讲课不够精彩,也许是窗外的风景真的很吸引人,有个孩子分神了,他一直望着窗外发呆,我勃然大怒,本想高声提醒他,忍了又忍,走到他身边,轻轻说了句:“世界那么大,不然我们全班一起出去走走?”旁边的孩子们本以为我会大发雷霆,愣了一下后哄堂大笑,该男生脸一下子就红了,懦懦地回答:“不用了。”之后果然不再看窗外了。其他孩子也受此影响,上课专注不少。

可见,教师是需要教学机智的,而一个有现代感的教师有时候更受孩子欢迎。他幽默、風趣,容易走进学生内心,引起学生共鸣,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可谓一举多得。

那么,怎么做一个有现代感的老师呢?

教学手段充满现代感。过去的老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上课照样津津有味,现在的教师不用多媒体设备,那你就“OUT”了。生动形象的课件对于学生总是有着神奇的魔力,毕竟对于孩子来讲,形象思维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哪怕你画面渲染得再美,情境创设得再动人,恐怕也不及一张图片一段视频令他着迷。我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事先查找了美国洛杉矶地震的许多材料和图片,后来觉得氛围渲染得还是不够到位,又加播了汶川大地震的许多新闻视频,播完后学生都沉默了下来,灾难面前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无论是地震时的崩塌还是地震后的爆炸都不是人力所能抵挡的。这时我再引入这对父子:“可是却有这么一对父子,父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坚持找到儿子,儿子面临灾难能沉着冷静,甚至还安慰同学,是多么了不起啊!”此时所有的学生都沉浸在一种感动、震撼的情绪中,这,就是多媒体的力量,不是苍白的语言所能代替的。所以,我们老师只能与时俱进,学做课件,学用电视、电脑乃至白板。虽然苦不堪言,却又不得不承认,用多媒体教学更便捷、更有效。我们甚至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课前预习可以查找资料,课后复习可以链接相关文章,学生阅读面广阔了,更有助于平时习作的积累。

老师的现代感还表现在教学方式上。从教多年,听说过无数公开课,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现在连课前三分钟也“算计”上了。专家们喜欢“聊天式”,名师学徒们喜欢“游戏式”。常态课老师热衷于“诵经典”,这在过去是没有的,如今用来却“深得民心”。学生喜欢了,课堂活泼了,教师的课就越上越顺了。纪晓燕老师在上作文教学《看图写话》时课前播放了修正版的“爸爸去哪儿”,学生竟也能看着歌词跟唱。虽说这个节目宣传做得很好,学生用具、食品、游戏什么的都有涉猎,但是教师能抓住孩子的这种兴趣来吸引孩子,眼光也是非常独到的。我还听过其他低年级的公开课,教师在课件中引入“灰太狼”“喜羊羊”“熊大熊二光头强”之类的,以激发小朋友学习的兴趣,孩子果然比平时课堂表现精彩许多。集美小学百年校庆时,有个台湾教师用“大富翁”游戏贯穿了整个课堂,学生只要抢答正确就能得到多少“钱”,竞争意识刺激了学习,台上台下热闹非凡,学生真正做到“乐学”“好学”,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样子让人深感:这才是课堂,这才是真正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老师的现代感最直接的表现恐怕还是教师语言。课堂是教师的另一个舞台,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往往要使出十八般武艺,又唱又跳,又画又演,有时候还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其实,适当地引用一些现代用语,有时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陈旭老师在教学作文《我是一片树叶》时曾采访学生,想象自己是一片叶子的梦想。孩子中有人回答,愿意去流浪,看尽世界风采;也有人回答,不想遇到灾难,愿茁壮成长。听到他们的童言童语,陈老师脱口而出:“多美好的想法,这就是‘我的梦,中国梦”,全班会心一笑。看看,这是多么想将“中国梦”进行到底的一群师生啊!此间还曾听到不少教师在汇报课上、讲座上提及“且行”体、“待我”体、“正能量”等词。我个人就很喜欢在课堂上说“纠结”“各种”“淡定”等词,有时也想从中国这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中找个词来代替,却陡然发现舍彼其谁。

成为一名具有现代感的老师,不断学习必不可少。世界变化太快了,尤其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很多时候不跟进,你就会被社会所淘汰。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的教材一用数十年,有的老教师连课本都不用打开就能流利地讲课,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教材经常在更新,老教师的那一套早就不能用了,经常还听到老教师抱怨,现在的教材都不会教,跟以前不一样云云。再举个例子,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拔苗助长》,我们,我们的老师,我们老师的老师,从来也没有人怀疑过这个寓言故事的插图其实是错的,可是这两年专家研究的结果发现,其实旧教材还是有蛮多问题的,这就要求我们这些老师永远都不服老,永远都走在钻研和学习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课例[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2]张会富.做有时代感、有智慧和创新力的现代教师[J].新教育(海南),2017(10).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现代感网络语言规范化
闪耀彗星
暗黑诱惑
现代感黄金饰品设计研究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闺密拎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