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德育内涵,搭建志愿服务新舞台

2018-07-16黄兆吉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成果展示志愿服务德育

黄兆吉

摘 要:在校园内尝试实施志愿服务,顺应了现代公民社会的发展需要。学校创新德育工作,制订志愿者章程,成立学生志愿者大队,为每位学生志愿者建立志愿者档案,为学生创设志愿服务平台,变传统的学生干部管理学生为学生志愿者服务学生。并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各项服务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校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作出贡献。

关键词:志愿服务;德育;成果展示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校园内尝试实施志愿服务,顺应了现代公民社会的发展需要。学校创新德育工作,制订志愿者章程,成立学生志愿者大队,为每位学生志愿者建立志愿者档案,为学生创设志愿服务平台,变传统的学生干部管理学生为学生志愿者服务学生。并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各项服务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校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作出贡献。

一、活动缘起

适逢珠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将志愿服务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式了一个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社会氛围。我校借鉴香港等发达地区一些学校学生服务的经验,尝试开展学生志愿者活动的设想,目标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向他们开启一扇“播撒爱心的窗口”,让孩子从小就形成助人意识,感受助人的快乐,认识和提升自身价值,并把开展志愿者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学校为此专门召开班主任会议进行专题讨论,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心理基础。

二、活动步骤

每学期开学之初,在全校宣传发动、招募学生志愿者,让原有的志愿者制作宣传海报,设立报名点,接受同学们的报名,并让这些报名的孩子根据年龄特点去承担班级管理、校园卫生、学生校本课程等志愿者服务项目。他们既是学校的使用者,又是校园的服务者,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学校形成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让他们去关心、爱护周围的同学,保护校园环境,使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才是学校的主人,同时也为其他的学生做好榜样示范作用。

在安全的条件下,今后还会逐步让学生志愿者走出校门,走进社区,服务社会。如:进入困难学生的家庭开展互助活动,收集可回收垃圾的环保活动,参加社会举办的公益活动等。

三、活动效果

1.学校德育管理的转变。由原来传统的学生干部管理学生转变为学生志愿者服务学生,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校的规章制度。

2.课间安全管理的转变。由值日老师的管理交由学生志愿者承包相应的服务区,由他们的志愿小组在相应的时间和地点提供各种管理服务。他们身穿红马甲,手举“请安静”“请慢走”等各种温馨提示牌,用榜样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同学。

3.学校卫生管理的转变。由原来的各班承担相应的包干区转变为由志愿小组团队承包相应的志愿服务卫生区,由他们负责日常的管理。用学生的话来说:“这是我们的地盘,我们要负责到底。”学生会利用平时的时间对这些区域进行管理,发现、劝阻、惩戒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而不是单纯地打扫卫生。

4.学校绿化管理的转变。由原来的校工负责,转变为由志愿者团队、或者志愿家庭负责相应的绿化管理。这些团队或家庭,利用平时、周末的时间,负责这些绿化区的浇水、施肥、除草等活动,这些活动,增加了孩子们对这些绿化的保护意识,也加强了亲子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5.学校特色课程的转变。由原来的老师授课,转变为志愿者活动课程。由每3~5个志愿者组成志愿团队,开设活动项目,布置活动阵地,每周一次为全校学生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平台和机会。目前,学生志愿者自己开设的课程有“涂鸦天地”“手工作坊”“棋乐无穷”“星座介绍”“脑筋急转弯”“开口笑一笑”等十几个,由于活动自由轻松,学生参与性高,兴趣浓厚,场面热闹非凡。

四、成果展示

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是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同和内心的滿足。我校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创设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成果展示方式。我校开辟了一个专门的志愿活动区域——志愿者之家。一个温馨的家,地板喷涂着我校志愿者的标志,一棵志愿树上面硕果累累,每一片绿叶记录着孩子们开展志愿活动的项目和时间,一个个红苹果书写着孩子们参加志愿服务的感言。这是每周学生开展志愿活动课程的地方,也是全校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除志愿者活动课程展示外,我们给每个志愿者制作了一件红马甲,每当孩子们穿上这件志愿者服,一种荣誉感油然而生,他们更加乐意去帮助别人。

还有,每位志愿者手中,都有一本特殊的存折,他们的存折里装的不是钱,而是记录着孩子们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孩子们参加志愿服务的项目、志愿服务的时间、证明人等项目,这是伴随孩子们成长一生的宝贵财富。孩子们会经常地互相比对彼此的志愿者存折,看谁累积了更多的志愿服务时长。

志愿精神、学生志愿者渐成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张新名片,志愿服务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也给孩子们开启了一扇播撒爱心的窗口。今天,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同学们生活中非常平凡的一件事情,志愿服务已经形成一个榜样的力量,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同学们的一种习惯。志愿者项目已经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促进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为广大学生和家长诠释了紧贴时代发展的教育新内涵。

参考文献:

马克·A·缪其克,约翰·威尔逊.志愿者[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成果展示志愿服务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扎实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积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