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果

2018-07-16王军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自我管理小学体育教学效果

王军

摘 要: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深入,愈加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实现全面协调的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对体育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先介绍了相关的概念,进一步论述了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自我管理;小学体育;教学效果

受到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文化课程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比较少,不利于身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要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创新教学策略,营造出良好的环境使学生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自我管理的概念

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自我检测。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清楚地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2)自我评价。个体希望自己的行为达到一定的標准,在努力的过程中就会激发出自身的潜能。(3)自我强化。在达到设定的标准之后对自己进行奖励,树立起更强的自信心。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设定目标,完全依靠自己去实现,过程中会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家长要积极配合参与,引导学生在课后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体育教学的价值。

二、体育课堂实行自我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自我管理很大程度体现了教学的自由和开放包容,学生可以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往都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也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进去,增强与教师之间的默契配合。自我管理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运动项目,在和谐的环境中会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学生自我管理水平提高

小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往往会被其他不利因素所影响,所以自我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让自己更加完善。有时候因为贪玩就忘记了学习,长此以往会很难纠正过来,当然自我管理并不仅仅局限于体育教学中。对于日常的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明白自己在特定时间该做的事情,在小学阶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于今后的学习非常有利。

(三)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同时锻炼他们克服苦难、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同时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对自控能力、幸福感受能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有的同学性格比较急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别人争吵,通过打篮球让他明白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团队合作才能赢得比赛,慢慢地就会变得成熟稳重,实现自我的有效管理。

三、体育课堂实行自我管理的方法

(一)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的自我管理相关课程体系并不是很成熟,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师资队伍建设非常缓慢,跟不上课程的需要。所以要对在职的体育教师进行组织培训,让他们掌握最新的理论和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下去,让自我管理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遇到不懂的问题相互之间可以讨论,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

(二)建设自我管理科研小组

自我管理作为新兴的课程内容,要学习和借鉴丰富的经验,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创新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科研小组,专门研究自我管理课程、相关的规划等,要综合考虑才能确保其很好地落实下去,发挥出自身的巨大作用。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过程中必须不断总结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三)开设自我管理课程

在体育课堂中要渗入自我管理的内容,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来提升教学效果。要明白自我管理涉及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可以分年级开设课程,这样针对性的措施保证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师要注意融洽的方式,如果太过于生硬就无法体现出教育的意义,所以要注意形式的运用,真正发挥出自我管理课程的作用,促进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的形成。

(四)争取家长支持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必须非常重视,和学校教育实现良好的互补作用。教师要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让他们明白自我管理对于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在家庭教育中采取相应的措施配合自我管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处理事情,例如自己的房间要亲自去收拾,合理安排要处理的事情。通过家校的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自我管理课程实施,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

(五)重视教学评价

为了保证自我管理课程效果的有效落实,要定期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进行检测,根据结果对教学方法做出适当的调整,让其符合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肯定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表现不好的学生要指出不足的地方,方便他们及时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体的进步。让自我管理模式逐渐走向成熟,为体育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督促工作的深入开展。

综上所述,将自我管理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提高自我管理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锻炼中去。在发展的过程中必将会面临很多问题,所以教师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改善小学体育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菲.自我安全管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7(7):39.

[2]杨凡.小学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结构与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16.

[3]李凌姝.自我管理课程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自我管理小学体育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