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教导处管理工作的创新

2018-07-16马学明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导处校本资源

马学明

当前,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深入进行的大背景下,发展学生特长,发挥教师专长,打造学校特色,成为不少学校办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由此可见,学校必须立足于自身实际,树立创新意识和理念,找准发展优势和发展方向,通过量身打造适合本校的管理措施和模式,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创出新品牌。作为学校教导处,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要结合本校的地域特色,以教育质量为中心任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发挥师资优势,从特色上做文章,从创新上谋发展,既牢牢守住常规教育管理的底线,又推陈出新,用现代化的、前瞻性的眼光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有效教学,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开发地域特色,丰富校本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所要求的课程设置要多方面、全方位,设置科学文化、身心素质、动手操作、社会实践、个性化发展等课程,不断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学校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新平台,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中国广袤沃土上各个地方的地域性资源极其丰富,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才使得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犹如瑰宝源远流长历久弥坚。让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传承,树立民族“根文化”意识,就是目前整个国家对学校这一文化学习主阵地所寄予的殷切希望,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资源淡化和消失的现象,保护地域文化是当代人的职责。从学校所处的环境入手,将鲜活的地域文化融入学校的教育之中,加大对地域文化校本资源的开发研究,推进校本文化建设,开发当地凝聚传统文化的风俗、遗产、遗址,充分整合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引入和补充到各个课程之中,如语文课程、德育课程、美术课程、历史课程、地理课程等等,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和积淀,从而让地域文化资源生生不息。作为小学教导处的管理工作,是对整个学校课程正常运行与良性发展的策划者,借助地域文化资源整合校本课程,首先就要課程内容的融合,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计、具体实施的时间保证以及如何进行贴合整合后课程的科学评价都要有先期的规划和安排。组织课题组进行先期的地方文化的挖掘,进行寻访地域文化的实践活动,获得丰富而宝贵的校本资源内容。大力创造校园人文环境,将优秀的地域文化融入各种文化活动中,构成校本资源的重要内容。组织全校教师的学习和研讨,丰富和优化资源,通过校园网等途径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施效率。

二、创新教学辅导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教导处在常抓不懈规范常规外,要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只有运用创新思维才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顺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当前,学校面临的主要教育问题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正常教学出现了“主导地位弱化”的现象。很多学生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不惜花费精力和财力,给学生报各种补习班。殊不知,这种占用学生课余时间猛补知识的方法,弊端多多,一是让学生筋疲力尽,极大消耗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课堂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对听不懂的地方抱着“课下补回来”的态度,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三是主课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精力减退。四是落后学生和上不起补习班的学生自暴自弃心理严重。针对这一现象,作为学校管理部门,笔者认为,让学生资源真正“回流课堂”,将学生的心真正留在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提升自我、展示个性的舞台,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每一年级工作的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尊重学生差异,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组织实施分层、分类指导教学策略,即开展分层次教学。它体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论,分层、分类指导教学的主导思想,就是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反过来,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也是提高课堂效果的主因,这是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教学探索和创新。

三、创新各种活动形式,营造良好风气

教导处管理工作的含金量体现在教师与学生整体精神风貌上,学风是否高涨,班风是否纯净,校风是否昂扬,都是发挥教师专长、展现学生特长、打造学校特色的风向标。学校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是营造良好学风、班风、校风的有效载体,进行常规的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季班级活动,利用节点开展大型系列活动,加强校外合作开展活动等。当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校组织开展活动可以借助信息化网络的手段,不断拓展活动深度和广度以及影响力和覆盖面,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率,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存在感。活动走多元化的路子,加强校校、家校、校区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例如在设计活动方案时,通过网络进行活动主题的征集,让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学生的作品得到专业性的评价,以此帮助学生挖掘个人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总之,小学教导处管理工作的创新,需要从本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整个学校的根基出发,寻找适合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创新之路,才能够实现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教育任务。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教导处校本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对“慢孩子”,评价更应柔情
对“慢孩子”,评价更应柔情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教导处在哪儿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