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创新作业设计 提高小学数学水平

2018-07-16赵丽娜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小学数学

赵丽娜

摘 要:数学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与复习,是老师留给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一个平台。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没有完全培养出来,所以必须靠作业这种手段来辅助学生学习。这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的教学,更要设计出适合学生完成的作业。保证作业设计具有趣味性、有效性和探究性等特点,全方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小学教师都开始注重课堂模式的创新,但是对作业优化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主要训练平台。目前,许多教师布置作业形式过于潦草,把作业仅仅局限于某张卷子或练习册的某一页,这样单一枯燥并没有经过优化的作业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热情,不仅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还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如何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优化,如何通过优化的作业提高小学的数学水平,是本篇文章主要分析的问题。

一、在小学教学活动中,设计数学作业时遇到的问题

1.作业量大,作业设计不够合理,给学生的负担太大

有的数学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太大,不考虑实际情况布置一些完全没有必要的作业,让部分学生除了课堂时间,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完成作业上,让学生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导致学生身心疲惫,状态低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2.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效率低

目前学生在写作业时普遍敷衍了事,遇到问题也不深入研究就放弃,在写作业的时候,不先复习一下就开始做题,遇到不会的就去查阅书籍和笔记,然后开始套用知识,也不善于对作业进行反思、总结。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作业设计时存在问题,设计的作业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难以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良好习惯。

二、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注意的问题

1.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由于小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解题能力各不相同,特别是较高年级的学生。因此,教学时的因材施教显得很重要,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该层次学生完成的作业,这样既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数学能力得到提高,还会锻炼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会使学生得到均衡发展,不必担心有些学生因为跟不上进度而被淘汰。另外,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题目的均衡,容易的和困难的题目搭配均衡,这样的层次感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更具有动力。

2.作业设计要贴近生活,突破传统作业设计模式

小学数学是比较基础的,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会有所体现,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善于从生活入手,做到知识和生活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数学。例如,在学习面积体积这一章节时,可以安排学生对自己卧室进行测量,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求出卧室的具体体积和各个平面的面积。这样的操作性作业是很受小学生欢迎的,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空间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这种创新型的数学作业设计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的知识也不再单单局限于课本,让数学学习更具有实用性。

3.数学作业设计要具有探究性

任何规律、现象,对于我们来说,看到的不一定会记住,但是经过自己探究动手操作的问题就会留给我们很深刻的印象。动手实践、亲身经历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这就要求,数学作业设计时也要具有探究性,让学生做到巧妙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只有这样才会达到学习的目的。要求老师在设计作业时,给学生出一些探索性的题目。

例如,计算1+2+3+4+5+6+7+…+1000=?那么通过研究学生心理,学生肯定不会真的從1加到1000,这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研究题目来找到最简单便捷的解题方法,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奥妙,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图形面积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一根30cm的绳子,让学生用绳子去围成长方形,让同学们通过实践来研究可以得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然后看怎样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这类问题。

这种具有探索性的作业设计不仅避免了出现枯燥复杂的计算,还会让学生在学习起来更有动力,更有兴趣去寻找答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种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数学和生活得到结合,根据小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出创新的数学作业,让学生真正在作业中学到知识,在作业中得到发展,在作业中得到锻炼,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篇文章内容主要是对当今社会数学作业设计进行了一些分析,研究出了当前的现状与发展的方向。提醒教师除了要上好每一节数学课之外,还要重视学生课外知识的延伸。要突破传统的作业设计,构建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完成作业时变得更加主动。希望每位教师都可以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多花一些时间来研究作业设计问题,这样一定会让学生对数学更感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及课后作业的完成率,最终高效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楠楠.戴莹浅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11).

[2]朱晓洁.作业设计须“有的放矢”:关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0).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小学数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