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2018-07-16郭天梅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力

郭天梅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要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有教师引导的讲,学生思考的做,还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说”的训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说话”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很巧妙,课也上得很精彩,但往往缺乏流利的回答,课堂气氛难以活跃,师生、生生难以互动,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很多学生都能按照教材要求解答问题,但不能有条理地说出思考过程。所以我们的课堂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手,却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必要。

一、数学课堂中“说话”的重要性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过程和思考方法的培养,使他们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表达数学学习中对公式、法则、定理的理解,既可以检验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又能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内化吸收,从而纠正错误,明确思路。所以“说话”对于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课堂上的发言,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融入数学课堂活动中,提高数学学习的参与度。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好处颇多,尤其是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密性,使抽象乏味的知识更加形象、生动,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新知识。

二、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说,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轻松、自如地表达想法,让学生敢“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当教师以民主的精神、开放的态度、合作的方式、宽松的环境进行课堂管理,课堂教学就会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成为促进学生心灵成长的土壤。”我觉得教师首先要转变“高高在上”的角色,放下架子,深入学生中间,做学生合作的伙伴、交流的朋友、探索问题的引路人,使学生在认识新问题、探讨新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学生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与教师沟通、与同伴交流的欲望。

三、充分利用教学情境图,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训练

数学教学情境图,是新教材最大的亮点之一。依图说话就是要求学生在观察情境图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一种好方式。图画可以是单个画面,也可以是多个画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读”情境图,能够说出情境图所表达的数学意义。利用教学情境图看图说话的过程,一般为由观察、思考到理解,最后再到表达。观察理解图画是前提,说出图中图意是关键,借助画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目的。

四、规范引导,使学生“会说”

古人云: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口,口才好在于头脑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敢想敢說、肯想愿说、能说会说、善想善说的过程,让他们用准确、精炼、清晰、连贯的数学语言表述操作过程、计算算理、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就会提高学生思维的准确性、语言的逻辑性、说话的灵活性,也使课堂教学扎实有效。为帮助学生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回答问题,教师就要依据教学内容,教给学生陈述表达式子,比如叙述解题思路时,可以说:“因为……所以……”“这种问题,我一般是先算……的,后算……的”“我是这样想的”等,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数学课堂中有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可以活跃数学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训练小学生的说话能力,使学习成为一种自发的行为呢?

1.让学生大胆质疑表达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会发现所学内容与旧知识之间好像产生对立,这就需要学生把认为对立的知识点表述出来,经过学生的辩论质疑,使学生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

2.让学生充分理解表达

怎样让学生有目的地说,说出自己的方法,教师的启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反复示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表达。在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在不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前提下,让学生多讲、多说。

3.让学生不断分析表达

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并且和同学分享分析的过程,不仅可以加强生生之间的沟通,同时还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学生需要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用数学语言描述对知识的理解过程。教会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让学生能说出思维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对一些复杂问题的理解。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说”的训练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也并非在40分钟的课堂里就能完成的事。它需要我们教师挖掘各种有利因素,创造让学生不断“说话”的环境,并长期坚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快乐学数学、愉快说数学。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说”出口才,“说”出胆量,“说”出本领,更“说”出智慧!

参考文献:

[1]张先前.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J].中国数学教育,2017(23).

[2]吴方晖.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J].新课程(小学),2017(12).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