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趣激学 以乐促学

2018-07-16郑荣林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新课改

郑荣林

摘 要:美术是素质教育教学开展的重点科目,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教学工作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教学知识的时候,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美术教学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该如何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呢?将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分析做好相关教学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以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好美术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新课标在教学中强调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打造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是当前美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落实好的一件事情。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及教学环境的影响,该工作的开展并不是十分的理想。为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以求能够更好地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多元激发兴趣,实现乐学课堂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乐促学,首先就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小学生的年纪虽然比较小,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还不是很充分,但是他们在学习美术知识的时候,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也有属于自己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看作是与自己一样平等的个体,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尝试与他們做朋友,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使学生在一种较为温馨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这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

激发。[1]

2.创设乐学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的思维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中,也应当学会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蘑菇”家园》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主题,运用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播放小兔子找房子的故事,森林里的小兔子住的房子被大雨摧毁了,它需要一所新的房子,假设我们是小兔子的好朋友,现在需要努力为小兔子造一所蘑菇房。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形象立体的演绎,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教师再将教学内容进行导入,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大幅度提升。

3.以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喜欢游戏的,游戏在小学生的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游戏能够充分地满足小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小学美术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尝试将游戏教学应用到美术课堂上,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我做的小动物》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动物玩具,将其放在一个盒子里,然后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每五个学生为一个小组,玩“盲人摸象”的游戏,让他们到讲台上闭着眼睛选择盒子里的一个动物玩具摸一摸,接着猜一猜自己手里拿着的玩具是什么,在游戏活动中,学生的兴致都比较高昂,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引入课堂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相较于单刀直入的教学方式,显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快学生个性发展,构建创新课堂

1.开放学生的思维,尊重个性发展

小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们的思维往往也比较活跃,在教学美术知识的时候,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参与到学习中,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干预学生的思维,不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认为学生必须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思维可能逐渐会僵化,他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也难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2]

2.采用多样教学,培养个性学生

教师在教学知识的时候,教学方法单一也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认为自己只要将学校以及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完成即可,至于学生学习效果到底如何,则很少有教师关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很难学好美术知识,其美术学习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还需要学会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应用体验教学法,如在节假日带着学生去附近的美术博物馆参观。

三、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提升其核心素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美术与文化课程的学习有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注意不同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变化比较敏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而有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则比较弱。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不能特意以某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而是应当学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丰富的想象能力比渊博的知识更加重要,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纵观一些知名画家的传世作品,无一不是使人充满遐想,展现了常人所无法看到的一面。想象力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使他们感受到美术之美。如在学习《印印画画》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探索树叶的形、色、纹之美。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巧妙地将树叶组合成为各种各样的图形,帮助学生认识造型的多变性。

总之,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小学美术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必然会越来越高,该学科的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未来美术教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煌杰.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14(9):94.

[2]章芳芝.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教育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6):124-125.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